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小时候,签到系统从天而降(107)
她轻叹一声,来不及多想,迅速拿起水壶,到水房接了一些热水回来。然后,她坐在床边,开始认真细致地为自己卸妆,并完成一系列简单的洗漱程序。
终于,一切收拾妥当之后,顾茹疲惫不堪地躺倒在床上。就在这时,睡在她身旁的金田妹被轻微的响动惊醒过来。
只见金田妹揉了揉惺忪的睡眼,满脸好奇地凑向顾茹问道:“茹茹,今天的演出到底怎么样啦?以你的钢琴水平,肯定不会有什么问题吧……”
“那当然,演出大概能让你没问题,具体的情况我明天再和你们说,快熄灯了,我们快睡吧!”顾茹轻声说道。
“那晚安茹茹,你也早点睡,我先睡了。”金田妹说完翻个身沉沉睡去。
顾茹羡慕地看了一眼她,睡眠质量太好了。
自己缓缓地闭上双眼,深吸一口气后,便进入系统自习室。她深知时光如梭,这个一直默默陪伴着自己的系统,仅仅只剩下不到一年的时间可以相依相伴了。而这十年间,它就如同一位尽职尽责的“良师益友”,引领着自己不断前行。
坐在书桌前,顾茹打开书本,开始仔细地查漏补缺。她全神贯注于眼前的知识海洋,沉浸在语言学习的世界里。对于那些早已熟悉的语言,她反复练习发音与表达,力求说得如母语一般自然流畅。
不仅如此,好学的顾茹还开启了几门较为冷门的语言学习之旅——毛利语和冰岛语。
随着所学语言种类的增多,她愈发深刻地体会到语言所蕴含的神奇力量。每一门新的语言都仿佛是一扇通向全新世界的大门,背后隐藏着无尽的奥秘和文化宝藏等待着她去探索。
尤其是在大二的这一年里,通过辅导员的介绍,顾茹有幸接触到了一些翻译工作。每当拿到一份需要翻译的文件或书籍时,她都会怀着敬畏之心认真对待。
在逐字逐句的翻译过程中,她仿佛能够穿越时空,亲身感受作者的思想情感,领略不同文化之间的碰撞与交融。这种奇妙的体验让她对语言的热爱愈发深厚,学习起来也充满了无穷的动力。
第98章 研究生8
演出结束后的第二天清晨,温暖而耀眼的阳光如金色的轻纱一般,透过图书馆那扇巨大的玻璃窗,轻柔地洒落在棕红色的木质长桌上。此刻,顾茹正安静地坐在桌前,沉浸于书籍所构建的奇妙世界之中。
突然,一阵轻微的震动声打破了这份宁静。放在一旁的手机开始嗡嗡作响,仿佛一只不安分的小蜜蜂。这阵震动声如同魔法咒语般,瞬间将顾茹从书中的情境拉回到现实中来。她缓缓放下手中的书,目光投向正在震动的手机屏幕。
当看到来电显示上赫然出现辅导员的名字时,顾茹的心头不禁涌起一股喜悦之情。她暗自揣测着,莫非是考研成绩终于公布了?带着满心的期待与兴奋,她迅速按下了接听键,并尽量压低声音问道:“老师,请问您找我有什么事呀?”尽管声音很轻,却难以掩饰住她内心深处的激动情绪。
电话那头传来辅导员亲切而又欣喜的话语:“茹茹啊,告诉你个天大的好消息!恭喜你成功考上研究生啦!而且呢,明天你就能够去学校报到咯......哦,还有一件事儿,因为你现在已经是研究生身份了,所以宿舍也要相应地更换到研究生那栋楼去。等明天你报到的时候,记得顺便向相关人员咨询一下具体事宜哈。”辅导员的语气中充满了对这位优秀学生的自豪与骄傲。
“真的吗?太好了!谢谢老师!”顾茹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她高兴得差点跳起来。挂断电话后,她再也按捺不住内心的激动,像只欢快的小鸟一样飞奔出图书馆。站在图书馆门外宽敞的草坪上,她迫不及待地拨通了之前认识的王师兄的电话号码。
“嘟嘟嘟……”电话铃声持续不断地响着,仿佛每一声都敲打着顾茹那颗充满期待的心。终于,电话被接通了。
“喂,是王师兄吗?我是顾茹呀!”顾茹难以抑制内心的激动,声音略微颤抖,急切地开口说道。她紧紧握着手机,手心微微出汗,生怕错过了这次重要的通话。
电话那头传来一个低沉而又温柔的嗓音:“啊,原来是顾茹同学啊。首先要恭喜你成功考上了咱们学校的研究生呢!老师已经仔细看过你的资料和试卷啦,对你可是相当满意哦。尤其是你的口译能力,简直都达到了研究生的水平呢,真的很棒!老师特别期待明天能够跟你见面交流一下,咱们明天再见咯,顾茹师妹。”
听到王师兄这番赞扬和鼓励的话语,原本激动不已的顾茹,心情逐渐平复了下来。那温和的语调犹如一阵春风拂过她的心田,让她感到无比温暖和安心。
“谢谢师兄的夸奖,能得到老师的认可真是太开心啦!我一定会继续努力学习的。”顾茹微笑着回应道,语气中透露出坚定和自信。
稍稍停顿了片刻后,顾茹突然想起还有一件刚刚辅导员特意嘱咐要询问事情,于是连忙接着说:“对了师兄,我还想打听一下宿舍的情况呢。我们研究生楼那边现在有没有空宿舍呀?”
电话那头,声音突然停顿下来,仿佛时间都在此刻凝固了一般。短暂的沉默过后,对方似乎陷入了沉思之中,像是努力回忆着什么重要的信息。
终于,经过一番思索,那人缓缓地开口说道:“这个嘛……老实讲,我并不是特别清楚呢。但是啊,依稀记得曾经从别人那里听说过一些情况。据说有那么几个宿舍现在是空置状态的。而且哦,咱们这的研究生宿舍都是双人间,如果实在没有空房了,校方肯定也会妥善安排,总归会保证每个同学都有地方住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