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之华妃有喜了(128)
当初静白作为甘露寺副主持,逼着甄嬛挑水、劈柴,干各种粗活不说,还诬陷偷盗。
后来甄嬛重病,静白以怕传染为由,将主仆三人赶出甘露寺,被迫顶着风雪搬到凌云峰。
现在到了静白口里,倒成她受委屈了。
“请问师傅所说的温太医,此刻可在殿中?”
祺嫔继续充当急先锋。
“阿弥陀佛,便是眼前的这一位了。”静白口宣佛号,双手合十,当场指证站在一旁的温实初。
祺嫔故作姿态,“师傅不会认错”
静白欠身道:“甘露寺少有男子来往,温太医频频出入,贫尼断不会认错。”
第102章 激烈交锋,胜负难料
信佛的人不一定心善,寺庙的姑子也不一定是好人。
静白虽然皈依佛门,却心肠歹毒。
当初料定甄嬛出了皇宫,断无回去的可能,便百般欺辱。
甄嬛也是个有仇必报的主,回宫前赏了她一顿板子,小惩薄戒。
不想静白竟不思悔改,他人教唆加上心头旧恨,便与祺嫔等人一拍即合,不惜编织谎言诬陷甄嬛与温实初有染。
她的一番话令甄嬛百口莫辩。
即便端皇贵妃和敬贵妃等一帮队友,想帮腔也无从辩驳。
这时,宁嫔猛地站了起来,秀颜含霜,眉眼带着惯常的冰冷之色。
语气极不耐烦道:“皇上,臣妾听得头疼,想回宫休息。”
倒是符合她的性子,向来不喜欢扎堆,讨厌婆婆妈妈,不掺和任何纷争。
皇帝连连点头,焉有不允的道理。
不过宁嫔并未急于离开,而是冷着一张脸看向静白。
“师父在甘露寺修行。”
静白忙道:“有劳贵人垂涎。”
宁嫔又道:“修行之人清净,从甘露寺进宫一趟不容易,我正有一事想麻烦师父。”
缓了一口气,再道:“我想在甘露寺供奉一盏还愿的海灯,不知供奉几斤为好啊。”
静白宣了一声“阿弥陀佛”,笑说,修行之人怎可轻易踏进红尘之中,自己只两年前为保华殿,送过一本手抄的金刚经,除此之外便再无踏足。
“小主得皇上厚爱,本该供个大海灯,只是小主位份只在嫔位,每日供个两三斤便可以了。”
宁嫔难得一见地笑了,笑容中带着不易察觉的狡黠。
“那就有劳了。”
众人皆不明白其意,只道她趁甘露寺来了人,顺便替自己办点事。
我却抿着茶,看着戏,她这是在给静白挖坑呢。
试探静白作为出家人,是否真的跳出三界外,不理红尘事。
静白口口声声称自己不常涉足皇宫,但她第一次见叶澜依,便一口说出了她的位份,可见对后宫动向了如指掌。
说明她一再标榜的修心养性,不涉红尘,更极少踏足后宫,全是谎话。
一个谎话连篇的人,她的指证还可信吗?
纯懿心思缜密,随即也琢磨出了其中道理。
便别过头看向并排而坐的皇帝,“皇上,温太医频频探访甘露寺,是否皇上授意呢?”
这一问,没有如祺嫔般咄咄逼人,却直戳皇帝内心。
那时,他屏蔽了甄嬛的一切信息,不许宫中任何人提起她,又何曾授意过人,前去探望,更别说照拂了。
见皇帝不言,她继续道,“若是皇上授意,那么此事倒也情有可原”
可谓一语双层功效,一是离间皇帝与熹贵妃,二是委婉提醒皇帝,温实初是私自探访。
“你有没有。”
皇帝声音不高,但这四个字犹如一记重锤,落在甄嬛头上。
他起疑了。
甄嬛面色凝重地站了起来,冲皇帝跪下,双眼坚定地看向他。
“臣妾没有。”
也是四个字,断然否定。
“罢了。”皇帝手肘支着扶手,另一只手搭在另一边扶手上,是帝王掌控一切的姿势,随意中便可生杀予夺。
“朕相信熹贵妃。”紫檀木手串被他甩得啪啪作响。
纯懿不甘心,明知皇帝碍于颜面不想深究,仍是不惜忤逆,冒死也要进言。
“皇上若真要还熹贵妃一个清白,就该彻查此事,以免日后再有闲话呵。”
容妃满月脸上浮出温润的笑意,端庄华美,颇有庙里供奉的观音之相。
“熹贵妃为皇上生有皇嗣,又帮着皇后娘娘操持大小事宜,没有功劳也有苦劳,皇上不追究也在情理之中。”
这话又在明捧暗杀,句句都在帮甄嬛说话,实则暗示皇嗣血统不可乱。
甄嬛脸色变了数变。
端皇贵妃沉思不语。
敬贵妃唇张了张,想要说什么,又咽了回去。
“熹贵妃是怀着孕回宫的,皇上不便时时去看望,按静白师傅所说,倒是温太医来往频繁,那么熹贵妃这胎?”
祺嫔见皇后都开始发声,不知道是不是受了鼓舞,当下将最后一层遮羞布揭开,直指双生子来路不正。
甄嬛一只手死死撑住桌角,不让自己露出半点慌乱。
倒是温太医闻言大急,从来温和的一个人,脸都气红了。
连声音都拨高了几度,“祺嫔言下之意,是说皇子和公主并非龙嗣,事关江山社稷,祺嫔娘娘怎可胡乱揣测,皇上,万万不能听信祺嫔的揣测啊。”
皇帝居中坐在皇后的凤位上,将紫檀木手串从左手甩到右手,又从右手甩回左手,内心挣扎可见一斑。
坐在斜前方的纯懿,情知他多疑,疑心必生暗鬼,当即充起了好人。
“祺嫔揣测之事尚无确凿证据,你们素日就爱人云亦云,本宫不许你们到处嚼舌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