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回到夫君黑化前(双重生)(108)

作者: 鱼苍苍 阅读记录

“还有明正司。”他说。

姜满脊背一僵:“可是……”

她迟疑着,周身传来一阵嘈杂,殿中众人俱站起身来。

太后在一众人的拜礼下走入殿中。

雕刻着龙头的木杖一声声点在地上,点过眼前时,姜满微微抬眼。

太后的身形微微佝偻着,比半载前更清瘦了些,即便是宫宴的场合,衣着也素雅,发上未簪过多的金玉坠饰,只簪着两只简单素净的金簪。

她似乎在半载之间迅速老去了,眉眼间的生机淡薄,瞳孔覆着浅浅的灰,看上去不像是天家的太后娘娘,更像是一个再寻常不过的,膝下荒凉的老人。

老人一手拄着杖,一手经郑贵妃搀扶着,缓缓坐在席间。

姜满忽而想到身在元陵的祖母,鼻尖泛上酸楚。

拜礼未完,不等坐回,皇上的身影出现在殿中。

众人再拜,待一声‘平身’落下,这才重新落座。

家宴的氛围轻松许多,也不如对外的宫宴一般正式,皇上先饮一盏,众人举杯应和,歌舞奏了一轮,场子便已热闹起来。

太后难得坚持过了一轮歌舞,待舞乐退下,命人在杯盏里添了茶。

太后身子不好,宴上自也是以茶代酒,姜满看着被她捧在手中的茶盏,心中一时触不到底。

不出所料地,太后说过岁除祝祷的言辞,紧跟着提及了她的名姓。

姜满的神经也跟着绷紧了,朝旁分了一瞬目光。

洛长安的面色没什么变化,掩在案下的指节却蜷缩起来。

他与自己是一样的。

太后的视线落在她二人的身上,又看向皇上。

她言辞缓慢,像是在与皇上闲话家常:“皇上也知,这些年来哀家的身子一日不如一日,早在半载前便想为这两个孩子操持婚事,只是年轻人心里总念着尽孝或是朝政,这才耽搁许久,依皇上所见,如今可是该将此事提上日程了?”

皇上的面色依旧随和,道:“太后这样说,是心中已有打算了。”

太后颔首:“今岁南越与熙国休战,听闻春时使节要前来燕京,哀家早早翻了黄历,初春,三月初十是个好日子,皇上觉得呢?”

皇上转着手中的珠串:“定下她二人的婚约本便是父皇的意思,如今自然全听凭太后安排。”

提及先皇,太后的面色微有波动,郑贵妃瞥一眼二人,忙在旁陪了个笑:“不敢瞒母后,陛下其实早有为这两个孩子操持婚仪的打算。前些时日,已命妾派宫中的绣娘去了趟姜府,为姜小姐相体裁衣,再几日,婚服都要做好了。”

太后转首看她,神色重新平和下来:“你的安排,一向是最周全的。”

“母后谬赞,妾不过尽些绵薄之力。”

郑贵妃笑吟吟地回话,看向阶下,“三殿下,姜小姐,太后娘娘挂念你二人的婚事,当快些谢恩才是。”

姜满与洛长安一同站起身来。

与前世相差不多的情景,她的心中却并非新鲜与喜悦,而是充满了担忧。

太康的兵马,掌控明正司的权利……

杂乱的念头萦绕在脑海,她用力挥散,定下心神,与洛长安一同屈膝跪在殿中。

“臣……”

“臣女……”

“谢陛下,太后娘娘恩典。”

太后显然一心为姜满与洛长安的婚事前来宫宴,此事定下,很快借休养的名头离席,回了寿安宫。

太后遂了意,姜满却食难下咽,拿起块花糕有一口没一口地咬着,勉强作充饥。

洛长安看出她的重重心事,扫视案桌,挑挑拣拣,凑了一碟子清淡的吃食挪到她眼前。

姜满的视线随那一碟菜色动了动,终于转头看他。

那双漂亮的眼睛满是探究,洛长安一看便清楚她的意图。

她拿目光问询他,宴前所言究竟是何意。

洛长安推过瓷碟,示意她随便咬一口什么他才肯作答。

姜满不情不愿地往嘴里送了块鱼肉。

却未等咽下,忽有一道身影走至殿中。

“父皇。”

洛璟上前,道,“时值新岁,儿臣听闻南境边地有所异动,心中牵念,斗胆向父皇请命,前去南境,与将士共苦。”

虽不知洛璟这又是唱的哪一出,姜满的心中却隐有不安。

似有一道视线瞥向她,转眼又不见,却只一瞬,激起她背后的冷意来。

皇上倚在案前,微笑道:“你有这份心思便是好的,此事孤已安排下去,前些时日,姜世子已携人启程,前去南境援助郑将军了。”

姜满心头一跳,下意识看向洛长安。

洛长安满面了然。

原来是这样。

顺应燕京城中的流言,推动她与洛长安的婚事,都只是为了姜家与洛长安密不可分地连结在一起,好叫一个本心无挂碍的人也能生出软肋,不得不为了那一毫厘的牵念低下头。

皇命不可违,而皇上利用南境的异动名正言顺地将她兄长,将姜家攥在手中,便总有一日能逼迫洛长安交出手中的兵马,他多年傍身的明正司,一寸寸地吞噬掉他。

洛长安早就清楚这一切。

姜满背后发凉,掌心顿然沁出冷汗。

一只衣袖绕过她的衣摆,指尖相勾,轻轻握上来。

洛长安牵住她的手,看着她,眉眼柔和而平静。

他道:“放心。”

姜满的指节却忍不住收紧,攥紧了他的手。

她怎么可能放下心。

若一日走到末路,兵马是他必不可少的东西,明正司更是先太子与先太子妃留给他的,用于傍身的底线。

洛璟所言经皇上三言两语岔过,宫宴后,一众人沿着回廊前往灯花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