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所谓漪人(137)

作者: 元迦 阅读记录

不知不觉中,太阳落了山,身后却留下了千层霞光,像沁出汗的彩色帕子,轻轻一紧,就是万紫千红。

帕子被崔清漪咬的直打颤,阵阵剧痛在她的身子中徘徊,她闭着眼,传来了一声激越的呻吟:“啊——”

“出来了!出来了!”苏姨妈欢呼,“是个姑娘!”

孩子的啼哭,像海潮翻涌时跃起的鲸鸣,周围皆沉静了下来。屋里屋外的人听到后,也都松了一口气。

崔清漪眼角红了一圈,萧绥要是知道了,会不会比自己还要还开心?若他此时在就好了,这样就能替自己看看孩子长什么样子,是像她多一些,还是像他多一些?

可她现在好累,像是溺在了水中,昏昏沉沉的,逐渐失去了知觉。

她的身子被水流推波着,摇摇晃晃,飘到了岸边。崔清漪穿过随风而动的芦苇丛,伫立凝视着对岸的男子,他身穿玄衣,腰间戴着一枚淡墨色的龙纹玉佩,有一种熟悉的感觉。

崔清漪心中纳罕,想要去问问他叫什么名字,再一看,却见那男子急切跑着,在岸对面一声一声地叫着卿卿。

卿卿,他怎么知道的?

崔清漪提着潮湿的裙子,刚跨过荆棘碎丛,抬眸一看,那男子竟然不见了。

雨滴落在她的鼻尖,朦朦胧胧中,她呓语道:“萧绥……”

昙云见她眼角含泪,苦涩吸了吸鼻子,俯身给崔清漪掖了掖被角。

“昙云,现在是什么时候了?”崔清漪缓缓睁开眼,就看见昙云满脸的心疼。

“姑娘,你醒了?!”昙云眨了眨眼,坐在了床边,“身子还累么?”

崔清漪生产完,就陷入了沉睡,直到今日午后,她才醒。

崔清漪被她扶起,她撑着身子,靠在了软榻上,笑了笑:“缓过来许多。”

“孩子呢?”

昙云给她端过来一碗水:“孩子抱去喂奶了,待会儿就过来了。”

崔清漪喝完后,抿了抿唇:“昙云,我想……”

“姑娘不说,我也知道姑娘想问什么。”昙云将碗放下,小声道,“王爷也许,真的没有死。”

“昨日姑娘晕倒的时候,可把那沈姑娘吓坏了,她连连赔罪,最后阿月姐姐多问了一句,才知道,原来她是吴兴沈家的六小姐,好像叫沈兰若。”

吴兴沈家?

她记得先皇后也是来自吴兴,那这位沈兰若,兴许就是萧绥曾对他说过的六表妹。

“奥对了,她和金陵沈家那位兰菱小姐,是远房亲戚。”

崔清漪轻微点了一下头:“想必她和菱菱待会儿会来江府一趟。”

“为何?”昙云没绕过来。

崔清漪摸了摸她的刘海:“有些话,那位兰若小姐还没说完。”

两人正说着,徐络婉就抱着孩子走了进来,崔清漪看到后,颤抖着说:“让我抱抱。”

徐络婉搬了个凳子,笑着说:“这孩子生的可真好看。”

“是呢,尤其是眼睛,很像姑娘呢。”

崔清漪接过,她无法想象这是她和他的孩子,毕竟,在从前,她一直都是做孩子的人,如今也要做母亲了。

念头一闪而过,她有些明白娘曾经对自己说的话了。

崔清漪伸手摸了摸孩子的额头,这才有了些真切落实的感觉:“……这鼻子和嘴巴像他。”

两人自然知道她说的是谁,互相看了看,含笑点头。

“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她顿了很久,“孩子的名字就叫锦书吧。”[1]

“锦书……”徐络婉看了看她,自然是明白这其中的意思。

“我和孩子,会等他来的。”崔清漪低头,深深嗅了一口。

徐络婉被丫头叫走,说是江寻舟找她说些要紧事。昙云正准备将孩子抱走,让崔清漪再睡一会儿,谁知,沈家两姐妹却来了。

崔清漪使了使眼色,昙云便抱着孩子退了出去。

“嫂嫂,这是爹爹让我带来的,说是给你补身子用的。”

沈兰菱拽了拽沈兰若,她有些愧疚,小声道:“嫂嫂对不起,昨日不仅没认出你,还让你……我不是有意的。”

崔清漪摆了摆手,示意她们坐旁边:“好端端的,说什么对不起?昨日,合该我谢你的,谢谢你将这消息告诉我。”

沈兰若咬唇,摇了摇头:“如今外面都还不知道这消息。”

“这些日子,东都究竟发生了什么?”崔清漪坐在床上,在柔光中看着两人。

沈兰菱拍了拍她的背,示意她别慌,沈兰若缓了一口气,娓娓道来:“本来我和爹爹是要来金陵的,还没出发,便收到了来自东都的信,说是太子表哥有求于父亲,还望我父亲速速进京。”

“信中具体说了什么,我不知道,但父亲看完后,便急匆匆地带着我去东都了。在东宫那天晚上,我就悄悄看见……”

崔清漪的双眸瞪着,急切想要知道答案:“看见什么?”

“风大,我本来是要关窗子的,可在夜色中,却看见了高阳王拿着剑,气势汹汹地去了太子表哥那屋去了。”

沈兰菱惊了一下:“不对啊,我怎么听说,他早就被陛下赐死了?”

崔清漪也纳闷,这究竟是怎么回事?

“没去之前,我也以为他早就被赐死了。但我特意跟着过去瞧的,那就是高阳王。”沈兰若反驳。

“当时……还有谁在场?”崔清漪察觉到不对,仔细回想着当日萧绥对她说过的话。

“我直接被吓到了,想准备回去喊人,可刚转身,就撞见了绥表哥,只不过,他穿了一身小厮的衣裳,不熟悉的话,还真看不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