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州破晓(121)
“你俩来砸砸看?”
果然,哪里有什么力大无穷,分明是这根柱子的砖石本就因年代久远松动了,稍稍一用力,便砸塌了。
这是例外吗?
柳凤扛着锄头将剩下几根也砸了一遍,全都是轻轻松松便砸出了破口,“那根藏尸的才是例外。”
“小誉誉,你之前说,藏尸的那根柱子如此牢固,用的是什么粘合剂来着?”
“像是糯米灰浆。”
“其他这几根呢?”
“不清楚,但一定不是糯米灰浆。糯米灰浆粘的砖石,就算时间再久远,也不会如此松动。”
“黄清轩说这酒楼盘下来后他便没动过这几根柱子,我起初还以为凶手定是用了什么诡计才将尸体放进去的,如今看来,那根柱子被人砸开又重新黏合过。”
薛誉点点头,“可所有人当夜都没有不在场的证据,如何从中分辨谁才是凶手。”
“虽然这酒楼的钥匙只有他们有,但凶手不一定在这些人当中。拖着一个死人,想要翻墙进来有点难度,可不排除有人偷偷配了酒楼的钥匙溜进来,比如当初装潢时请的工匠。”
“这种糯米灰浆,应当只有专业的工匠才懂吧?”柳凤问道。
“应当是。”
“文城兄,麻烦你与黄知州通报一声,此前给清轩楼装潢的工匠,需要排查一遍,我怀疑……”
柳凤这才发觉,清轩楼里已然只剩下自己和薛誉二人。
文城早已不知去向,独留下一袋银子,放在桌上。
“文城呢?这人怎么走也不说一声。”
薛誉方才用余光便看到了文城离开,他的脸上似乎带有淡淡的失落,让薛誉感到一阵不安。
“走就走了吧,此事他也做不了主,还是需要黄知州点头。正好,我也想去一趟州衙,那具尸体,我想再看看。”
“验尸?可是彭仵作验的哪一步不对?”
薛誉摇摇头,“非也。死者外表皮检验没有能够证明身份的特征。黄知州那边,等整个徽州城的男子排查完,加上信上的地址调查完,怎么也要三日。往后拖一天,凶手逍遥法外的可能性就多一分。”
“所以你想剖腹验尸吗?”
“不错。通过胃内容物,或许能有一丝线索。”
黄寻江回到州衙后,第一件事,便是将自己在徽州偶遇柳凤与薛誉之事,以书信的形式,写给昔日好友魏天。
随便,提及今日碰到的让自己毫无头绪的案子。
二人曾一同在江南西路临江军共事过,有想不通的案子时,便常常夜话到天明。
黄寻江感念当时的酣畅淋漓。
只是后来,二人分别。
但幸好,如今都还在做自己热爱的事情,也从未辜负过百姓。
信刚送出,文城便回来了。
黄寻江问道:“可是有什么消息?”
“没有,其余柱体里什么也没有。”
黄寻江松了一口气。又叹了一口气。
正苦恼着,一人领着柳凤和薛誉进来了。
柳凤开门见山,“黄知州,可否排查一下当初给清轩楼装潢的工匠?”
“这是为何?”
“因为只有藏尸的那根柱体的砖石,是坚固的。”
柳凤稍稍提醒,黄寻江便明白过来。
算算时间,文城不该这么快的。
文城也朝黄寻江点点头。
“吩咐下去。”
“是。”
柳凤继续说道:“另外,我们希望能再验一验那具尸体。”
黄寻江有些不悦,他觉得柳凤和薛誉的手伸得有点太长了。
昔日好友旧部下又如何?这是徽州,任何外人都不得插手徽州本州事务。
但他还是耐着性子问道:“可是方才见山检验有什么问题?”
“没有。彭仵作检查得很细致,结论也没有任何问题。只是我想剖腹验尸。”薛誉将自己的想法说与黄知州。
“我派出去的人,很快就会有结果。这尸体,不出意外,就是李君和的。”
“若二位想与我聊聊工匠一事,黄某倒是欢迎。”
黄寻江虽没有直接拒绝,但说话的意思已经很明显,尸体无需再验,也不欢迎薛誉来验。
薛誉虽有不甘,但也无可奈何,只得先将工匠的排查要点与黄知州说说一二,“此人应当是个知晓糯米灰浆制作方式的老工匠,有可能曾经在临州府给有钱人家做过工。”
“为何这么说?”
“我曾听人说,这糯米灰浆极具粘性,两块砖石用它黏合,就是过了几十上百年,也不会脱落松动。”
“竟是此等好物?”
“不错。但这糯米灰浆极难制作,因此价格金贵,只有那些临州府的达官贵人,才用得起。”
黄寻江眯着眼点点头,“多谢二人,我会顺着此条线索查下去的。”
柳凤见黄寻江态度缓和了许多,又不甘心地问道:“既然黄知州觉得我二人说得有道理,那剖腹验尸一事能不能……”
“免谈。二位请回吧。”黄寻江手一挥,上前两名兵卒。
兵卒将柳凤和薛誉左右夹击,语气平缓但不容置疑,“二位请。”
“走吧。”柳凤拉着薛誉快步离开,还不忘一路安慰他,“算了算了。也能理解,我俩现在算什么啊?不就是俩普通百姓,黄知州能听我们说上两句已然不错了。就算我们现在身份还是昌州州衙吏人,又凭什么插手徽州的事情呢?”
柳凤见薛誉耷拉着脸,似乎还是有些不甘心,她停下脚步,在薛誉嘴角两侧捏了捏,“笑一笑,别苦着张脸了。黄知州至少挺大方的,给的银子嘛……倒是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