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穿越之华妃有喜了(17)

作者: 释图南 阅读记录

“否极泰来天运转,国臻大治众心欢;风柔雨顺民生畅,海晏河清世路宽。皇上,此乃吉卦,寓意否极泰来。”

紧张的气氛陡然一松。

整个仪式历时一个半时辰才结束,太后派人传话,为嘉奖皇室成员为民祈福之善举,特在赏月亭备了糕点清茶,请大家一起品茗,也算圆了中秋佳节合家团圆的好意头。

微风习习,碧水蓝蓝,一场家宴正在举行。

然而,欢快的氛围却被皇帝眉头紧锁的神情所笼罩。

虽然卦相上吉,但南方水患的消息不断传来,那滔天的洪水吞噬着百姓的家园,无数人流离失所,救灾和治水都要花大量的银子。

这些年边疆战事不断,匪患频出,国库早就被掏空了。

桌上精美的糕点似乎都失去了色泽,皇帝放下手中的茶杯,闷闷不乐地叹了口气。

果郡王见状,起身请命:“皇兄,臣弟愿亲临水灾一线,水患不除决不回京。”

“你若去,朕当然放心。”皇帝颔首,紧锁的眉头仍是纠结在一起,“只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钱,从哪里来?”

闻言,皇后娘娘轻移莲步,走到皇帝身边,福了福身子说道:“皇上,臣妾情知南方水患甚是严重,百姓苦不堪言。这救灾之事刻不容缓,臣妾愿尽绵薄之力。”

皇帝微微抬起头,眼中闪过一丝无奈和焦灼:“朕何尝不知,你身为皇后替朕分忧的决心,只是这抗洪救灾是男人的事,你一个妇道人家如何能帮朕?”

皇后娘娘转过身,目光扫视过在场的众妃嫔,高声说道:“今日家宴,本宫见皇上为南方水患忧心忡忡,想必各位妹妹也都知晓此事。南方百姓如今正处于水深火热之中,本宫斗胆提议,众姐妹各自捐出些许财物,为救灾尽一份绵薄之力。虽说这些钱财相较于庞大的救灾需求不过是杯水车薪,但积少成多,也能救助不少灾民。”

皇帝听到此言,不禁为之动容,对自家皇后倒有些刮目相看了。

众妃嫔听闻皇后的话,纷纷交头接耳。齐妃率先开口:“皇后娘娘此议甚好,臣妾愿捐出自己名下的一半首饰,那些金银珠宝如今也只是闲置之物,若能换来灾民们的生机,也是它们的福分。”

敬嫔赶忙表忠心道:“臣妾虽没有多少财物,但平日里也积攒了一些脂粉钱,臣妾愿将所有的脂粉钱都捐出,希望能为救灾出一份力。”

其他的妃嫔也纷纷响应,有的表示要捐出自己新制的衣物,有的则拿出自己珍藏的玉佩。

“皇后的主意是好的,你们的心意哀家也看到了,只是偌大的朝庭竟要女人们捐款捐物,不免落人笑话。况且,天家之物流落民间终归不大好。”

还是太后深谋远虑,考虑问题更加周到,说到这,她沉吟片刻,又道:“倒不如捐钱更直接一些,哀家出一千两,皇后五百两,其他妃嫔三百两,大家意下如何?”

皇后当即称这主意甚妙,带着众人一起离座叩拜。

“臣妾等愿为朝廷分忧。”

重新落座,大家一边吃一边聊,这时一个宫装俪人走了进来,大热天的捂得严严实实,扶着宫女的手,仿佛一阵风便会吹倒的样子。

华妃的死对头,靠着一格电硬是撑到了最后的端妃娘娘正式上线。

行礼,问安,落座。

“你怎么过来了?”皇帝的语气带着一丝关切。

端妃自从被华妃灌了一壶红花汤,身子便垮了,整日病怏怏的,非大事不出门。

“臣妾听闻宫中为灾民捐款,自然要尽一份力。”端妃歇了一口气,话锋一转,“只是妃嫔例银不等,一律捐出三百两,恐怕不够公允。”

此话一出,好几个位份低且家世又不好的嫔妾暗暗点头,像安陵容这样小门小户出身,年俸不过百两,还要贴补娘家一二的,让她一下子拿出三百两委实有些为难。

“臣妾就算竭尽全力也会支持,只是这宫中有人赚了不少银子,她若只拿三百两似乎说不过去。”

祺嫔这个瓜六,只差点我的名了,话还没落地,所有人的视线都投向我。

我忙站起身,“臣妾愿将所赚银两全部捐出。”

“朕倒是听说你在宫中做起了生意,只是小小玩意能有多少进项。”大胖橘换了一个姿势好让自己坐得舒服一些,不以为意道。

皇后的笑意带着刺,直戳核心:“年嫔,你倒说说看,具体是多少?”

忽然觉得自己冲动了,光想着救灾民,竟忘了“枪打出头鸟”,“木秀于林风必催之”这些古训。

“臣妾相信,当着太后皇上的面,姐姐断不会藏私。”安贵人看向我,用最温柔的语气,最无辜的表情,似是提醒我,实则是威胁我不要报假账。

我一咬牙,一闭眼。

“一共是一万两千三百五十两。”

一语既出,座中惊呼一片,刚刚还漫不经心的大胖橘都坐直了身子。

“这么多,真想不到。”

“太黑心了,都是赚的宫中姐妹的钱。”

“哪里,你不知道,好多王公贵族家的夫人小姐也在买,靠咱们卖不了这么多钱。”

大家窃窃私语,有惊叹的,眼红的,帮着解释的……

“太后,皇上皇后,臣妾倒有个主意,不知当讲不当讲。”

这时,一直没有说话的甄嬛终于开口了。

第14章 救温宜

皇帝的神情不似方才那么忧心忡忡,闻听此言,颇有兴致地看向自己的宠妃。

“莞嫔一向很有主意,且见解独到,说来听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