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临州破晓(161)

作者: 面麻 阅读记录

可让柳凤没想到的是,当临州府的城门越来越靠近,眼前那个熟悉的身影也越来越清晰。

柳凤一愣,鼻子忽然酸酸的。

她撇过脸,用袖子抹了抹眼睛笑道:“这临州府风沙可真大。”

马车停稳,魏夫人上前,见到柳凤和薛誉后颇有责怪地看向他们,“你们要来临州府也不知道给我写封信!我和魏天都很想你们。”

柳凤早就收起了方才那一副泫然欲泣的表情,她大大咧咧嘿嘿一笑,“这不是想给您个惊喜嘛。魏夫人消息倒是灵通。”

魏夫人嗔怪地拍了拍柳凤的手背,“若不是黄提刑告诉我们,我都不知晓。你俩出鄱阳县的时候,黄提刑身边的人便给他寄了书信。”

“我和魏天算着时间,想着今日你们也该到了,果不其然。”

“让我好好瞧瞧。”说罢,郑婉宁将柳凤和薛誉从头到脚打量了一番。

“瘦了,黑了。是不是案子太多,累到了?”

“鄱阳县的饭菜可还吃得惯?”

“当初你们既然决定要走,与我说一声便好,张妈好歹带去。至少她能做些合你们胃口的饭菜。”

郑婉宁絮絮叨叨说了许多。

薛誉无奈地摇摇头,心里觉得暖暖的,又觉得有些好笑。

郑婉宁这才回过神来,拍了拍手,“你看我这又唠叨起来了。”

“别傻愣着了,快上我的马车。咱们回家!”

“回家?”柳凤有些疑惑。

“对,咱住家里。客栈哪有家里好?等今晚魏天下值了,咱们一块儿在家里热热闹闹吃个饭。”

“自从我到了临州府,少了你们二人,家里都冷清了许多。”

“魏天又天天忙于政事,我一个妇人家,都快要闷死了!”

魏天的府邸在临州府西南边,有些偏僻,风格也是和往常一样简单朴素。

进了大门,家里管事的刘妈便迎了上来。

“夫人,这么快就回来了。柳公子、薛公子,听闻你们要来,夫人这几日肉眼可见地高兴。”

刘妈也是原来府上的老人,这次跟着郑婉宁一同到了临州府。

柳凤和刘妈打了个招呼,笑道:“见到你们,我们也高兴。”

走进前院,柳凤忽见前头一个议事的屋子里摆满了各种华贵的礼盒。

她心里一个咯噔,不是吧,乱花渐欲迷人眼,临州府的繁华终究让魏天和魏夫人迷了双眼吗?

这要是被有心之人利用,如何是好?

不行,必须得制止他们这种误入歧途的行为。

可还没等柳凤说话,郑婉宁眉头一皱,呵斥道:“我才走了这么一会儿,又送来这许多东西。这些人知道我的脾气,专挑我不在的时候来是吧?”

“刘妈,你也真是的,明知道我不会收的,怎么不推了?”

“这事儿若是被老爷知晓了,他又得埋怨我了。”

刘妈无奈地点点头,“是,夫人说的道理我都懂。老爷也是对我千叮咛万嘱咐。可是我一老婆子……那些人挑了些壮汉把东西送上门,一放下,便跑,我拦也拦不住,追也追不上。”

“唉……”郑婉宁叹了口气,继续说道:“都退了吧。”

但是光这样退回去,人情上也尴尬。

“刘妈,你去城北那家点心铺子,买几盒糕饼,退回的时候把糕饼附上。顺便告诉他们心意我们领了,但事情该怎么办便怎么办,我们姥爷榆木脑袋,不懂人情,我也没办法。”

“若是不收,你便放在门口。”

刘妈应下,她将柳凤和薛誉带至他们暂住的客房后便离开了。

柳凤已经琢磨出些味儿来,但薛誉似乎没看懂。

“魏夫人为何不收下那些礼品?我看那盒子不过就是些平常的吃食和布匹,不值钱的。”

“魏大人到了临州府,与以往不同,难免要与其他的官员打交道。作为官宦的家人,不是应该多走动,疏通疏通感情吗?”

柳凤看了他一眼,心想,薛将军的夫人趁薛将军不在,大约没少收。

给年幼的薛誉形成了不正确的三观。

“人情世故是应该要讲。可你看方才魏夫人的意思,分明就是这些送礼的,上赶着来虚溜拍马,或者家人犯了些什么事,想要魏大人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手下留情的。”

“并非真心的结交,不要也罢。真要收了,说不定还要惹一身骚。”

“更何况,魏大人是什么人?就算是我俩,真犯了错,他必定是铁面无私,不讲情面的。”

“我倒觉得魏夫人做得对。该划清界限的,一开始就得讲清楚,说明白。把你的底线尽早告诉他人,也好过以后不堪其扰。”

“况且那些东西,你从外表看,不过就是一些普普通通的吃食和布匹,里面可大有乾坤。说不准就偷偷塞了些金银财宝。”

“不过呢,这也算是个好事。”

薛誉刚听明白了些,这会儿又不明白了。

“你不是说送礼这事儿不好吗?怎么

突然又变成好事了?”

柳凤叹了口气,嘴里嘟囔着,你没学过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听不懂很正常。

腹诽过后,她像教私塾学生一样耐心向薛誉解释,“你看啊,现在才什么点?午膳的时辰都不到。魏夫人出门迎我们,应当离开府邸也没多久,就这么些间隙的时间,那帮人就争先恐后上门来送礼,说明了什么?”

薛誉转了转眼珠子,半晌没搭上话来。

忽然柳凤双手一拍合,面露欣慰笑容说道:“诶,答对了!说明咱们魏郎中在临州府干得不错,想巴结他的人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