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牌媒人(75)
还有一婆婆在旁边笑了出声,白云起回头一看,窘迫道:“何婆婆怎么也不提前和我说,实在是太失礼了。”
早知她有这么多人脉自己就算是顶着刀子雨也要提早过来,这头一天便迟到丢了面子,不利于她立威风啊。
何婆婆押了口茶,不见昨日的心事重重,慢条斯理道:“老婆子本想把事定下来再和小东家汇报,可我这些老伙计实在是等不及了,这才将他们带了过来。”
白云起回头看了看这些婆婆公公,各个两鬓斑白,都是上了年纪的。本以为这事没那么容易说得通,毕竟年岁大了,也该在家含饴弄孙、怡享天年了。
还得是何婆婆啊,不出手则已,一出手便惊人。
昨日两人商谈时,曾提及想走何婆婆的门路多招些熟悉冰人行规行业的老手来,年龄不是问题。
可能是气氛合适,何婆婆难得说了些往事出来。
早些年京城的冰人还更加繁荣,像她这样干冰人行当吃饭养老的人数不胜数。
但当初圣上改革律法,有许多思想顽固的老冰人不愿接受便退了一波。后来战事频发,其他地方逃难到京城的人也混进了冰人行业,他们只知这是赚钱的行当,干起活来丝毫不顾默认的行业行规,为了钱什么烂活脏活都干。
劣币驱逐良币,有些老伙计本不靠这行当吃饭,被逼得又退了一波。
现如今只有少数几个像她这样无儿无女的家伙还肯做这事。
但几日前,官府借着不知是何人的势力,将作奸犯科之人拔了个干净,只剩下少许胆小不成气候之人。
最初几次拒绝也是何婆婆为了考验这年轻东家的决心和定力,若真能像她说的那样肃清行业重订行规,即使是为人做事又有何不可?
好在,她当初偶然的出手相助并未浪费,这冰人馆的小东家的确是个可信之人。
他们其乐融融,忆及往昔说了许多做冰人遇到的趣事乐事,长安早在看见这一幕时消去了怨气,杵着下巴听得津津有味。
黄掌柜更是在厨房大显身手,一道一道的好菜流水似的上桌,时不时还精心介绍:“……这猪肉啊可是黄家铺子给我送来的好货,寻常难买得到的!”
“哦哦,他家啊,听说他小女儿好事将近了吧?”
“你这老东西,消息还不如我灵通,可不就是我们小东家给做的媒?”
“后浪推前浪,一浪更比一浪强……”
第46章 阶段性总结成果~
人手扩张了不少,好在冰人馆的地盘够大,按照这些老手的指示,章老爷子带人忙活着将收集好的郎君姑娘信息重新归门别类,为此还专门腾出了一间干燥空旷的阁楼。
在帮工们忙活着搬运书简的时候,这家的小东家却偷偷摸摸地混到了冰人馆外面,一手递出去一袋碎银,一手接过一叠两个巴掌大的精致木牌。
“可以提供安装的哦。”木匠掂量着钱袋,笑眯眯的提供售后服务。
“不用了。”
女人拎着木牌,在后院晃晃悠悠,不一会儿便找到了一柄精致的小木锤。
章老爷子聘请的临时帮工在宽敞的阁楼里上上下下,忙活得热火朝天,不一会儿便做完了一半的活。
黄掌柜带来了热茶大饼,招呼着人歇一歇。
在众人围聚分食茶饼时,阁楼外却突然传来了叮叮当当的作响声,连带着门板的微微颤动。
他们面面相窥,地龙翻身了?
这个想法一出,众人便一窝蜂跑出了阁楼,腿脚不利索的黄掌柜和章老爷子还被他们一并给夹带了出去,两两夹着老头的胳肢窝,不一会儿便溜出去老远。
黄掌柜被捎带出去时还见小东家踩上矮凳趴在墙边,连忙大叫提醒:“小东家快跑,地龙翻身了!”
嗯?
白云起疑惑回头,手里还拿着导致“地龙翻身”罪魁祸首,微微露出了刚被盯上墙的木板。
她好一通解释才解了这个乌龙,黄掌柜仰头看着小木牌:“材料室?”
章老爷子从小东家那还缴获了其他尚未钉上墙的木牌,分别是图书室、办公室、会议室等等奇怪的名称。
白云起尴尬一笑,这冰人馆的人一多起来便有她在现代牵手公司的氛围了,老毛病这不就犯了吗?
想以前公司钱款不够时,这些木牌子还是她带头做了钉上去的呢。
这怎么不能算一种公司文化呢?
……
临近年关,京城百姓热热闹闹的进年货、扫旧屋,邻里和谐无比,任谁的脸上都挂着喜气洋洋的笑。
城门边往日摆烧饼摊的老翁今日却没趁着年节好日头摆摊再挣一笔,而是借了隔壁面摊的大滚锅,煮出了一锅一锅的红鸡蛋,见人就发。
巡逻队还没放年假,今日依旧列队摆阵,别看他们整整齐齐、披甲执锐、威风得不行,实际个个兜里都揣着两三个热气腾腾的红鸡蛋。
有一年轻小兵蹭了过来,眉眼耸着无精打采,不等他说话,咕噜噜的肚叫声抢先一步替他阐明了今日状态不佳的原由。
老兵们哄笑成一团:“怎么,没吃饱饭?”
小兵家里只有一行动不便的老母,为了省老母清早洗手作羹汤的功夫,他一向是靠城门口的小摊过活,往日最爱的便是老翁的煎饼。
今早没闻到又焦又咸的香味,整个人都不对劲了。
老兵们还在打趣这毛头小子,角落里老翁已经掏了两三个红鸡蛋,并一个热烘烘、香喷喷的油纸包两三步跑过来塞进小兵的怀里。
“哟陆老伯,还给这小子开小灶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