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临州破晓(27)

作者: 面麻 阅读记录

林翔脸色变了变,“这……那你们小心为上,自求多福吧。”

“对了。魏知县过去光临过鄙店,对我做的小笼包赞不绝口,若二位方便,可否帮忙带上一屉,也算是我的一点心意。”

二人应下,约好午时来取。

*

当薛誉和柳凤走进华岩县衙的大门,第一个见到的,是李县尉。

李县尉许是早就将薛誉这号无足轻重之人给忘了,“什么人?”

薛誉作了个揖,毕恭毕敬道:“李县尉,在下薛誉,是名仵作。我们是来找陈主簿的,敢问他可在县衙中?”

柳凤心里想着,李县尉?就是那个草包?

可面上也还是恭敬地作了个揖,“在下柳风,是名书吏。”

李县尉面露惊讶神色,“跟我来吧。”

转过身,小声喃喃,“送命的这么快就补上了?”

第16章 第16章脚印(四)

有人听到声音走出来,见到来人后一愣。

李县尉朝他们努了努嘴,“陈兴,找你的。新来的仵作和书吏。”

“你就是……陈主簿?”薛誉试探性地问道。

“正是。”

陈兴长得较矮小,许是常年与文书打交道,自带一股书卷气,看起来很是和善,似乎不太擅长与人打交道。

薛誉从怀中拿出书信递给陈兴,“魏知县让我们来县衙找你。”

陈兴打开匆匆看了一眼,“魏天与我提过你二人,事情的大概你们都知晓了,此次危险,你们可明白?”

“明白的。”

陈兴收好信笺点点头,“你们准备从哪里入手?”

“先带我们去看看刘振的尸体吧。”

因为还未查到杀人凶手,刘振还无法下葬,尸体保存在县衙的冰窖中。

薛誉准备就绪,开始验尸。

“死者刘振,男,年四十。全身上下、头脸、胸前呈深青黑色,肚腹肿胀,**泻血。用皂角水揩洗银钗,伸入其咽喉,取出后银钗呈青黑色,用皂角水揩洗不掉。疑似中虫毒。”

验尸结果与吴斤检验的无二差别。

魏夫人说得不错,是中虫毒而亡。

“陈主簿,本案的其他情况,可能与我们详细说说?”柳凤问道。

“你等等。”陈兴走开,过了片刻回来,手中拿着一本案卷。

“案子的情况和调查过程,都在这儿了。”

柳凤接过,细细看来。

刘振是昆仑国人,常年在华岩做生意,购置了一套宅子和一间别院。

宅子里住着他的一名妾室,和几个仆从,都是昆仑国人,对他很是忠诚。

刘振死亡当天,一整日都待在宅子中。

用过晚膳后,说是有生意上的要事,去了一趟别院。

据别院的下人说,刘振是戌时初刻到的,到了以后便将自己关在屋子里,屏退了下人,让第二日卯正时再来。

下人并不知刘振到别院所为何事,这也不是他一个下人应当问的。

下人谨遵吩咐离开别院回到宅子,一直到第二天卯正时才去别院,可别院的屋里一点动静都没有。

他拍打屋门,发现刘振屋门和窗子都从里头栓上了,里头却无人回应。

无奈之下破门而入,却看见刘振躺在地上,口吐白沫,七窍流血。

而他的周围,顺时针的方向,有一圈血红的幼童脚印。

那脚印沿着尸体正好闭环,即不通向屋门,也不通向窗户。

尸体不远处,一个名贵的花瓶,碎了一地。

经验尸,推断死亡时间为当晚亥时初刻。

魏天查明,血红的脚印并非人血,而是鸡血。

且脚印受力均匀,不似自然步伐有深有浅。

所以,定有人在捣鬼。

半个时辰后,几人来到刘振死亡的案发现场。

大概是死了人,又被官府查封,这里已经好几天没人打扫了,有了一层薄灰。

尸体曾经躺着的位置,用白色石灰做了标记。

而血脚印,早已干涸,散发出腥臭味。

情况同魏知县调查的大致相同,门窗都检查过,确实是内部栓上的状态。

“可有头绪?”薛誉问道。

柳凤想了想,“刘振身上没有任何打斗的痕迹,可屋内却有个打碎的花瓶。这是为何?”

“凶手被刘振推至高柜边,将花瓶撞翻至地面?”陈兴在一旁推测。

柳凤检查了一番高柜的柜底,并无移动痕迹,她摇摇头,“应该不是。”

倒是花瓶瓶底,在柜子上摩擦出了刮痕。

“薛誉,虫毒从吃下到发作大概要多久?”柳凤问道。

“毒性厉害的,吃下后一刻便可毙命。”

“死亡时间推断为亥时初刻,也就是说刘振吃下虫毒的时间为亥初。那时别院的下人已经回到宅子了,有人证,毒应该不是他下的。”

“那就是有人在仆从离开后,进了刘振的屋子给他下毒?”

柳凤点点头,“刘振身上无打斗痕迹,应当未与人发生争执。这虫毒,便是他自愿吃下的。能让刘振不假思索如此信任,必是相识之人。”

陈兴在一旁接了话,“魏知县也是这么说的,可我们查了一圈刘振的熟人,甚至是仇人,都没什么发现。”

“先不论刘振是如何自愿吃下虫毒的,此人看着刘振毒发死亡,将屋内门窗锁好,在他周围踩上一圈脚印,后凭空消失。这便是我们百思不得其解之处。”

当日晚间正巧下了大雨,屋外的痕迹被雨水冲刷干净,早就找不到痕迹了。

而屋内凭空消失的幼童脚印……

柳凤喃喃道:“一定是用了什么诡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