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所谓漪人(2)

作者: 元迦 阅读记录

他的婚事,皇帝本来定的是裴家,因旁人在中间作梗,后来又换成了崔家。可他心里却清楚,无论是裴家,还是崔家,他都不想娶,毕竟,他回东都的目的并不是这个。

只不过,他还没来得及拒绝这桩婚事,崔清漪的人就不动声响地潜入了他的王府。

名为送信,可这一送就是好几十封,信中之语,还尽显女儿家的小情思。

开始的时候,他对这样的话嗤之以鼻,连带着也厌恶这样的攀附之人。后来看的多了,他便打算当面给这崔姑娘说清楚。

萧绥骨节分明的手抚上茶盏,辗转流连后缓缓滑下来,轻轻地抿了一口:“婚事?可我记得,崔姑娘不是爱慕徐公子么?”

甚至为了他,又是拒婚,又是跳湖的。

这事在东都闹得沸沸扬扬,萧绥想不知道都难。

崔清漪摇了摇头,眉目柔和看他:“王爷这样说,是在意我和徐公子的关系了?”

“本王没那个闲心。”萧绥看着眼前的窗子,察觉到起了微风。

“那就好。”

他毫不在意,语气冷淡:“说完了么?”

崔清漪微微垂眸道:“今日邀王爷来,就是想问问王爷……”

“愿不愿意娶我?”

圆月如玉,森冷剔透,洒在东都城上,泛起淡淡银光。

萧绥的面色幽深,沉默不语。

“不可以么?”她假意颓然,垂下头。

崔清漪察觉他的态度,转而维持着湿润的眼神,抚摸着茶盏,有意没意地从茶面上盯着萧绥的表情。

萧绥很淡的一句:“理由。”

“我爱慕的人,不是徐公子,而是王爷。”

花香裹挟着茶香,向他扑来,萧绥连眼都没抬:“关我何事?”

看他依旧一副高高在上的姿态,崔清漪也不急,她缓缓起身,走到窗子旁,自顾自的说:“我是真心的。”

“当日王爷从扬州回来,我就在此处吃茶,偶听下面热闹,俯窗望去,也就是那一眼,我便将王爷放在了心上。”

她的话撼动不了萧绥,他望着她的背影,清幽中闻到了细腻的茶香。

趁着月光,崔清漪转过身,轻咬着唇,似乎很委屈:“宫里既然有意为王爷赐婚,王爷不如成全臣女的一片痴心?”

听她说了这么多,萧绥眉眼从容,仿佛置身于春日游园中,看了一出惊梦,而那戏中人,是一见倾心的杜丽娘。

可惜,他并不是柳梦梅,也不会对崔清漪有所谓的一往而深。

萧绥淡淡道:“崔姑娘,今日本王肯来赴约,就是想明确告诉你——我是不打算娶亲的。”

崔清漪低眸,看着衣裙,瞥了他一眼:“那……王爷就不想要我崔家的助力么?”

起身正要走,萧绥被她的话拴在了那里,本以为这女子会因自己的话而伤感,没想到,她倒是个不达目的不罢休的人。

“那你说说,你们崔家,能帮我什么?”

萧绥再次落座,用指尖轻敲着桌案,抬眸望向窗前的她。崔清漪明白,他动摇了 。

她双眼含水,柔情中尽显苦楚:“徐家已经站队高阳王,崔家也能因此站队王爷。”

“按你这样说,我合该娶裴姑娘才是,这样岂不是更能亲上加亲?”萧绥的语气略带戏谑。

崔清漪眼尾上挑,缓缓走近,将半遮的脸凑到他面前:“裴家早已站队太子,王爷再娶裴家的姑娘,岂不是少了其他助力?但娶我就不一样了,我父亲只我一个女儿,若能嫁给王爷,那他必定会为王爷和太子殿下肝胆涂地。”

“况且,纵观天下,我们崔家也不只东都这一房。博陵、清河、甚至连荥阳,都有我们崔家的人。”

“他们若知道崔家女嫁给了王爷,难道不会为王爷和太子殿下尽忠?如此一来,东都最大的两个世家,尽在王爷和太子身边了。”

“王爷肯答应么?”

萧绥蹙眉,太阳穴隐隐作痛,他自然是想拉崔家入局,可也不想因为这种事,去伤害一个自己不爱的姑娘。

他警醒道:“姑娘难道就没听过‘士之耽兮,犹可说也。女之耽兮,不可说也。’么?”[1]

本来就是骗他的,崔清漪自然不会有耽溺之情。可看他这么正经,崔清漪忽而想笑,似伤非伤地叹了口气:“只缘感君一回顾,使我思君朝与暮。今生今世若能在王爷身边,臣女也不枉走着一遭了。”[2]

萧绥虽无此意,但依旧警醒道:“崔姑娘既然猜出本王回来的目的,那也该知道,本王不会想这些花前月下之事。”

“我爱你,和你没干系。臣女只是有些贪心,想和王爷在一起罢了……如若不然,我就只能在闺中牵肠挂肚,孤苦一生了。”

“还请王爷可怜可怜臣女。”

崔清漪心中轻笑,这出痴心戏唱到这里,也该收尾了。

寒风吹拂着她的发丝,茶香随风散去。

忽然,身后传来一阵声音,崔清漪知道,那不是风声,那是阿月的刀刃声。

萧绥身上忽然爆发出一股冷厉,本来平淡如水的容颜,瞬间变得危险和冷厉。

匕首擦过萧绥的头顶,萧绥一掌拍来,拍在阿月的左肩上,她没站稳,往后退了几步。

崔清漪故意神色惊慌,还未反应过来,便见阿月猛地将她推开,一把匕首就狠狠地朝萧绥胸口刺去。

突然遭遇变故,萧绥也没料到。

屡次不中,那人看似被激怒了,冷芒乍现,匕首不受控制地掉转方向,生生地朝崔清漪的面纱刺去。

崔清漪心头唏嘘,这把匕首是她特地给阿月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