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炮灰女配靠医术逆袭(317)

作者: 月半冬月 阅读记录

一想到那夜因何而闹得那么不愉快,笑意僵在脸上,好在向

峰骏似是所有所思,并没有留意到她的变化,曹茵侧过身,突然问道:“崔德吐口了原因没?”

向峰骏摇头:“还没。”这话一出他便明白自己是说错话了,喉结滚动,额上浮现了黄豆大小的汗珠,看向曹茵,却只看到了她已然站到了背光处,他看不清她脸上的表情,但他的,她却是看的十分清晰。

“不是……”向峰骏自知已然失言,更是知道现在越多的解释都是掩饰,他低垂着头,挤出一句:“还请嫂子回一封信给老家那边,我感觉还是要稳住那边。”

曹茵想着也是,转身朝院后看去,就见蔡婆子正抻着脖子往这边张望,她说:“那你明日再来吧,我得想一想这信该怎么写。”

向峰骏自是没有不答应的。

这边事了,曹茵匆匆回到后院,继续适才被打断时的事情。

*

顾安一行人出了黑水城约莫十里路时,也都换上了行商的打扮,将陈朝特有的军中武器统一收到马车中,大家装备上了草原最常见的刀具。

行走在广阔的草原上,马儿踩着新长出来的绿草,虽然没有往年这个时候长得茂盛,但聊胜于无,还是有一些的。

这一趟他们特意选择的路是绕开了其他部落的一条,路上大家以赶路为主,前段时间旧伤复发的使者也都硬撑着,并没有叫一句的辛苦。

也不知道是不是曹茵的笃定给了顾安的影响过大,顾安不知不觉中对两名使者亲切了几分,而也不知道是不是他的错觉,他觉得使者对他也好上不少。

这想法很快被他甩掉了,到了草原之上,原本藏在队伍中的王三武转而成为了向导,他在春季草场那段时日,因为人长得人高马大,没少被主家带着出去放牧,虽然主家没说,但他本是斥候出身,对陌生地界的情况本就上心,所以那段时日对周边情况他了解的比较多。

这趟便是派上了大用场。

第176章 交换货物

蓝蓝的天上白云飘,青翠草原与远处的山脉连成一条线,一行人骑着马驾着马车行走在草原之上。马车上立着的标杆上挂着土黄色的锦旗,锦旗上用深蓝色的绣线绣了个大大的“商”字,这便是常年行走在草原的行商们的一套标识。

草原上的行商大多是陈朝人,特别是这个时节,也只有陈朝的行商才会带着茶叶、布匹和绸缎、日用品和粮食进入草原。至于前来的商队为何都是高大威猛的汉子,这就一点都不奇怪了,带了那么多的货物,确实需要更多的人护着。

“老大,前面那片是胡库部落的范围,咱们要不要在这里待上几日,将手上的货物出一部分。”王三武擦着汗来到顾安面前问道。

“这胡库部落是咱们去春客部落前最后一个卖货的部落吗?”顾安问。

王三武点头。

顾安:“你先去前头领队,我一会儿告诉你答复。”顾安抓住缰绳的手调整了马行进的方向,去往队伍后方,找到在押队的方虎,将这情况说明了一遍。

方虎往顾安指的方向瞧了几眼,点头道:“好,就按顾老大说的办。”他们这趟是以随顾老大商队一同来草原行商的另一队商队的身份一同前行的。

这样的搭伙一起跑商的情况并不算少见,特别是像方虎他们这种对于草原番邦语和草原地理情况一知半解的新行商,都会寻找搭伙的老行商。

加上这会儿正好也是草原牧民缺物资的时候,更是陈朝的新商队纷纷往草原跑的时候,一点问题都没有。

顾安跟方虎确定后,便打马去到前面跟王三武说了,再又从前面通知到了队伍最末。等他通知到位后,王三武所指的位置也到了。留下大部队在这里安营扎寨,王三武带着顾安和方虎带了些茶叶和布匹去往胡库部落的聚居地。

他们离聚居地还有段距离便被部落里的放羊犬发现了,随着几声狗吠,部落那边策马出来几道身影,王三武几人拉住缰绳停下前进的步伐,马儿因吃力发出了响鼻声。

犬吠由远及近,也就一瞬的功夫,胡库部落那边七匹马便在离他们十步处停下,为首的一位身披兽皮、头戴毡帽的汉子高声问道:“你们是谁,来胡库部落做什么?”

“我们是陈朝前来草原跑商的行商,”王三武示意坐在马车上的顾安掀开车帘,露出了里面的布匹和用纸包好的茶砖以及其他货物,“我们的商队就在前面不远处,车里这些是我们这趟带来的东西……”

草原牧民多以肉为食,这里皮毛不少,但是像茶叶、布匹和日用品这些便需要跟外来的行商换,当然,也有那武力值高的部落,不愿买只愿抢的。

汉子驱马上前,近距离看了眼马车里的东西。顾安见他过来,忙笑着从里面拿出些铁锅、铜器举着让他看得更清楚些,铁器相撞发出清脆的叮当声,惊飞了几只草窠里的云雀。王三武趁机掀开一匹绸缎,天水碧的缎面在阳光下泛起如波光般的涟漪:“您摸摸这料子,这可是云洲老师傅用柞蚕丝染的,夏天贴在身上那可比凉水还凉快舒爽呢。”

“还是老规矩,可以赊货吧。”汉子伸手从顾安手里接过一个铁锅,低头打量着,指节在锅沿上轻轻敲了敲,金属的嗡鸣声里带着几分试探。

王三武后背一僵,脸上却堆满了苦涩的笑容:“您说笑了,这铁锅可是用夷州的精铁打造的,走这一趟草原,得磨损三辆马车的轱辘呢。要是赊了货,我们连回程的盘缠都凑不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