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朕怀了敌国质子的崽(95)

作者: 觅唐 阅读记录

燕、昭两国之间的仇,在这一役后大可平了。从此燕国再也不是屈辱的战败国身份,他也不会再是“段侍君”,今后,他要宁诩堂堂正正地看着他,眼里也只能有他。

但即使已经极力压制,在城外的这一仗,双方依旧撕破了脸。段晏并不意外自己会赢,然而等见了宁诩的面,如何说话才能绕开这道伤痕,确实令人头疼。

不过很快更让他头疼的事情出现了,因为——宁诩什么话都还没有听他讲,直接就跑了。

宁诩率先出手派兵打他的仇,段晏还没计较上,这下连人影都找不到了,着实是气得发笑。

“朕现在只想尽快把人找回来,”段晏曲指敲敲桌案,看着院判和虚汗直流的史御医,沉声道:“金殿上的这把龙椅,朕看在旧情的份上,没有去坐,留着等宁诩回来后再商议。”

“宁诩既然身体不适,若你们依旧嘴硬,再一日日拖下去,导致他在外吃多了苦,更糟践身体。等朕找到人后,第一时间就会把你们处死。”

杀人的话从青年口中说出来,云淡风轻的。

“好了,现在对朕说实话。”段晏语气渐渐不耐烦起来:“宁诩究竟怎么了?这碗中是什么药?”

如果真是什么棘手的病,那现在出去找人的军队就不能只是找人,还得带上能煎服的药剂。

一想到宁诩恐怕得了怪病,眼前这些庸医还支支吾吾地不肯说实话,段晏心中的杀意都快要溢满。

院判跪在地砖上,见段晏的言语不似作伪,终于开了口。

“这碗中的药汤,是为了治肝气上逆,胃失和降,胎元不稳之症。”

他从袖中拿出那本记录着宁诩脉象的案本,双手呈给段晏,低叹一声道:“臣给陛下把脉时,发觉他已有孕数月,但胎象躁动,脾虚气弱,故而熬制了安胎药,每日送给陛下服用。”

院判膝行几步,将案本送出去,却久久没有等到人来接。

抬头一看,就见段晏一动不动地坐在案后,玉白面容上神色僵滞,像是被定了身。

好半天后,青年才有了反应,缓缓道:“……朕没听清你刚刚说什么,再说一遍。”

院判于是又把方才的原话复述了一遍,还重点强调了“有孕数月”“安胎药”等词语。

后面跪着的史御医觉得殿内凉飕飕的,正要左顾右盼一下,突然听见前方传来一声瓷器碎裂的声响。

接着他就望见,段晏从案后站起身,宽大袍袖不小心把那个药碗甩下地,瓷碗立时摔得四分五裂。

“你竟胆敢戏耍朕?”青年阴沉沉道。

第42章

早春三月, 江南烟雨镇的码头上,正挤着一批将要乘船南下的百姓。

如今天气渐渐回暖,河道的冰解冻了不少, 船只也终于可以开始行驶, 之前因为冬日里无法行船而被迫耽搁行程的大小商贩,也匆匆赶到了码头。

宁诩穿着一身灰白的粗布衣袍, 旁边是同样普通妇人打扮的敛秋, 而吕疏月提着个小木箱跟在后面, 几人随着人流缓慢地往前走。

这些天,他们伪装成一对南下贩卖药材的夫妇,而吕疏月名义上则是宁诩的堂弟。

敛秋稍懂些上妆的手法, 给宁诩涂粗了眉毛, 又加深了侧脸轮廓, 将肤色弄黑, 还戴了顶斗笠, 假若不仔细察看,就和大部分普通人长得差不多,不是十分显眼。

一条运送绸缎等布制品南下的货船到了码头, 宁诩和十几个人一同上了船, 交了银子,被分在船尾的一个小仓里, 与几箱货物待在一个空间里。

直至这条船解开绳索,开始缓缓离开码头, 敛秋才松了一口气,低声对宁诩道:“公子,船开了。”

宁诩点点头,他的脸色仍然有几分苍白, 但比起刚逃出宫时已经好上许多。

自从知晓了真相后,敛秋和吕疏月在路上给他找了不少药,每日捏着鼻子服用下去,竟也有些起色,至少不再那么疲惫了。

听见码头上传来的人声,宁诩又忍不住侧过脸,透过船仓上的小孔往外看,另一只手无意识地落在小腹前,掌心抚过那微微突起的地方。

头三个月过后,肚子很快就有了变化,只不过现在遮在宽松的衣袍下,还不甚显眼,宁诩偶尔低头看看,总幻觉是自己吃得太多,才导致有了小肚子。

然而身体仍未消散的诸多不适告诉他,并不是。

一旁的敛秋瞧见他的动作,以为宁诩又在担忧,于是劝慰:“等到了安全的地方,奴婢尽快为您寻一个可靠的大夫,看看能否……去掉这个孩子。”

宁诩抿了抿唇,没有说话。

熬过最初的惊慌害怕,他现在反而镇定了许多,夜深人静时摸摸肚子,有时候竟产生一种微妙又复杂的情绪。

好奇怪,宁诩会想,自己的肚子里竟然囤了个会长大的包子。

一定是投胎找地方时找错了,没出生就是个路痴,这只包子能健康成长吗?

宁诩思考了一会儿,觉得有些累,又不想思考了。

他把手搁在腹前,感受着呼吸间浅浅的起伏,除此之外就没有别的动静了,又心道,这小家伙现在还不会动呢。

思绪正漫无目的地漂浮着,宁诩靠在船壁上,突然听见外边传来一阵又一阵的喧哗声。

透过小孔一看,是百米外的码头上的动静。

一列官兵出现在了码头,与等候乘船的百姓交谈了什么,又从袋子里取出一幅泛黄的纸张,远远看像是画像。

宁诩垂在身侧的手指立即攥紧了。

——是前来搜查追捕他们的官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