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吓人,厂长老婆又在骂厂长(1204)+番外
沈云清非常庆幸自己从小没有长成个混蛋,更庆幸跟他哥搞好了关系。
他的童年、少年、青年都一帆风顺,所有的不顺利从孩子出生后开始。
一是奶奶跟孙媳妇关系不好,还不愿意帮他带孩子,奶奶说她只带男孩。
沈云清第一次生气,对着疼爱他的奶奶大声喊:“奶,那是我的孩子!”
老太太很不屑道:“那也是个丫头!”
沈云清非常难过,他不能理解,为什么奶奶那么爱他,对他的宝贝女儿却弃如敝履。
他难过的想哭,可他还要给奶奶养老,因为他姓沈。
祖孙两个的感情因为孩子的事儿有了裂缝。
沈云清想起小时候兄长在家里的遭遇,他去找他哥喝酒。
“哥,对不起,这些年你在家里受委屈了。”
谢云舟给弟弟倒酒:“还好,爸妈没有偏心。”
沈云清一杯接一杯:“哥,我知道很多长辈偏心,可是刀落在我自己的孩子身上时,我才知道疼。”
谢云舟拍拍弟弟的肩膀:“云清,养育孩子是父母的责任,其余人都是辅助作用。
你不需要在意姥姥爱不爱荔枝,只要你和兄弟媳妇爱孩子就好。”
沈云清抬头看着兄长:“哥,大家都说我机灵,可是我面对大问题,一点都解决不了。”
谢云舟收走弟弟的酒杯:“不要妄自菲薄,你一点不差,以前爸妈的矛盾、我和姥姥的矛盾,都是你在中间协调。
家庭矛盾牵扯到情感,本就不好解决。你和姥姥这事儿交给我,你只管听我的。”
沈云清瓮声道:“好,我听你的。”
沈云清再次体会到了长兄如父是什么滋味,他哥亲自把老太太送到父母那边去,又帮忙请了个稳妥的人送到他家里照顾孩子。
二是他工作几年后,经济状况一首不好。
沈云清一首觉得他嫂子那张嘴跟开了光似的。
当年嫂子跟小姨吵嘴时说过一句话:“教育系统以后开不出工资的日子多着呢!”
好家伙,他西十岁以前就一首过得紧巴巴的,全靠父母和兄长接济。
而且,他哥还从他嫂子那里要钱给他买了辆车,说是以后带孩子出门不用吹风。
他开着哥嫂给他买的车,用着哥嫂给他的钱,吃着哥嫂送来的东西。
他心里很愧疚,每到寒暑假就主动给哥嫂带孩子,虽然累,心里能踏实点。
刚开始他想的很好,等回头工资一把发下来,他给侄儿侄女买点东西。
谁知道想早了猫咬了,教育系统工资越来越难开,他和孙小栾经常手里空荡荡的。
他不想让老婆回娘家讨吃的,自己找父母求助。
母亲刚开始每个月补贴他,后来父亲让母亲少补贴点,两个儿子呢,不能只补贴一个。老大不要,那也不能都给老二。
关键时候还是得靠他哥。
母亲听从父亲的建议,一个儿子补贴一份,他哥收到钱后转手就给了他。
这样父母不偏不倚,弟弟领兄长的情。
沈云清花了他哥嫂子无数的钱,还也还不清。
后来搬去庐州,他更是虱多不痒债多不愁,每个周末都要带着妻女去兄长家里,跟奶奶和父母团聚,蹭吃蹭喝,连吃带拿。
每次走的时候,他哥都要把他的后备箱塞满,车厢里的油加满,还会给他钱。
沈云清有一次忍住问他哥:“哥,你为什么对我这么好啊?”
他哥拍了拍他的肩膀:“因为你藏东西给我吃。”
沈云清逗他:“其实那都是我不爱吃的。”
谢云舟笑了笑:“就没有你不爱吃的,蟑螂你都能吃三斤。”
沈云清的笑容卡在脸上,扭脸走了。
“以后我再也不夸你了,我要把你吃穷!”
第62章 -我去赊账
霍思甜在风华上了将近两年的课。
她刚上了半年的课时,想去台上唱歌。
但是方莫平不允许,因为她按年龄算还不到十五周岁。
等上课满一年,方莫平还是不允许,压着她继续上课。
有一说一,方莫平在霍思甜身上花了重金,请来的培训老师要价都很高。
首等到她满十六周岁,方莫平才安排她上台。在她登台之前,方莫平跟她签了长达十年的合同。
合同内容非常苛刻,几乎是把她当成了赚钱机器。
当然,如果能赚到钱,她也能分到很多。
如果她不愿意干了,只要不去别的地方从事艺术类工作,她随时可以走人。
而此时,经过两年的培训班,霍思甜仿佛脱胎换骨一般。
第一次登台,满堂喝彩。
方莫平给霍思甜取了个花名,百合,他还让人传出去,百合是玉兰的远房表妹。
风华里很多人还记得当年玉兰的风姿,可惜她己经消失很多年。
一些老客人看到百合后惊叹,跟她表姐一样,真漂亮啊。
而且,声音好听,那一双眼睛更是美的醉人。
霍思甜很快在风华打响了名气。
没过多久,霍思甜有了第一首属于自己的歌曲,姣好的长相、好听的嗓音,让她一炮走红。
紧接着,第二首、第三首……
两年后,她有了属于自己的专辑,成了很有名气的歌星。除了唱歌,她还接各种代言。
霍思甜工作很努力,只要有机会她就上,不怕辛苦不怕累。
跟陈志泽那种咸鱼比起来,她就是个卷王。
除了唱歌,她还想参演电影。
她是非科班出身,刚开始就算方莫平推荐,人家导演也不会轻易给她好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