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牌媒人(113)
王皇后无奈极了:“你这孩子,往日看着伶俐极了,今日怎么倒傻了?”
“请皇后娘娘恕罪。”
“唉,”王皇后长叹一声,“这样的状态,一会见了皇上,怎么能说服他呢?”
白云起心中言一惊,仍装作听不懂的样子反问:“娘娘是指何事?今日本想进宫见见长安,奈何对宫中路线不熟才走错了地方……”
“好了,不必瞒我了。”王皇后看着侄媳妇,眼中漫了点笑意,“你们几个孩子真是大胆,可知这样做是欺君之罪?”
“云起不懂,还望娘娘直言。”到底是哪一步被泄露了出去?
见她一直装疯卖傻,王皇后索性直言相告:“昭儿与太子谋划之事,本宫皆已知晓。甚至,若没有本宫,你们的计划会如此顺利?”
白云起终于掩饰不自己的震惊了:“娘娘也有参与?可是您不是愿意让长安去合亲的吗……”
“试问,天下哪个母亲愿意女儿远走他乡,生死不复相见?我虽是一国之后,可也是一位母亲,到底还是做不到则天皇后的狠心。”
她做皇后十几年以来兢兢业业,无时无刻没有扮演好这个角色。
可人非木石,哪会没有私心?
她本以为自己能铁面无私,事事以国家大义为先,可真等到这事落在自己女儿身上,再狠心也狠心不下来了。
白云起却道:“人之常情,传说中神也会徇私,更别提人了。您若不愿长安和亲,为何不直接和皇上明说呢?”
“寻常夫妻之间尚且做不到全无秘密,何况皇家?”王皇后苦笑,中宫不能参与政,若她直言了便是后宫参政。到时候,她的言论不仅不能帮到女儿,甚至还会将这件事变得更加复杂。
这就是她作为皇后的无奈,明明是自己的女儿的婚事,和一旦与朝政相关,就得避讳不言。
白云起愤然:“哪有这样的道理!”
她到底还是不能与封建朝代的规规矩矩共鸣,虽是知晓这样的规矩,可始终做不到对其俯首称臣。
某种意义上,王皇后也是如此,她虽不能明着做什么,可在私底下也没少为女儿谋划。
“大启公主势弱,若能像前朝公主享受封地食邑、坐拥兵权,便不会置于被动之地。”白云起为长安之事翻遍史书,见前朝公主与皇子无异,杰出者照样能受封享权。
王皇后颔首:“是这个理,但当务之急是说服皇上改变主意。”
“将军与柔然大王子都已经领兵出征,皇上应不会再反对了吧?”屎都到门口了,难道还得憋回去?
白云起是这样想的,要战便战,她相信徐昭。
但王皇后却不敢肯定:“此事尚且未定,昭儿虽是大将军,但没有皇上的旨意,贸然出兵极有可能被参奏擅用虎符,这与谋反无异。”
“就算打赢了也会被参奏?”
王皇后点头:“官场上向来是你死我活,外族威胁一解,党派之争便再无限制。”
若有敌,领旨出征的徐将军便是盖世英雄,若无敌,擅用虎符的徐将军便是乱臣贼子。
难怪徐昭和太子如此顾忌,把这个办法当作最后的压轴底。
第69章 坦言
白云起顿感烦恼:“那便只能说服皇上,若能早日下旨,将军便无需担忧。”
“娘娘以为,皇上对此事的态度如何?”
王皇后闻言又叹了口气:“本宫也说不好,毕竟皇上考虑的事太多了,极有可能一件在我们眼中的小事在他眼里却是大事。”
坐在那个高高在上的位子,皇帝所见所想不是常人能参透的。
若说皇帝不疼惜长安,也是假的,只是不知他的疼惜与顾虑相比,哪一个更重。
从王皇后宫中出来,白云起心事重重。
直到她被领到了御书房门口,心里还乱得跟没理顺的麻线一般,各种思绪齐齐涌上心头,让她一时之间不知去想哪一个。
冷静,深呼吸,深呼吸。
白云起用着原始的方法调节心态,好不容易平静下来,可下一刻李公公的出现又扰乱了心境。
“徐夫人请吧,皇上传召。”
深呼吸——
白云起长吸了一口气再缓缓咽下,再睁眼时,心中已有决断。
她跟在李公公身后向御书房走去,红木大门一开,一道正对着门口、身着明黄色帝服的背影就映入眼帘。
白云区走进御书房站定,行大礼:“白云起拜见皇上。”
膝盖微曲,两手搭在腰间深深弯腰。
良久皇帝才出声让她免礼:“起来吧,你今日求见所为何事?”
白云起却未起身,直言道:“臣妇今日来是为觐见公主和亲之事,臣妇以为此事不妥。”
皇帝依然背对着大门,周身却升起了不威自怒的气势:“大胆,朝政之事也是你一小小妇人能议论的!看在昭儿的面子上,这次朕就当什么也没听到,回去吧。”
他摆手就要送客,李公公便上前要扶她,却被白云起扫了手,她朝李公公摇头以示歉意,看着皇帝的背影又道:“皇上何不听听我这妇道人家的话,既然臣妇敢冒着皇上降罪的风险进言,必定是对此事有所见解。”
“哦?”皇帝终于转身,他手中还拿着奏折和朱批,闻言便把锐利的目光架在了她身上,“那你便说,让朕看看是什么原由让你有这般的胆子敢参与朝政之事。”
“皇上,臣妇之所以认为和亲之事不妥,一则是因为公主身份高贵,柔然只是大启的属国,本应为大启效力,若这次趁着其他部落来犯之危求娶到了公主,难免其他属国见了会有学步之心,再被差遣便会推三阻四,也要重金、甚至要公主才肯出力。如此一来,大启国主之位便名存实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