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临州破晓(157)

作者: 面麻 阅读记录

“只是可惜了,他身后那个人,没有现身。”

“这帮人够狠的。当年薛家灭门这么重大的事儿,能交给冯安做,可见那人对冯安的重用。如今他被提刑司盯上了,说杀就杀,一点旧情都不念。”

柳凤再三确认,“所以,你的意思是,这些案子是冯安做的不假,但他并非主谋,而是身后有一人在指挥他。”

“不错。”

“如今冯安被自家人灭了口,我自爆身份一事想必已经传信到那人耳中了,再想揪出他,更难了。”

薛誉在一旁没说话,他将柳凤悄悄拉至一旁,低声说道:“其实,我倒是有个法子,也许能找到冯安背后的人。”

柳凤一愣,“与黄提刑说不就好了?”

“我……”

柳凤见他支支吾吾,稍稍一猜便说道:“当年冯安带着的那帮所谓的山匪,其余几人你也有印象?”

薛誉一愣,垂下眼睫,片刻后缓缓点头。

柳凤大概知晓薛誉的法子是什么了。

如今黄寻江已下令开了一处城门,杀冯安之人定会想办法离开鄱阳县。

按照此前分析,此人大约与冯安关系不浅,深受冯安信任。

当年灭门一案,与冯安一同杀戮的,有好几人。

薛誉对冯安那张脸印象深刻,其余几人,也有印象。

搞不好,杀死冯安的人,当年也在场。

若是让薛誉守在城门处,兴许能认出。

只要顺着此人往下查,那么冯安背后之人就有可能浮出水面。

“我不同意。”柳凤斩钉截铁。

这法子岂不是将薛誉往火坑里推吗?

薛誉认得那人,那人未尝不会认出薛誉。

就算薛誉藏身在城门处偷偷观察,若当真指认出来,如何让黄寻江在没有任何证据和找到任何破绽的情况下,相信薛誉的话?

“柳凤,这是我离真相最近的一次。”

“我想要揪出真正的凶手,想要还薛家还自己一个真相。”

“你放心,我会保护好我自己的。不到万不得已,不会自爆身份的。”

“我明白你的担忧,但是你看,连他都没认出我,当年冯安那帮人,更不会认出吧。”说着薛誉朝薛得信看了两眼。

“这么多年了,我长相也变了,谁会想到一个在大家记忆里已经死去的人,其实还好好活着呢?”

“到时我就藏好,若当真被我认出,想办法将黄提刑糊弄过去。糊弄不了,我也认了,我的身份是该有个契机去告诉大家了。”

“好不好嘛。”

柳凤被薛誉摇着轻轻晃了晃,她皱着眉咬了咬下唇,没有回答。

她明白薛誉是多么渴望能抓住真凶,他们一路朝临州府去,不就是为求一个真相吗?

如今线索就在眼前,换作是她自己,也不可能眼睁睁瞧着它溜走。

柳凤猛地抬头,拍了拍薛誉的肩膀,“既然你下定决心了,那我也不拦着。只是,一切安排听我的。”

“好!”

黄寻江见二人在一旁拉拉扯扯嘀嘀咕咕,轻咳了一声。

“如今要揪出冯安背后之人,还有一条路子,便是找到那个杀了冯安之人。我在城门设下重重防线,一来,出城之人严加审查,行事诡异者宁可错抓一万也不可放过一个。”

“二来,我想让薛得信去往城门。”

“薛副将,你虽说

一直以来只见过冯安,但其余人兴许在暗处也见过你。我只需你往城门一站,若有人见到你神色有异,便抓来问话。”

“二位觉得如何?这也是没有办法的办法了。”

柳凤点点头,倒也是个法子。

让薛副将打头阵,届时自己和薛誉隐在暗处。

“可否让我和薛仵作也一并前往?凶手在人前会隐藏自己的情绪和神色,但在无人察觉的地方想来会松懈下来。”

“我和薛仵作隐在城门不远的暗处观察。我略微知晓些相面和微表情,兴许能起点作用。”

黄寻江点点头,“行,就这么办。”

柳凤在离城门不远处寻了个二楼的酒家,又让黄寻江按照她说的,用木柱搭了防护栏。

防护栏窄窄的,一次仅能通行一人,且来回弯曲,呈蛇形。

有些类似于安检通道,这样便可给薛誉创造更多的时间和机会,好好观察出城之人。

同时,出城之人缓慢排队向前挪动时,四周并无检查的兵卒,难免放松警惕,更容易上钩。

黄寻江不疑有他,很快便按照柳凤所说,搭好了防护栏。

酒楼二层,薛誉举着千里镜,透过窗户的缝隙往外细看。

桌上摆着茶水和果子,他根本无心品尝。

柳凤见他握紧千里镜的手指发白,还有些微微颤抖,有些心疼。

现下的部署前提是,杀害冯安之人,当年也参与了灭门。

若是没有,任凭薛誉看瞎了眼,也认不出来。

她担心最后无功而返时,薛誉会自责,会愧疚,会将莫须有的责难背在自己身上。

第一日便这么过去了,毫无收获,放出城的都是在鄱阳县生活了多年的行商之人,应该没有漏网之鱼。

这么严格的把控,会惊到凶手。

柳凤觉得如此下去就是再查个三天三夜,那人也不会出现。

她将自己的担忧说与黄提刑,并做了个大胆的决定,“只要没有可疑之处,便放人,如何?”

“只有让那些人以为我们松懈了,才有可能引蛇出洞。”

“可这……”黄寻江有些犹豫。

“黄提刑,若是放过了凶手,任何罪责我一人承担。”柳凤不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