关灯
护眼
字体:

朕怀了敌国质子的崽(40)

作者: 觅唐 阅读记录

宁诩慢半拍地反应了一会儿,下意识道:“段侍君?谁还能羞辱他啊?”

又巧舌如簧又力气贼大,马三钱那老太监,是能和段晏对骂,还是能和他对打啊?

段晏那张嘴,怕是能活活把人气死吧!

说马公公欺负段晏,宁诩显然是不信的。

但夏潋性情温柔,显然不太愿意看见后宫中有不平之事,忍不住又问:“陛下可要细查一番?”

宁诩才不想去竹意堂,连连摇头:“不去不去,你既说内务司给段侍君分了两个呆瓜,那就把人择出去安排去别处,再寻好的送去竹意堂吧。”

夏潋赞同地颔首:“好,臣这就去办。”

*

傍晚,总管内务司的大宫女秋姑姑来了竹意堂,给段晏赔罪后,带走了两个“呆瓜”,又送来两位看起来聪颖许多的宫人。

只是不知为何,那段侍君的脸色仍是冷冷淡淡的,似乎并不为这件好事感到高兴。

又过了两个时辰,到了万籁寂静的时刻,段晏站在房中,听见窗户轻轻一响,一个黑衣蒙面的男人敏捷跃入。

段晏转过身,看向面前瘦弱的燕国探子。

对方颇有几分忐忑不安,压低嗓音道:“殿下,那昭帝是否已察觉我们的人混入宫中了?”

段晏沉默不语。

自上次从玉泉寺归来,他费了诸多周折,用将近半个月的功夫,才使计令得一名燕国的探子与内务司新招揽的宫人偷梁换柱,成功以寻常太监的身份入了这禁卫森严的皇宫中。

甚至段晏还故意设计了与马太监的争吵,马太监虽是宣王宁阆的人,却与段晏有不共戴天之仇,自然被挑起怒火,努力让内务司将这批宫人中资质最次、“体弱愚钝”的两人指派给了竹意堂。

这每一步每一环,都在段晏的算计当中,计划顺利推进。

而变数,却出现在了今日。

宁诩自御书房下旨,命内务司带走了竹意堂的两个新人,打发去了距离竹意堂极远的地方,其中便包括段晏处心积虑换入宫中的那名探子。

“如此看来,是本殿低估了他。”青年淡淡道。

他忽而想起寺中的那一夜。

那天晚上,宁诩没有告发他私自“出逃”,说不定也是想等着他露出更大的疏漏,要挖出燕国留在这大昭境内的更多势力。

段晏垂下眸,不太高兴地沉了脸。

他当初竟然还可笑地以为……宁诩对他有情,是对他心软了。

第23章

“若属下的身份已经暴露,七殿下,我们应该怎么办?”

探子忧心忡忡地询问道。

段晏久久不语,而后才捏了捏眉心,淡声说:“你正常行事便可,如果有证据,想必早就被抓入大牢。今日只是将你调离竹意堂,说明宁诩并无十分把握。”

探子忍不住道:“属下见那昭帝言行随意,本以为不是心机深沉之人,怎料竟是擅于扮猪吃虎,是属下大意了。”

“与你无关。”段晏垂在身侧的手攥紧,低低开口:“本殿也猜不透他的心思。”

探子顿觉心惊。

想不到七殿下这样英明聪颖,竟然还对宁诩如此忌惮!

可见这昭国新即位的皇帝,并不像外界传闻得那般骄奢愚钝,是个草包皇帝。

探子见段晏眉心紧蹙,似还有难解之言,正想出声询问,就看青年抬手摆了摆:“你先回去吧,出来太久,恐怕容易被人发现。”

“是。”探子咽回要说的话,又道:“殿下,属下进宫前,那宣王让人递了话过来,说‘殿下已经半个月没有与皇兄相见,是否忘了我们的合作?’。”

“……”段晏:“不必理会他,本殿自有计较。”

等探子离开竹意堂后,段晏灭了殿中的烛火,在一片黑暗中,静静地在榻沿上坐了片刻。

今日发生的事情太多,再加上宁阆的催促,令得他心中无端涌出一阵无名怒火来,焦躁至极。

原本的计划完美无缺——假意与宁阆合作,借势与燕国留在京城的探子取得联系,逐步打通出宫途径,在择一天时地利人和的日子,潜离昭国皇宫,回到燕国。

而针对皇帝宁诩,本来也十分简单。

一来是表面上还需按照宣王宁阆那愚蠢的“败坏名声”计策,来稳住两方关系;二来,则是要将昭国朝廷的弱点和这偌大皇宫的布置了解清楚,必须要从宁诩处下手。

比如段晏先前天天拎着食盒上御书房,便已摸清了朝中诸多势力的情况。

将来回到燕国之后,才好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一雪前耻。

这番计划原本非常清晰,只是如今,段晏却对宁诩忽冷忽热的态度感到心烦意乱。

若是厌他,对他无情,宁诩先前又怎会允他赴宴与使臣相见,怎会半夜来竹意堂探望他的“腿伤”,怎会在榻上欲拒还迎,几次三番地被冒犯天威,也没能舍得真正责罚他?

甚至在玉泉寺的晚上,明明段晏已经坐实叛逃之举,那人却依旧容忍谅解,还出言宽慰他。

但若是……对他有情,宁诩又如何会不时对他百般抗拒,不愿吃他亲手做的点心,宁可让那小青小绿的陪在身边,也不主动来竹意堂看一看?

难不成先前的那些举动,都是在试探吗?

段晏紧抿着唇,心想,行至今时今日,他到底应该怎么做?

如果宁诩对他只是虚情假意,那他大可不必思虑过多,见招拆招便是,只要能回到燕国,什么卑劣手段不可以用?

但如果宁诩对他存有几分真心在……哪怕是因床笫之欢而有的动心,那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