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重生九零训痞夫,发家致富养崽崽(82)

作者: 半树繁花 阅读记录

宋蕊让售楼员带她去看了最大的户型。

没有公摊的现在,二百平的房子,真的就是实实在在的二百平。

再算上赠送的阳台,二百平都打不住。

房子不错,宋蕊很喜欢。

楼间距够大,即使是二楼,屋里采光也好,太阳晒得暖洋洋的。

算算价格,总价九万块。

卖了货,手里的钱不光够买房,还能有钱装修。

宋蕊盘算着交定金的事。

但很快,她就看见了更喜欢的。

往售楼处走的时候,她眼睛一扫,看见了小区东南角的别墅区。

人没等反应,脚步己经走过去了。

独栋别墅啊。

以后位于市中心的独栋别墅啊。

宋蕊手心发热,脚下越走越快。

越是走近,宋蕊心里也越喜欢。

不算地下室,地面上就是三层。

单层的占地面积能有个三百多平,因为是独栋,前后左右还都有院子。

大门一关,私密性也很好。

外形是这几年流行的欧式风格,隐匿在园区的树木后,像个小小城堡。

宋蕊疯狂心动。

但一问价,还是暂时死了心。

这一套下来,需要二十万。

再加上装修和院子,恐怕得三十万能下来。

而且现在房贷政策还没出台,想贷款买都不行。

宋蕊按下心思,还是决定先买二百平的。

路得一步一步走,饭得一口一口吃。

离开售楼处,她事业心再一次高涨。

回家取了带包装盒的蝴蝶发卡和珍珠发卡,宋蕊去了春季商场找孟庆淑去了。

孟庆淑看了她笑的可老开心了,跟见了财神爷似的。

越临近过年,商场的人越多。

忙了一年,人人都想犒劳自己,花钱也不像平时那么仔细。

成交量一日比一日的高。

宋蕊再不来,孟庆淑都要给她打电话了。

之前拿的货,己经快卖的差不多了。

而且她还记得宋蕊说有新货的事,迫不及待的想看看。

“妹子,这次的蝴蝶发卡我可吃不下了,不卖独家,你看这价格是不是能降点啊。”

孟庆淑倒是还有心想卖独家,但她也知道,宋蕊是不可能同意的。

她一家卖,卖的再好也有限,哪有大批量的铺货挣得多。

但她最近己经托宋蕊的福挣了不少,己经知足了。

还不如干脆要点便宜。

宋蕊笑着摸出兜里的盒子,“这次可便宜不了了,看看新年特别款。”

“诶呀,这小盒子……”

孟庆淑接过去,爱不释手的翻看着。

本就璀璨亮丽的蝴蝶发卡工整的摆在木盒里,里面铺的是红丝绒,顶上是一块透明玻璃。

商场的光一打,透过玻璃,星星点点的落在蝴蝶翅膀的碎钻上,折射出耀眼的光。

衬得原本就精致的发卡更像个艺术品。

“这、这也太好看了,妹子,你不会还要加钱吧。”

孟庆淑心里也忐忑。

虽然看卖相,再贵点也值。

可发卡总归的发卡,再贵肯定会影响销量。

宋蕊看出她的担心,解释道:“放心吧,你卖多少钱我不管,但我的价格不变,就当我少挣点了。”

说是少挣点,但这样装了盒子,即使不是独家给货,也能卖到六块钱一对,宋蕊还是挣大了。

孟庆淑一个常年做生意的,明白了宋蕊的巧思,爽朗的笑道:“妹子,你是真会做生意的。”

宋蕊就当她是在夸她了,转头又拿出珍珠发卡。

珍珠发卡是成人的款式,没过度包装,看着也没那么扎眼。

但因为用料好,只要细细看两眼,就能看出漂亮来。

正适合爱打扮但又不喜欢太夸张的大姑娘们。

孟庆淑就一眼相中了。

摩挲着圆润的珍珠,她笑道:“这要是我年轻的时候,看见这好看的东西,攒半个月钱也得买,可惜……”

可惜什么,孟庆淑没说。

但宋蕊听出来了。

实际上,孟庆淑也就三十左右的年纪。

在后世,这个年纪不结婚都是很常见的。

但在这个年代,当了寡妇就好像一辈子都望到头了似的。

同为女人,宋蕊心中酸软了下。

她拿过珍珠发卡,别在了孟庆淑耳边。

“可惜什么,你现在也不老,这对发卡妹妹送你,以后记得带啊。”

宋蕊故意说的轻描淡写,但孟庆淑还是眼眶发热。

照照镜子,透着光的珍珠在黑发间更显明亮。

“这个什么价?有多少货?”

宋蕊报了数,孟庆淑一咬牙,“这个我都要了,蝴蝶也再来两千对。”

孟庆淑最近这些日子挣的钱,大部分又都进了货。

但她心里是踏实的。

她相信自己的眼光,也相信这个时代。

(九零年代是个很奇妙的年代,新与旧交织,机遇和危险并存。

社会上开始有了第一批富起来的人,贫富差距也从这时开始越拉越大。

改革开放前物资短缺,市场转型后,人们普遍出现补偿性消费。

所以九零年代初的人是很敢花钱的。

那时刚开始有了赶流行、追时髦的说法,姑娘们愿意攒一个月的工资买条时兴的裙子,小伙子们也会为了买随身听省吃俭用。

攒一年工资买自行车,攒两年工资买彩电,攒三年工资买冰箱。

社会经济是往上走的,也促进了人们的消费。

很多九零年代的东西价格,放在今天都是很贵的,但人们也愿意为之买单。

所以那个时候挣钱,真的比现在容易太多太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