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穿越之华妃有喜了(146)

作者: 释图南 阅读记录

而果亲王和傅恒所带的两路兵马,离城二百公里。

不日便会抵达京城。

内乱一触即发。

这日,我乔装打扮一番,前往禁军训练营。

先帝御赐腰牌一亮,守卫二话不说放了行。

当我走进指挥室,鄂尔泰大吃一惊。

起身行礼:“华贵妃安。”

我示意平身,大喇喇坐在帅椅上。

“这不是华贵妃该来的地方。”鄂尔泰单手执剑,提醒道。

时间紧迫,我不想废话。

“本宫能不能来,都已经来了。本宫想请教鄂尔泰大人,先帝立储,最担心的是什么?”

鄂尔泰思索一会,“子弱母壮。”

我点点头。

旋即直击要害:“大人既然知道子弱母壮不好,为什么还要力保六阿哥呢?”

母强子弱必乱天下,多少前车之鉴摆在那。

鄂尔泰沉思不语,似有触动。

只是立嫡的思维已经根深蒂固,一时转不过弯来。

我趁机提议:“不如挑个日子,让三位阿哥一起上朝,大人看看他们的表现,再作决定如何?”

第117章 如约而至(全文完)

勤政殿。

纯懿、甄嬛与我,分别带着六阿哥、七阿哥和四阿哥坐在上首。

恒亲王、慎贝勒,以及张庭玉、鄂尔泰等几位大臣,分坐下首两端。

此刻,果亲王和傅恒带领两路大军离城三十里,分别驻扎在东、西两边。

与八十万禁军遥相对峙。

遴选新君刻不容缓。

六阿哥和七阿哥年岁相仿,正是活泼好动的年纪。

尤其是皇后嫡子弘锦,一刻也停不下来。

“弘锦,快给五叔和十九叔请安。”纯懿抓着儿子的手,将恒亲王和慎贝勒指给他看。

弘锦挣脱额娘束缚,手搭凉蓬,朝两位叔叔吐舌头。

几位大臣暗暗摇头。

“五叔好,十九叔好。”七阿哥弘曕还是小孩心性,在大人们面前抢着表现。

恒亲王哼了一声,慎贝勒十分欢喜,朝侄儿招手。

“到十九叔这来。”

儿子表现欠佳,纯懿的脸色沉到了谷底。

“几位阿哥读的什么书?”张庭玉清了一下嗓子,有意考考三位皇子。

纯懿索性搂住儿子,不让他乱动,满眼宠溺有加:“弘锦,在上书房跟老师学了些什么?”

“儿臣不喜欢读书。”六阿哥闹着要下地。

“听话,额娘给糖吃。”纯懿哄道。

弘锦终于老实了一些,“儿臣还想玩射箭。”

鄂尔泰一听,当即来了兴致:“六阿哥喜欢骑射吗?”

“我当然喜欢,让宫女头上顶着一只苹果,一箭射过去,她们都吓哭了,太好玩了。”

闻言,鄂尔泰笑容僵在了脸上,默不作声。

“弘曕,你读了什么书,说来听听。”慎贝勒满含期待。

弘曕忽闪着一双明亮的大眼睛,“回十九叔,我会背《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现在读的是《诗经》和《论语》。”

大臣们听了,频频点头。

对于一个不满5岁的小孩来说,已经非常不错了。

“四阿哥呢,都读了哪些书?”张庭玉看向弘历。

四阿哥起身,冲各位行了抱拳礼,方才回答道。

“除了必读的祖训家规,四书五经、儒家经典都已经背下了,目前在研读《资治通鉴》《史记》《性理纲目》等历史政治书目。”

旁边的恒亲王捋须点头。

“最近钱塘江大潮危害百姓,不知四阿哥有何见解?”

四阿哥稍加思索,这才侃侃而谈。

“防洪无非是疏和固。大潮不同于一般洪水,我以为,应该将重点放在固上。”

这几天,张庭玉等人正为钱塘江大潮侵袭而发愁,闻言,极感兴趣。

纷纷加入讨论。

“微臣觉得有理,请问四阿哥,如何固法,可有什么见解?”张庭玉大人又问道。

“我最近读了一些关于治水的书籍,发现传统的土塘、柴塘固堤法,不足以抵御洪水和大潮,如果改成石塘,会不会更牢靠?”

众大臣俱是双眼一亮,觉得在理。

张庭玉忽然起身,啪啪甩了两下袖子,然后跪倒在地。

“臣张庭玉,愿推举四阿哥继位。”

接着,群臣效仿,皆照着张庭玉的样子,跪地表达臣服之意。

“反了你们。”

纯懿指着一众大臣怒斥,“鄂尔泰,还愣着干什么?”

鄂尔泰疾步上前,啪啪甩袖,拜了下去。

“臣,鄂尔泰,支持四阿哥继位。”

纯懿的手僵在半空中,目瞪口呆。

甄嬛缓缓起身。

“四阿哥弘历,人品贵重,深得先帝倚重,本宫身为生母,感谢众位爱卿对他的支持。”

大势已去,识时务为俊杰,甄嬛当机立断。

“秉先帝遗旨,来人,请纯懿皇后即刻返回承乾宫。”

不得不佩服甄嬛,对敌人毫不手软。

纯懿在不甘与愤怒中,终究一败涂地。

三日后,新帝即位,国号乾隆。

奉甄嬛为圣母皇太后。

命大学士张庭玉、首辅大臣傅恒,恒亲王允禄、果亲王允礼为顾命大臣。

亲笔诏书,尊我为义母,抬正黄旗,赐赫舍里大姓。

并答应亲自主婚,将我风光大嫁给傅恒为妻。

我卸下满头珠钗,脱下华丽宫服。

穿一件淡黄色绣芍药花对襟褙子,配枣红色绣花马面裙。

高高的环形髻上,只配了一枚小巧的凤钗。

满柜子珠宝首饰,我只留了那套宝蓝色护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