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金牌媒人(144)

作者: 北月竹 阅读记录

白云起从白夫人那听说白三姨的商队从西域回了江南,下一程要往京城来时便打起了小算盘。

今日这戏是她请了人写好再飞书传给白三姨,由她名下的戏班子排练演出。

白云起歉道:“我这想法起得突然,名下又没有合适的戏班,若随意在京城找戏班子排练演出,一是怕走漏风声,二也怕他们不愿演这没有名气的戏本子。这次多谢三姨伸出援手。”

白三姨伸出手在这小丫头脑门上来了一下暴栗:“你这丫头,和三姨客气什么。且不说我们之间的关系,单是这戏本子的内容,我看也可大做文章。”

“你还年轻,不懂轰轰烈烈逊色于午后痒意的道理。别看芳娘子这剧本没有大起大落的起承转合,可单单是这意犹未尽的结局,就足够那些一生顺遂之人痒痒好一阵子了。”

这个道理不难懂,就像一杯水,若缺了大半没满,看客不会将其记在心里。可若是只差分毫呢?怕是夜里梦寐也会想将此填上。

何况,生活中最常见的往往也是这样的平淡遗憾,是最能引起共鸣点。

白三姨意志踌躇,颇有挥斥方遒之意气:“这段日子,我带来的几只戏班会在京城日夜不停演出,等着吧,这出戏很快便能传遍京城。”

白云起笑着奉上热茶,她等着呢,做这么多不就是打着这个主意吗?

皇帝不是以民意为重吗?那她便掀起这民意试试。

白三姨一来便拉着侄女讨论生意上的事,话尽了一段才注意到桌上的另一位男子:“哟,这便是云起的夫君吧?”

徐昭被点名连忙起身拱手恭敬道:“正是,徐昭见过三姨。”

“不错。”白三姨上下打量了他一番,见他相貌堂堂、进退有度、方才被冷落也不急,暗道她这位侄婿不错啊。

“果真乃人中龙凤,一表人才。”

白云起听了在一旁暗笑,徐昭好不容易得了长辈赞许,见自家人在那笑起来颇为无奈。

谁知道这位故人竟是家中长辈啊?

几人简单聚了聚白三姨就走了,她来京城就是为了行商,自然是以商队为先。

白云起还没吃饱,边夹菜边笑吟吟地打趣:“来,多吃点江南菜哦。”

徐昭恨恨:“夫人故意的。”

“将军说什么呀,听不太懂呢,只是呀,这菜点了这么多,还望将军不要浪费~”

白三姨戏班子果真在京城戏楼日夜不停地演出,不多时满城都知道了这么一位芳娘子。

为避免狂热剧粉找到曹芳的住址带来麻烦,白云起先一步将其转移阵地。

她许诺曹芳,这事一定会给她一个交待。

芳娘子的风波在京城愈演愈烈,引起了众多关注,连文人墨客也来参了一脚,写诗的写诗、填词的填词。

连城中三岁小儿都知道了芳娘子的事,咬着糖葫芦球呆呆傻傻问爹娘:“芳娘子为何不能和木匠在一起呀,她的丈夫不是已经去世二十年了吗?”

小儿的爹娘只是笑了笑,捏紧的掌心里是戏楼票根。

这日上朝,有文官提起此事,众人面面相觑,草草将其略过。

下朝时,徐昭行至宫门正要翻身骑马,却被身后一道苍老的声音叫住。

是林左相。

他向来与左相一派没有关联,不知这老头叫住自己是为何事。

左相笑容满面,主动拱手道:“将军。”

“左相有何事?”

“将军,请借一步说话。”

两人到了一处僻静地,徐昭看了眼天色,又问:“何事?”

“下官知道将军公务繁忙,可平日里也得抽出时间,多陪陪夫人才是。”

他眉头一挑,这老头话里有深意:“徐某不懂左相的意思,若有事,但说无妨。”

“将军可曾听说京城近日有出戏,讲的是位军户遗孀为夫坚守二十年,对公婆不离不弃的故事。”

原是为这。

徐昭道:“知道,曾与夫人看过。左相对这出戏有何见解?”

“见解称不上,下官只是觉得戏中芳娘子是位难得的好姑娘,能屏除外惑,坚守本身。听闻徐夫人与班主有旧,若有机会,望将军替下官带句话。芳娘子高风亮节,可歌可泣,我等见了无不钦佩。望戏外的那位芳娘子也能如此。”

林左相绕了这么一大圈,话里话外都是在劝徐昭插手此事,及时叫停这股风波。

他表面是在赞赏戏中芳娘子的品德,实质是在点他们,不要轻易插手此事,小心惹祸上身。

徐昭不知道这位一向守旧的林左相为何会插手这事,毕竟此事并没有牵扯他门下之人。

故而,他装作没懂的样子和老头打起太极:“徐某也是这样认为的,难得和左相有同感。若有机会,定会帮左相将话带到,只是家妻近日忙于冰人馆事物,不一定有空。”

第88章 最后

林左相闻言嘴角一撇,也不在和他绕弯子了,干脆直接提点:“恕下官直言,徐夫人所作所为并未隐瞒身份,知道此事出自徐夫人之手的人不在少数。下官听闻徐夫人数日前曾求见皇上请求改革婚律,想必便是与戏中芳娘子的事有关。”

“虽此事与下官无关,可下官还是得提醒将军,您是忘记了您与夫人的婚事是怎么成的吗?”

将军府里,天色又阴沉下来,迟迟嘀咕着:“最近这天尝尝变脸,小姐,您不是与将军约了下朝后回白府吗?怎么将军此时还未回府呀。”

“许是被别的事绊住脚了,再等等。母亲这次是为三姨的到来接风洗尘,不着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