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临州破晓(137)

作者: 面麻 阅读记录

柳凤听得一脸茫然,“薛将军不是被罢官后气绝身亡的吗?与那术士有何干系?”

黄寻江看了看四下,没人注意到他们,便压低声音说道:“当年那位崇尚巫蛊之术,很是信服温宁。薛将军燕州那一战,先帝之所以不派援兵,甚至要求薛将军退兵,除了主和派的劝说外,很大程度,是因为温宁夜观天象,说继续战下去宸国将覆灭,而割地退让,先帝才能坐稳百年基业。”

杨克礼忍不住骂了一句“放他娘的狗屁”。

“这温宁就是个坏胚子。当年先帝四处求长生不老延年益寿的法子,这温宁居然说,与处子之身交合便能长生不老。那段时日,临州府人心惶惶,多少人家的好姑娘被送进宫中?到最后,甚至连男子都不放过。那些年,宸国便是被温宁这根搅屎棍给搅浑的。”

黄寻江在杨克礼肩膀上轻轻一放,小心道:“行了,多说无益,都过去了。”

柳凤瞠目结舌,竟有如此淫靡荒诞之事。

“那黄提刑说的坊间传闻,又是什么呢?”

黄寻江叹了一口气,“二十年前的事情了,那会儿你们还小,又不在临州,不知晓也正常。”

柳凤和薛誉对视了一眼,没有说话。

“这事儿还是要从二十四年前,也就是燕州那一战说起。”

“当年先帝听信谗言和主和派的劝说,未给薛将军派兵,又下旨勒令薛将军回朝,导致薛家军损失惨重的同时,兵败昆仑。”

“那人却把罪责怪在薛将军的头上,罢了他的官。薛将军郁郁不得志,没过多久就去了,薛府也一落千丈。”

听到这,柳凤默默地点头,倒是与自己在昌州听到的一样。

黄寻江继续说道:“薛家军没了首领,这薛得信作为副将,便率领着剩下的薛家军,为薛庞请命平反。那人见薛得信手握兵权,觉得受到了威胁,将薛得信安了个谋反的罪名,关入天牢。而薛家军其余人等,听话的被那人纳入自己麾下,不听话的也关入了天牢。”

“薛得信在天牢中关押了四年,先帝倒是没有杀他。这四年里,外面发生了许多事情,比如术士温宁失了宠。”

“当年他撺掇先帝与处子交合来延年益寿,遭到了许多大臣的反对,民间也怨声载道。一开始,先帝觉得温宁真是神了,交合后,果然人精神了不少。可渐渐地,他越来越觉得体力不支。”

“先帝发觉不对劲,是有一日喝茶水时,发觉茶水的味道古怪。一查,原来哪里是因为与处子交合而精神百倍,分明是温宁在先帝每日的茶水中下了药。可是药三分毒,这药万万不可长期服用,不仅会透支体力,久而久之,有了耐药性,药效便会减弱。”

“温宁给先帝下的药越来越多,多到药味掩盖了茶水的味道,可是效果却越来越弱。”

“先帝大怒,将温宁也打入大牢。”

“可过了半个月,天牢传来消息,温宁和薛得信越狱逃跑了。”

“又过了半个月,传来薛家灭门的消息。”

“真的太惨了。薛庞死后,家中没有了主心骨,只剩下个老夫人,还有薛庞的一妻一妾和几个小儿。就是这样,老天还不放过他们。我听说,当时薛府最小的那个孩子,才四岁。”

“他们怎么下得去手啊……”

柳凤皱着眉听着,忙问道:“是谁杀的?”

黄寻江摇摇头,“不知道,官府都没有查出来。当时有个传闻,说这个四岁的幺儿,是个克星,出生的时候,正好赶上薛将军兵败罢官气绝,克死了自己的父亲。长到四岁,不好好在家待着,偏偏要出门招惹,惹谁不好,惹了一个山匪,害得整个薛府被血洗,无一人生还。”

克星?

四岁幺儿?

临州府?

薛?

柳凤忽觉脑袋一阵嗡嗡响,心脏似乎停了一拍。

她猛地转身看向一旁的薛誉。

薛誉低垂着头,看不清他脸上的表情。

似乎是感受到一旁柳凤灼热的目光,薛誉动了动

僵硬的脑袋,缓缓转过去。

四目相对。

尽管他在忍,可柳凤还是看到了那双泛红的眼睛。

真的是他。

薛誉便是薛庞薛将军的儿子。

难怪当初先帝驾崩的消息传来时,薛誉发出了莫名的轻笑声。

那个真正害死他父亲的罪魁祸首,终于死了。

难怪当初在昌州,那帮书生说到薛庞平反的时候,薛誉情绪低落,先行回了府。

因为想起了那死在自己出生后的父亲,想到了死在自己四岁时的家人。

难怪方才说到薛得信,薛誉有些激动,指责他是滥杀无辜之人。

只因那是他父亲的旧部下,行差踏错,毁的是薛家军的名节。

如今一一想去,都有了答案。

即使普通人家,灭门惨案也是大案。

可堂堂将军府,虽然没落了,这等大案要案竟然没有人查出真凶?

真的是山匪杀的吗?

又或者说,薛誉四岁时见到的山匪是真的山匪吗?

柳凤不信。

不仅她不信,黄寻江和杨克礼也都不信。

可惜的是,他们三个人并不在一个频道上。

杨克礼又忍不住大骂了一句“放他娘的屁”。

“简直是无稽之谈,杀千刀的山匪屠了满门,不去抓山匪,却在那编排一个四岁小儿。”

黄寻江点点头,“我也觉得这传闻荒唐。我听说,当年官府有去查,可是始终没查到那个嗜血山匪,也就不了了之了。要我说,根本就没有什么山匪,还是应当信另一个坊间传闻,这事儿,是薛得信和温宁干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