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吓人,厂长老婆又在骂厂长(99)+番外
谢文哲和丈母娘关系不怎么好,他一个月最多回去两趟,吃顿饭就走。
夫妻情分越来越薄,要不是有两个儿子在中间,怕是早晚得分道扬镳。
沈云清看着这家里的摆设,小声道:“哥,要不咱们把妈接过来住几天?”
“姥姥不会同意的。”兄弟两个一个叫姥姥,一个叫奶奶。
“不管她,让她去小姨家里住几天,把妈接过来住几天。总是这样怎么能行呢,你不晓得,上回我看到妈一个人在屋里抱着咱们家以前的全家福在看呢。”沈云清姓沈,在那边家里的话语权比兄长要大,林淑娴把他当孙子,孙子跟她耍混的时候,她也没办法。
谢云舟是外孙,那边住的房子是姥爷留下来的。在姥姥家里,他非常懂分寸。
“随你,你只要能说动妈过来,我不反对。”
沈云清来了精神:“那就这样,晌午我跟爸说,爸肯定不会反对的,反正放暑假妈也没事。”
百米之远的地方,顾小曼跟着几家人一起到了黄家,她终于见到了黄越明。
小伙子看起来蛮精神,穿着很得体,待人接物也很到位。
金燕低垂着头坐在那里,黄越明瞟了金燕一眼,在母亲的示意下,他给两位姑娘端了两杯茶。
顾小曼见这两个人都不说话,主动暖场。
“黄大哥做什么工作的?”
黄越明微笑着回道:“平时帮领导处理一些文书类的活儿,还在学习呢。”
顾小曼夸道:“黄大哥这干得是秘书的活儿吧?要干秘书可不容易,笔杆子要硬,眼睛头要亮,会说话、懂规矩,黄大哥能一直干这份工作,可见综合素质肯定非常强。”
世人都爱听好话,黄越明听到顾小曼的夸赞,这回真心笑了一下:“你懂得还怪多的。”
顾小曼笑道:“我都是听说的。”
黄太太笑着问陈萍:“嫂子,这丫头是谁?小嘴怪会说的。”
陈萍笑着回道:“燕子的同学,也是厂里的职工子弟。姓顾,叫小曼。上回招学生的时候,小曼考了第一名呢。”
黄太太夸道:“我就说呢,看起来就聪明。”
“是呢,比我们燕子聪明多了。”陈萍自谦道。
黄太太笑眯眯道:“都好都好,活泼有活泼的好,文静有文静的好。”
顾小曼看这情形就知道,这婚事是板上钉钉的事儿。
她继续活跃气氛:“金燕姐,上回咱俩看的报纸你还记得不,我记得上头有篇文章,说改革开放的,也不知道以后会不会一直开放下去。”
金燕终于接了几句:“应该会的吧,报纸上不是说过,全国各地经济越来越活跃。”
“是呢,你看咱们镇上比以前活跃了很多。以前谁家母鸡下的蛋敢拿出来卖啊,现在我想吃鸡蛋就可以去跟人家换。”
金燕笑道:“那不是更好,你不是说经济活跃才能繁荣发展。”
顾小曼努力引导金燕,先说些浅显的经济发展,又说厂里建设进度,还有村里田地分到户之后农民的生活状况。
金燕整体发挥还可以,能接得上顾小曼的话,还能有些自已的见解。
顾小曼想让黄家人知道,金燕不是个什么都不懂的村姑。
黄越明确实有些惊讶。
说着说着,顾小曼主动退出,让他们两个说,她在一边打配合。
黄越明高中学历,金燕技校学历,二人沟通没有障碍。一个在镇政府,一个在国企,整体比较般配。
这次瞧家比较顺利,黄家管了一顿丰盛的午饭,临走的时候,黄家给金家所有客人都准备了礼物。
金燕的礼物最多,两套新衣服、一双新皮鞋,还有一个红包。
顾小曼得了一朵绸子花儿,她年龄最小,黄太太把茶盘子里的一堆糖果什么的全部倒进了她的小挎包里。
顾小曼开心极了,这活儿不亏。
第85章 闵校长来信
等离开黄家,金燕长出了口气:“小曼,今天多亏了有你,不然我都不晓得说什么。”
顾小曼拉着她的手:“金燕姐,你表现挺好的,文静大方,婆婆们都喜欢这样的媳妇。”
金燕有些不好意思:“我手心都出汗了。”
陈萍也夸道:“我们小曼这张小嘴真会说。”
顾小曼笑眯眯开玩笑:“大娘,以后有这活儿都可以介绍给我,不要工钱,管饭就好。”
陈萍笑起来:“你像你爸,你爸年轻的时候也是能说。”
大伙儿一边走一边说话,快到镇路口的时候,顾小曼老远看到谢云舟拎着个篮子往这边走来。
谢云舟见到她二人,一拐弯往这边走来。
谢云舟一点不惧怕一群中年妇女的目光,很自然地拎着篮子走了过来:“你们忙完了?”
金家的一群妇女听说这是厂领导家的孩子,也没敢多嘴。
顾小曼打开包:“今天去黄大哥家里,黄大娘给了我好多零食,我看你晌午带了两个小孩,那个是不是你弟弟?你拿一些回去给他们吃。”
说完,她呼啦呼啦把包里的糖果、瓜子、花生什么的倒了一部分给他。
谢云舟看着篮子里多出来的一堆零食,笑了笑:“谢谢,是我弟和我小姨家的表妹。”
“你这是买菜去了?这会儿买不到菜吧?”
“刘厂长家的婶子给我介绍了一个农家,我去买了些菜,我表妹是客,我得在家里做饭。”
顾小曼哦一声:“原来是这样,那你快回去吧,我也要回去看我哥。你高考成绩什么时候出来啊?”
“我最近就住在镇上,出来了我告诉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