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朕怀了敌国质子的崽(69)

作者: 觅唐 阅读记录

过了一个多时辰后,日色西沉,段晏敏锐地听见殿外有人声和动静,又猛地睁开眼。

很快他望见两个太监抬着个木箱子,走进偏殿内,对着他长出了一口气,擦了擦额上的汗道:“段公子,这是秋姑姑吩咐奴才们给您送来的被褥衣物,您有空便收拾出来吧。”

说完,那满脸不自在的两人匆匆行了礼,又离开了。

段晏的目光落在那个木箱子上,眸色深了几分。

他其实没有对敛秋撒谎,过了今天晚上,他是真的用不上这些东西了。

宫外的探子已经准备好接应,只等今夜大雪降临。

暴雪会遮挡人的视线,也能覆盖掉所有不该出现的脚印,如果计划没有问题,他很快就能离开这座皇宫。

很快就能……回到燕国。

不知为何,思及这个早已迫切想要达成的目标,段晏心中却并无太多激动在。

他垂着眸,忽然又听见殿门口有声响,抬头一看——是北三殿里那些不安分的老太监。

见段晏待在角落里一动不动,那几个太监搓搓手,赶紧进来,把那个木箱子打开,翻出里面质地上好的衣袍等物,抱在自己怀中,高兴地离开了。

青年的视线从那几张皱纹横生的可憎面目上一一掠过,最后轻描淡写地收回,神色没有任何变化。

*

夜幕降临后不久,果然下起了雪,并且越下越大,不一会儿地上就积了厚厚一层白雪。

天气恶劣,宁诩下旨,让今晚守夜的宫人减了一半,只留下些必要的侍卫。

夹着雪的寒风吹得木窗嘎吱作响,宁诩站在御书房窗前,看着外面的暴雪压得殿前的梅花枝都不堪重负地弯折,守在门口的宋公公和几个小太监也退到廊里边,搓手哈气,裹紧了身上的棉袍。

今晚的御书房里只有宁诩一个人,因为夏潋回秋水苑也要走上一段路程,为避免暴雪难行,宁诩提前让他坐轿子回去了。

夏潋一走,偌大的御书房更显得冷冷清清。

宁诩看了一会儿雪,觉得无聊起来,又关上窗,坐回案前发了会呆,实在不想批折子,索性起身,出了殿对宋公公道:“回寝殿吧,朕想睡觉。”

寝殿里燃着地龙,将殿内烘得宛如春日。

宋公公带着宫人端了热水盆来,给宁诩泡暖手脚,等人上了榻,又仔细地将被角拈好,吹灭大部分烛火,安静地退出殿外。

宁诩浑身都暖融融的,明明睡意朦胧,却翻来覆去始终睡不着。

不知为何,他心里总像是绷着根弦似的,扯得心脏不安地跳动,却说不上来究竟在想什么。

可能是天气差了,所以不好睡,宁诩迷迷糊糊地想。

他在榻上滚来滚去好半天,最后终于强行按着自己陷入浅眠中。

这一觉睡得又浅又快,还没等宁诩觉得睡够,殿门口就传来一阵急促的叩门声。

宁诩心间蓦地一惊,猛然睁开眼坐起身,这才发现殿外已经天光大亮。

雪停了。

“陛下,陛下?”殿外是宋公公焦急的嗓音:“您醒了吗?”

宁诩下意识开口:“什么事?”

大清早慌慌张张的。

听见他的声音,宋公公才舒了一口气,转头看了看身后跟着的敛秋,推开门让她一并进来。

敛秋匆匆进了殿,隔着一道屏风向宁诩行了礼,出声说:“陛下,奴婢是敛秋。奴婢是来禀报,段侍君……不,段公子他——”

宁诩刚醒,大脑还宕机中,听见段晏的名字,条件反射拒绝道:“朕不看!”

又是要“请”他过去北三殿看一看吗?看看看看看看他个头!

俗话说事不过三,连吃好几次教训,他再也不信段晏请他过去“看一看”“瞧一瞧”的借口了!

这一次,又是腿疼手疼脚疼、畏冷畏热,还是食物中毒饮水中毒空气中毒???

敛秋被打断话语,怔了怔,忙继续道:“不是,陛下您误会。”

“是段公子他人不见了!”

“……”宁诩一时间竟没听懂,诧异挑眉:“什么意思?”

宋公公立在旁边,大冷天焦急得满头是汗,此时嗓音尖细道:“陛下——段侍君八成是逃出宫了!”

宁诩:“……?”

第33章

段晏的失踪, 是敛秋第一时间发现的。

她昨日虽遣人送了被褥衣物给段晏,但亲眼见到昨夜暴雪,依旧不是十分放心, 于是今日起了个早, 决定再去北三殿看一眼。

她做事稳妥谨慎,平日里虽对其他公子没有这么上心, 但既然是宁诩特地问过的, 还是再看看有没有事才好。

毕竟昨天的段晏脸色实在不佳, 敛秋担心一夜严寒过去,那青年会冻出病来。

然而等她带人到了北三殿,前前后后把整个殿落找了三遍, 都没有发现段晏的身影。

敛秋的脸色霎时就变了。

她慌忙到后院的那口枯井旁察看, 命宫人打捞了一番, 却没有任何收获。

又率着一群太监宫女把段晏原先居住的偏殿翻了个底朝天, 除了找到昨天看见的那个粗糙木碗, 什么也没有。

就连她命内务司搬来的木箱子也空空如也,审问之下,发觉是被北三殿的宫人抢走了其中的衣物, 但这个时候也没有空去追究了。

北三殿外的青砖地上覆盖着厚厚一层白雪, 没有脚印,没有一切可疑的痕迹。

就好像……那个青年凭空消失了一样。

段晏没有从竹意堂带什么东西过来, 也没有带走什么,唯一随他一并失踪的, 是那柄染血的竹剑。

敛秋心知大事不妙,于是赶紧来御书房禀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