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临州破晓(4)

作者: 面麻 阅读记录

一个时辰很快就过去了,尸体变软了,薛誉拿掉盖在上面的东西,用水冲掉酒糟与醋,开始检验。

可惜,李冉身上并无任何伤痕。

孔县尉松了口气,“行了。我看此案很明确,就是个意外导致的压塌死。口供能对上,尸体上也没有其他致命伤。”

过了会儿,刘明从屋里出来,在孔县尉耳边低语。

孔县尉点点头,“尸亲周铭清对该结果无异议,既然如此,此案便结了,无需请官复验。”

尸体被妥善安置好,放在院中随时等待下葬。

柳凤见地上那根银钗孤零零地躺着,并没有人在意它。

她捡起细细端详,银钗上头雕着花鸟纹,镶嵌了一颗玉石,做工精美。

一点遗物,留着给周铭清做个念想吧。

柳凤将银钗递给周铭清,说道:“节哀。”

周铭清愣了半晌,“这是……”

“这不是李娘子的银钗吗?”

“……周某不太懂这些女子的头饰,想来应该是的。多谢这位公子。”

案件既已有了定论,围观热闹的百姓都纷纷散去,县衙的人也离开了。

柳凤跟着薛誉往家走,她越想越不对劲。

“你不觉得此案的定论有些草率吗?”

“说说看。”

“那根银钗,县衙的人根本就没在意。我刚捡起来还给周公子,可他一副从未见过的样子。”

“我以前见过李冉,不施粉黛,素面朝天。头上最多戴一根木簪子,今日不过是在家中磨面,怎么戴上了如此华丽的银钗?而且那根银钗看起来价格不低,不像是李冉和周铭清能买得起的。”

“李冉的死法也很蹊跷,累晕过去了,难道石碾子压过来的疼痛还不足以让她清醒过来吗?”

“按照常理,石碾压过时,身体是会稍稍移动的。可李冉的尸体,碾压处和未被碾压处,界限分明。就像……有人给她摆好了位置,按着她让石碾子轧过去一般。”

柳凤跨进家门,转头对薛誉继续说道:“总之,我觉得此案疑点太多了。”

刚说完,只见薛誉眯着眼看向自己,身后大门“砰”地一声被他关上。

“干……干嘛?”柳凤被盯得心里有些发毛。

“疑点?柳凤姑娘,我看你身上的疑点才比较多吧。”

“说吧,你怎么会写验尸格目的?”薛誉抱着双臂问道。

“这有什么难的,写两个字而已。”

“一些仵作行才会用到的生僻术语,你一字不差。甚至有些记录比我唱报得精简许多。”

柳凤转了转眼珠子,忽然一手扶额一手捂着肚子,“哎哟!累了一个早上,肚子好饿呀,还有点头晕,不会是旧伤复发了吧?”

“小誉誉,我先回屋休息一下。劳烦你给我做点什么吃的填填肚子,吃饱了我便告诉你。”

说罢,一溜烟跑回自己屋子。

薛誉勾起一侧嘴角,喃喃道:“饿了是吧?等着。”

柳凤正苦恼到底该如何与薛誉解释自己精通推案一事,一股香味从窗外飘进。

她寻着味道便找到了厨房。

薛誉围着围裙正将一盆泛着红油的菜端上桌。

那麻辣鲜香的味道,便是这道菜了。

柳凤眯起眼,暗暗赞叹。

小誉誉这一副人夫的模样,放在如今的国度大概是不吃香的,可从自己的眼光来看,那是越看越顺眼。

主要还得归功于他那一双巧手,穿越这半年来柳凤也算是有了口福,不管是清粥小菜,还是鸡鸭鱼肉的大菜,每一道都紧紧地抓住了自己的胃。

柳凤咽了咽口水问道:“小誉誉,今儿是什么好菜?我快饿死了!”

薛誉撇开上头一层红油,用勺子捞了一块放进柳凤碗中。

“红油脑花。”薛誉边说,边给脑花加了点料。

是蒜蓉和花生碎屑。

“麻辣鲜香,快尝尝。”

柳凤低头不说话,也不动筷。

薛誉笑了笑,在一旁坐下,“柳凤姑娘,我也不为难你。只要告诉我为何对推案验尸如此熟稔,我便再给你重新烧个菜。”

柳凤忽地抬头,双眸闪烁着璀璨的光点。

她好整以暇看向薛誉,“大可不必。红油脑花,我的最爱。”

说罢便夹了一筷子塞进嘴里。

“脑花鲜香绵密,入喉即化。蒜茸和花生碎增加了一点颗粒感,口感丰富。”

“看到这红油啊,我又想起了李冉的案子。你说,这像不像案发现场重现?”

柳凤边吃边评,一点也没有薛誉想象之中的害怕和嫌恶。

薛誉越来越看不透她了。

是不拘小节,还是早已司空见惯?

半年前,浮云山山崖下,薛誉第一次见到了奄奄一息的柳凤。

那一双与嫡姐如此相似的眼眸,让他不忍丢下不管。

可她醒来却毫无记忆,对自己叫什么,是哪里人,一概不知。

只有身上一个荷包,绣着“柳凤”二字。

如今,柳凤展露出的推案能力,让他刮目相看。

她到底是谁?

罢了,谁又没有点秘密呢?

薛誉自嘲地笑笑,亏得自己还找了这么些损招欺负人,真是鬼迷了心窍,太不像自己了。

正准备离开,柳凤叫住了他。

“你不是想知道吗?我……可以告诉你,就看你信不信了。”

“你可以不说。我想通了,谁没点秘密呢?我们也不过是萍水相逢,也许半年,也许一年后,终会成为彼此的过客,不说也罢。”

柳凤觉得不无道理,但至少现在,她是不会离开了,薛誉对她来说还有利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