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金牌媒人(103)

作者: 北月竹 阅读记录

白云落起身,向厨房走去。

去看看酱腌菜好了没。

……

白云起从冰人馆回来,正巧碰见徐昭下朝回府,她有心想替妹妹打听妹夫的情况,便跟着一起去了书房。

徐昭给她斟茶,听了她的问题后沉吟了一会,捡了些能透露的消息说:“虽匈奴已不成气候,但失去了匈奴镇守的草原经过一年的休养生息后,近期又蠢蠢欲动起来。”

每逢秋季,没有粮食过冬的草原部族就会骑马西下,在与大启接壤的边城四处骚扰。

柔然部族先边防军一步洞察了局势,传来了草原部族蠢蠢欲动的消息。

方修远自请去情况最严重的朝露城驻守,为的便是防住来犯的草原部族中最凶猛的那几只。

他才与白云落订婚不久便又上了站场,又是头一次独立领兵作战,岳家的担心徐昭都懂。

他耐心安抚夫人:“不久后柔然大王子就会进京,不仅是为了国诞日献礼,也有结盟之意,共同商讨对策。”

柔然一族不同于其余只知道打秋风的马背部族,他们在上次抗击匈奴一战已获得了不少耕地。但光有地也不够,还需要能指导种植的老师。

草原部族喜欢掠夺除了本性影响之外,还有没有稳定的粮食产源的因素。柔然这样做,在其余草原部落眼里等同于背弃草原,抛弃他们千年来马背上的传统,甘愿做个“农夫”。

所以,柔然和大启是一根绳上的蚂蚱。

白云起听后默了默,只觉得这事没徐昭说的这样轻松。

大启和柔然虽都是大国,但蚁多了也能咬死象,历史上没有哪一场战役是零伤亡。

近些日子,京城的流民愈发的多了,她除了打理冰人馆外,也和白夫人商量组建了收留流民的临时工会,和官府对接了不少利民工程的岗位,为的便是让这些流离失所的人们能有个养家糊口的活干,不至于空手空脚吃白饭。

不管外面的日子怎么样,日晷的记时针还是照样随着太阳走,时间很快就到了一年一度的国诞日。

今年的国诞日比去年要隆重得多,京城到处都张灯结彩,各国使臣的车架一辆一辆地驶入京城,将使馆门前的街巷堵得水泄不通。

国诞日前一天,徐昭从宫里带回来了两套衣裳。

白云落看着挂在衣柜上的华丽锦衣,忍不住赞叹道:“这吉服的华丽程度和成婚那日我穿的嫁衣也不遑多让了。”

她的婚礼虽然仓促,可礼节规格处处齐全、不同一般。

单是嫁衣就请了十个江南绣娘,圣旨加急后,赶工的绣娘数量更是翻了一倍有余。

婚后,那套价值连城的嫁衣也没丢,好好地被收在将军府的库房里,重兵把守着。

白云起打趣道:“我看这套穿过后可以和嫁衣一起挂进库房了,让它俩做个伴。”

徐昭失笑,将自己的那套吉服一并挂在衣柜里。

这两套都出自皇后御下的织造院之手,既是给夫妇俩的,衣服自然也是成套的,虽有男女不同款的区别,但从某些小细节一看,无论是多粗鄙无知之人,也能看出身着这两套衣服的主人关系不一般。

徐昭想到这眼里就不禁带上笑意,心里极为舒爽。

白云起不知他为何“发笑”,但想到明日的国诞日,也突然“扑哧”笑出了声:“长安终于熬到了今天,等国诞日一过,这丫头又能恢复自由了。”

徐昭闻言也是无奈,这段日子别说是夫人了,连常常进宫面圣的他也没见到几次妹妹的面,只能从太子口中得知长安的消息。

冰人馆在皇帝与王皇后面前暴露后,竟不知是何时,王皇后查到了长安曾经出过的馊主意,这才有数月的“闭门思过”。

当然,王皇后不是为罚长安私自帮助朋友成眷属,是罚女儿的有勇无谋。

一国的公主,可以天真烂漫、侠义心肠,但不能蠢头呆脑、成事不足败事有余。

“别说,我还真期待长安的变化。”白云起有些幸灾乐祸,拉着徐昭猜想小丫头被关在宫里的几个月里经历了什么样的“酷刑”。

第63章 一年轮回

国诞日当天,徐昭夫妇依旧是早早进了宫,先去拜会了皇上与王皇后,才又往宫宴的大殿走去。

“方才怎么没看见大哥?”白云起好奇的问。

太子几乎每日都会去父皇母后宫里请安,白云起每次入宫都能见到这位大孝子侍奉父母的场景。

徐昭解释道:“今日各国使臣皆来觐见,大哥身为太子自然要负责接待,往年也是如此。”

白云起点头,又问:“长安也和大哥一起去了?”

“这,”徐昭迟疑,“这就不知了,往日她总是跟在姨母身后。”

两人说话间步行至大殿前,在这里遇到不少其余官员,白云起便止住了问,跟着他一起言笑宴宴,往来寒暄。

其中有不少徐昭的武将同僚,他们往往都驻扎在京城之外的各地,鲜少回京,也就一年一次的国诞日与除夕或许能回来。

这些粗汉在与徐昭打过招呼后,纷纷忍不住往他身旁看去。

白云起泰然自若地与他们对视,一点也不露怯。

“这是我的爱妻,白云起。”徐昭介绍道。

这一句话惹来粗汉们打趣:“当年将军还没有成婚之意,现在却一口一个爱妻,若是被当年的将军看见今日这副德性,不知是何感想?”

“我看啊,将军现在有川蜀人士口中的耙耳朵之貌了哈哈。”

“就是就是。想当年,薛老将军几次想为将军说亲,他的小孙女可是仰慕将军许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