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所谓漪人(47)

作者: 元迦 阅读记录

她将手按着额头,强迫自己躺在了被褥里,不仅有些晕,还有些闷。

于是她侧着脸去望眼前的那道屏风,烛火的光躲闪在上面,像是飞蛾扑火。

从一开始,她其实就在骗他,那场盛大的婚事,还有那些数不清的眼泪和委屈。她开始想要的也不过是萧绥的消息,可现在她竟有些眷恋他的怀抱。

崔清漪叹了口气,想了想萧绥的话,这样也好,日后她走她的阳关道,两人再也没有联系,也省得她心里内疚。

她拉紧被褥,将自己的心遮掩下去,隐隐约约地,眼前又出现了那一串灯笼。连带着徐怀瑾下午的话,崔清漪渐渐有些虚幻缥缈的感觉。

烛火随风而闪,她突然想起来从前的那个场景。

灭门那天,父亲中午用过饭就带着小厮离开了家,母亲则有些焦急,一直在家中等父亲的消息。

父亲那时候在忙些什么,她并不清楚,但她知道,父亲那时候常常深夜在书房写信。本以为父亲是写给好友的,可那些好友,崔清漪前后都去问过,都说父亲已许久不联系他们了。

种种迹象表明,那些信笺非同一般,既然不是好友,那会是仇人?难不成父亲一直和徐怀瑾有联络?

应该不会,父亲向来清流,最瞧不上徐怀瑾那样阿谀奉承的人。

既然不是徐怀瑾,那会是父亲求助的人?

可求助的话……

父亲会求助谁呢?

对那人来说,帮父亲又有什么好处?

这件事放在心里久了,就像一块浅沉的幽岩,时不时压在她心头。

她愈想,心就越沉。

不知过了多久,崔清漪浑浑噩噩地睡了过去,这晚和那晚一样,没脱衣裳,直接裹住身子沉了下去。

月亮随风而落,她躺在床上,厚重的被褥压的她有些憋闷,那帷帐如果是牢笼,那她就是笼中欲坠未坠的夜莺。

一夜难眠。

崔清漪皱着眉,费力地将被褥推开,手臂忽而有了些冷意。凉丝丝的风进了沁水居,直到将她昨晚的情绪吹散,她才晓得昨晚两人已经开始冷战了。

她静静地坐了起来,将昨晚的那个自己抽离了出去。

“昙云,午后把阿月喊回来。”

说着,崔清漪便披了外衫,走向了梳妆台。

昙云还没来得及答应,就听见崔清漪冷冽说道:“待会儿,你去吩咐六安,让他将玉兰阁收拾出来,给王爷住。”

昙云张了张嘴,有些哑言,看来昨晚两人吵架还吵的挺凶,但她也不好多问,于是轻轻点头,低眸替崔清漪梳妆。

崔清漪揉了揉眼睛,寻常道:“别担心,我没事。”

“为何姑娘不好好跟王爷说说?姑娘不愿意吗?我看今早,连六安也战战兢兢的。”

崔清漪知道昙云担心她,可她不想再提这些事了,于是换了个由头:“六月中旬,徐家办寿宴,你近日多留意留意徐家的情况。”

“这些我都知道,可姑娘……”

她连忙截住昙云的话:“人生在世,但求心安。案子一天不结,我就无法心安。”顿了顿,她深沉道,“昙云,别把其他事看的太重要。”

这话不像是对昙云说的,倒像是对自己说的。

两人闲说了一会儿,便用了饭。午后待阿月回来,三人一同去了绿影园。

川流不息的绿意扑面而来,掺杂着花香,崔清漪走到了亭子里。

亭子周围种了许多月季,倒让她想起从前姐姐最喜欢月季花。

待坐定后,昙云沏了一壶茶,给三人都倒了一盏。

“阿月,林书臣那边有什么情况吗?”崔清漪低眸闻着茶香,并没有喝下。

“林大夫,近日经常去东宫送药。”

“送药?什么药?”

崔清漪不解,东宫那么多人,为何挑他去送药,难道是萧绥安排的?

“奴婢不知,但林大夫近日都在做这件事。”阿月也只能如实禀报。

“还有什么突兀的没?”

“突兀的……林大夫似乎在筹备着去扬州。”阿月也不能确定看到的完全是真的,只能大胆猜测着。

“扬州……”

他怎么也要去扬州?崔清漪突然生出疑窦,难道姐姐现在在扬州?

她下意识摇了摇头,深觉哪里出了问题。

父亲的信究竟是送给谁的?

救姐姐的人又是谁?

会是一个人吗?

如今多事之秋,她也分不开身,于是小声道:“阿月,昙云,接下来我说的话,你们两个听清楚。”

“林书臣去东宫送药,大概是萧绥让他去的,至于为什么让他去,我猜那药不是寻常的药,这件事的来龙去脉,等今晚我亲自来试试他。”

“徐怀瑾这边,没有直接证据证明他就是凶手,但他一定逃不了干系,至于证据,要去徐家看看,再行动。”

“最重要的就是接下来这件事,徐络婉会在徐相寿辰那天离开东都,到时候阿月就护送徐小姐先去扬州,再去金陵。”

“至于昙云,留在我身边,等找到证据,真相水落石出后,我们再南下去金陵和阿月汇合。”

午后的阳光不像晨时那般冷冽,多了些柔和的水润,月季花轰轰烈烈的随风而起,似是非常满意这次安排。

昙云格格笑了起来:“我都听姑娘的。”

阿月接过:“我也听姑娘的。”

方才两人不说话,崔清漪以为有所不妥,这会含笑点了点头:“那就这么说定了。”

崔清漪喝下了那盏茶,昙云忽然凑到她面前:“姑娘,要不要再玩会儿秋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