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穿书后的地主生活(21)

作者: 离心斑 阅读记录

冬天没有什么可口的菜,腌萝卜算是滋味不错的了。

因着一直借用村长家的东西,王维维也送了点腌萝卜给村长家,受到了村长家的一致好评。

这天,连续半个月左右的大雪终于停了。

王维维让秦大牛帮忙做的蔬菜棚子也做好了。

王维维用着从村长家里借来的锄头正锄着地。

她的邻居许嫂子风风火火的走了进来。

王维维的院子里没有围篱笆,许嫂子可以说是畅通无阻。

“大郎家……大娃娘,雪停了,村长正组织村里人去镇子上采买物资呢?你去不去?一起组个伴?”

许嫂子有些紧张,因为她男人许老三的风评不好,所以村里的妇人很少有和她走得近的。

她这也是看那天王维维主动上门,所以她才敢过来邀请王维维一起去镇子上的。

王维维一听可以去镇子上了,欢喜的应下了。

能够出门,王维维是很开心的,幸好之前被大雪封住的路已经清理出来了,她们可以坐牛车。

不然大雪天徒步十多二十里去镇上,那真的会死人的。

路上很颠簸,到镇上的时候已经是大中午了。

牛车在城门口停下,等他们一个时辰,一个时辰后回村。

王维维和许嫂子结伴,没少被村里人用异样的眼光看着。

许嫂子有些顾虑,但看王维维完全没有因此而疏远她,又无所谓了。

俩人一下牛车,许嫂子带着王维维就奔镇子上最大的成衣店。

成衣店衣服很多,布料也很多,就是款式太少了。

很多人都是倾向于买布料回家自己做衣服。

王维维给大娃几个一人买了两套衣服,里里外外的都有。

鞋子也一人买了两双,帽子也一人买了两个。

王维维自从帮大娃和二娃修理了头发,除了送货卖货,他们都不怎么爱出门了。

孩大不由娘啊!还挺爱面子的。

买了成衣后,王维维又买了二十斤棉花,扯了一批布。

大娃他们是没有换洗的冬天衣物,没有办法才买的成衣。

但是女儿长的快,衣服还是要亲自做,拆拆剪剪也能节省一笔开支。

王维维运气好,碰上店里有几匹便宜卖的瑕疵布。

王维维干脆全都拿下了,瑕疵布虽然不好做外套,但是里面的衣服和被套是可以做的。

掌柜的见王维维买了这么多东西,又得知王维维家里有小孩,便又送了王维维一大袋碎布头。

一般人他可没有这么大方,实在是这段时间生意太凄凉了。

要不是新来的县太爷大力救灾,估计镇子上这会也不会有人气。

许嫂子见掌柜的送了王维维一大袋碎布头,眼里羡慕的不得了。

这么多碎布头,可以做多少东西了。

说不定还可以绣点小东西补贴家用呢。

结完账后,王维维将东西存放在成衣店门口,买完东西后再过来拿。

等下她还要去杂货铺买点盐、配料什么的,这些东西拿着不方便。

刚好她想看看秦翊地契上那些店铺是个什么样的,镇子上刚好有一家杂货铺。

这些东西送人肯定是不可能的,现在收回来时机也不对,打探打探消息还是可以的,以备不时之需!

当王维维和许嫂子两人来到杂货铺门前的时候,杂货铺大门紧闭,一问得知,杂货铺已经关门好几个月了。

没得办法,王维维和许嫂子只能转道去其他杂货铺采购了。

买了盐,酱油,醋,糖等,红枣,姜,干货也都买了几斤。

除此之外,一些瓶瓶罐罐的东西王维维也是买了不少。

罐子有大有小,不仅有精巧的小罐子,也有粗糙的大罐子。

王维维准备将从草鞋换来的蔬菜全部做成腌菜,也算是冬天里的一个水菜了。

后期要是自己种菜,说不定还能腌点辣白菜,酸豆角什么的。

王维维一想到这里,口水直流。

16请人帮忙

路过粮食铺

时,王维维预订了几百斤粮食。

然而,得知无法送货上门后,她只能购买一些散装的。

囤粮的习惯是她过去被饥饿折磨时养成的。

此时的大雪还远不是北城最严重的,等到十一二月,整个安居县或许都会遭受雪灾。

一旦雪灾来临,粮价必定上涨,像她这样没有多少存粮的人,恐怕就得饿肚子了。

而且,粮价已经在悄然上涨。平日里五六文一斤的大米,如今已涨到十多文一斤。

王维维购买的东西较多,多亏成衣店老板让伙计帮忙,才将货物搬上了牛车。

来时牛车上人寥寥无几,回去时却多了不少陌生面孔。

虽然王维维不认识他们,但他们却对王维维充满了好奇,一个个像看稀罕物一样,轮番打听。王维维也有一搭没一搭地应和着,一路倒也无事。

这两天,雪停了,村长陆续将王维维所需的砖瓦送了过来,还叫来了几个帮忙的壮汉,都是村里的乡亲。但王维维凭借原主的记忆,对这些人并无印象,只能热情地招呼着。

雪停之后,地里的农活就要忙起来了。

因为二狗子一直在帮忙跑腿,所以这几天二狗子和小丫都在王维维家吃饭。中午多了五个帮忙的人,为首的秦大牛是老熟人了,王维维便将饭菜做得丰盛了些。

主食蒸的杂粮窝窝头。

一共五个菜,份量特别足,一个土豆丝,一个排骨炖萝卜。

排骨是让二狗子去村头卖猪肉的朱师傅那里买的。

一个焖豆角,一个煮茄子,还有一个酸辣白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