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春棠锦(130)+番外

这事儿在宋家又不是秘密。

宋绣眼里的怀疑快要溢出,“你当我傻呀,以前父亲送年礼也不是谁都送,都是给那些老药农。”

“其他人也会有赏银。”

宋锦不想同宋绣多说,可宋绣不乐意。

“姐我没银子了,借了我点儿?”宋绣这口吻像足了前世问宋锦要银子花的时候。

宋锦转而看向正好走过来的秦明松,“宋绣,若我等会问一问秦明松,说他是不是虐待你了,不然怎么有丈夫了还要向我乞讨?”

“宋锦!”

宋绣脸上闪过怒色。

乞讨?!

这是把她当乞丐了!

但得知秦明松走过来,宋绣硬是将火气压了下来,让自己看起来娇娇柔柔,还带着点儿忧郁的气息。

男人很喜欢这种调调的女子。

宋绣转身就过去拦住了秦明松。

倚到他怀里不知说了什么。

秦明松仅是抬头扫向了宋锦一眼,便轻搂住着宋绣回房。

这,让宋锦又长见识了。

“老二媳妇!老二媳妇死去哪里了?!过来扶我去小解。”

老刘氏的大嗓门叫唤起小刘氏。

小刘氏正在洗猪大肠,“哎哎!我正在忙活,腾不出手呢,大丫,快去喊你小叔。”

今日本来就轮到四房。

这老东西休想在今日折腾人。

秦大丫眼睛一转,连忙跑到四房前门高声道:“小叔!小叔!阿奶叫您啦!”

这一声,全家人都听见了!

秦明松磨蹭了半会儿,这才从屋子里出来,转去了正屋。

下午的时候,秦大姑和秦小姑过来了。

都是听说老刘氏摔伤,特意过来看一看的,带回来的东西有限,秦大姑带着十来斤的山核桃,秦小姑提着两斤的五花肉。

不过秦小姑这次回来像是换了个人。整个人瘦了一圈,走路也是一瘸一拐。

二位姑子在娘家待的时候不长。

看过老刘氏,再吃过晚饭就回去了。离开的时候秦老头还发话,让两个女儿各提了十斤肉回家。

谁让老秦家今日杀猪。

回礼自然是给猪肉,不给也说不过去,剩下的都要腊起来。

小刘氏看了白眼儿翻了好几回,私下和宋锦嘀咕,“她俩肯定是知道家里杀年猪,才会选今日过来的。”

“也许是碰巧?”宋锦应了一句。

“我才不信,正屋那位又不是刚摔了,这才七八天了,要来早就来了,往年也是这样。”

小刘氏不喜欢这两个姑子。

每次过来都是占便宜的。

宋锦对此没有多大的感触。

前世今年春节,秦驰去世,李氏病重,整个秦家冷冷清清的。现在就算是老刘氏卧病在床,也不影响家里过年的气氛。

杀年猪、腌腊肉、打年糕以及添置新衣、置办年货,准备春联、门神、窗花和灯笼等。

徽州有“发灯”年俗,就是大年三十这晚,各家各户到晚上必须处处灯火遍布,彻夜灯光通明。

正所谓“发灯发丁、家庭兴旺”。

宋锦的屋里屋外都满上了灯笼。

是秦驰亲自挂上去的。

灯笼做得很是喜庆,那年画也是秦驰亲手画的。

大年初一,五更三点。

大人小孩均是穿戴一新。

秦老头带领全家老小点香、燃烛、上供等,向祖宗画像行跪拜仪式,其意是邀请列祖列宗与家人们一块过年。

村子里男人相逢要拱手作揖,互道吉利语。

小孩见到长辈要跪拜称呼,口称“恭喜您百百岁”。

整个村子一片欢乐喜庆的气氛。

第108章 宋绣怀疑人生

宋锦即便是心里惦记着家人,多少也感染到过年的欢乐气息。

眼下家里的大人和小孩围坐在堂屋。

正吃着桌子上各式各样的零嘴。

“今年有舞龙舞狮吗?”

“这个要问族长爷爷呀。”

“咱们村子没有,听说其他村子有放飏灯、打秋千的。”三郎一脸向往的,再目光灼灼看向秦驰。

那小脸上摆明了说想去!

宋锦也笑着看向秦驰。

秦驰摇头笑道:“找你爹去,让他带你们去玩,今年我要留在家里陪娘子呢。”

几个小孩子失望了。

三郎撇嘴,“我爹肯定不会答应,他说热闹的地方拐子也多,还说拐子最喜欢像我这样机灵的小孩儿了。”

“哈哈,没错,拐子最喜欢像你这样的。”

这堂屋里欢声笑语。

正屋那边的老刘氏再想骂人,大过年也要忍住,过年要忌讳的事儿可多了,连带说话都要小心谨慎,避免说出不吉利的话。

秦明松倒是孝顺。

得空就来陪着老刘氏说话,虽然手里还是拿着一本书。

宋绣也没有作妖。

林氏生病养了数日,过年也是穿着喜庆出来,精神头好上了许多,正抱着二丫在一旁,看人的时候也是面带笑容。

宋锦没忍住看了几眼。

若老刘氏那事儿真是林氏算计的,人病倒也就不奇怪。

接着宋锦又看向李氏。

大房这个年似乎都不错,连往年一到冬日就会生病的李氏,今年竟然破天荒好好的。

秦驰将一块年糕放到宋锦的手里,“娘子在看什么?”

“看娘的气色不错。”宋锦微笑地回答。

秦驰抬头看向坐在秦老大身边的李氏,“我娘快要抱孙子了,心情放宽了,人自然就高兴了,而人一高兴气色就好了。”

宋锦含笑没回他。

李氏的心思一向很重。

如今儿子成亲,又要抱大孙子,再也不用担心儿子没了会绝后,加之今年终于见到了赫连溥,一解了多年思念亲人之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