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科举炮灰签到躺赢日常(176)+番外

当时他婆娘还说,那李子酸涩的没法吃,让他将大山从城里头买回来的桃子拿几个送过来,让孩子过过嘴瘾。

“这是梅岭山上的果子做的?”

顾清衍点头。

村长大伯更为吃惊,山上果子口味有多差,没有人比他更清楚。

这些年也想过一些办法,奈何山地贫瘠,用了肥也留不住,只能天生天养。

他脸色严肃起来,迅速又吃了一遍,沉吟起来。

顾清衍笑着问:“大伯,你觉得咱们顾家能做这个买卖吗?”

村长大伯一愣,看向坐在另一侧的刘妈妈。

在他看来,衍哥儿虽然是读书人,但肯定不懂做蜜饯,八成还是刘妈妈带来的手艺。

“你想做蜜饯买卖,这倒也成,反正山头上的果子没有归属,你去摘了,别人也不会说什么。”

村长大伯还笑着说:“你读书考试花销大,将来若是要进京赶考,没个八百十两银子去不了,靠这个赚一些银钱补贴也好。”

顾清衍连忙打住:“不是我家做,是让整个顾家,咱们梅岭村顾家做这桩买卖。”

这下村长大伯惊住了,他拧起眉头来。

“衍哥儿,大伯知道你善心,可你干娘带来的手艺,怎么能便宜别人。”

这时候,刘妈妈开口了:“他大伯,请你来之前,我们都已经商量过了。”

“我虽有手艺,但毕竟是妇道人家,不可能抛头露面做生意,再者,衍哥儿是读书人,我指望他能考上功名,入朝为官,他是不可能从商的,不然怕耽误读书。”

“除了我,家里就两个丫头,年纪太小。”

“所以我就想,不如请村里头出面,大家伙儿一起来做这桩买卖。”

这是顾清衍跟刘妈妈商量好的。

刘妈妈毕竟是外来人,作为顾清衍的干娘住在顾家,虽说大部分族人都是好的,但乡下地方,总有流言蜚语。

将秘方加在刘妈妈头上,村里人领了她这份情,往后她在村里头更有地位。

村长大伯沉思起来。

他知道蜜饯口味好,不愁卖,还是用山上的酸果子做的,本钱少。

若是能卖出去,村里头家家户户肯定能分到钱。

可这样一来,大侄子一家太亏了。

作为村长,他自然为族人和村民着想,但作为大伯,他还是舍不得大侄子吃亏。

“大伯,娘说得在理,若是我科考顺利,将来就能当官,等我当官了,肯定会把她们都带走,到时候没有人能留在这里做生意。”

“再有一个,果子长在山头上,按理来说就是整个村子的资产,哪能让一家霸占。”

村长大伯还是摇头:“这也你太吃亏了。”

刘妈妈笑着开口:“他大伯,你看这样行不行,我们家出秘方,可以教族人们做蜜饯,等蜜饯卖出去,除去成本,我们家拿一成利润,拿够十年。”

“等到十年后,秘方就是村子的。”

村长大伯连连摇头:“不成不成,这样你家太吃亏了。”

“大伯,我是真心实意想拿出秘方来。”

顾清衍又提起顾童生:“爹当年留在村子里教书,就是想让村里多一条出路,我不是当先生的料,只能想这样的办法。”

“咱们村赚钱了,家家户户有余钱,就能送孩子去读书,若有天赋,说不定也能走科举仕途这条路。”

“长此以往,咱们梅岭村顾家才能真正的兴盛起来。”

这番真心实意的话,果然让村长大伯犹豫起来。

他实在是太想上进了,可梅岭村的情况摆在这里,蜜饯也许是一个好机会。

又吃了一颗蜜饯,村长大伯松了口:“衍哥儿,我代表顾家人,代表梅岭村,感谢你跟刘娘子的善心,梅岭村能挣钱皆大欢喜,但也不能让你们太吃亏。”

不等两人说话,又道:“没有你们给的秘方,这些果子一文不值,每年都是烂在山上,如今能靠这个挣钱,合该村里拿小头,你们拿大头。”

“大伯……”顾清衍不同意。

他拿出秘方来,完全是想改善村子的财政情况,压根没想自己挣钱。

刘妈妈对秘方归属心知肚明,自然都听顾清衍的。

村长大伯却很坚定:“你爹若知道我这般欺负你,还不得从地底下爬出来揍我。”

顾清衍摸了摸鼻子。

心想,顾童生八成早就投胎了,不然按照原剧情,这会儿梅岭村都开始倒霉了,咋不见他显灵。

“这样吧,采摘果子,制作蜜饯,采买香料的成本,都由村子里出。”

村长大伯思索了一番:“到时候劳烦刘娘子搭把手,教会我们做蜜饯,等蜜饯卖出去,除去成本,利润三七分。”

“你们拿七成,拿满十年,十年之后我就厚脸皮,将秘方归入族中。”

顾清衍自然不同意:“太多了,不如我们拿两成,十年之后归族中。”

“那就四六分,拿满十年。”

“我们不出钱不出力,三成已经很多了。”

两人拉拉扯扯,嗓门都响起来了,不知道的还以为他们在吵架。

最后,顾清衍一锤定音:“那就五五分,三年后秘方就归村子。”

村长大伯还是觉得他们拿的太少,正要说话,顾清衍拽住他:“大伯,村子变好,族人有钱,将来我烦心的事儿也更少。”

“您要是真的疼我,不如留出一成利润,用来买族田,这部分收入将来建私塾,送孩子读书,只有这样,顾家才会越来越好。”

这话村长大伯听进去了,沉吟许久到底是答应了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