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去药坊忙碌一天还要累。
所幸有小刘氏和林氏搭把手,这才熬到李氏的病养好了,然后李氏接手带娃事儿。
日子就这样到了七月。
两个小奶娃被养得白白胖胖的,很是讨人喜欢。
家里大人小孩就没人不喜欢的。
其实这个也归功于宋锦大方。
要知道宋锦就不是个小气的人,因为小刘氏和林氏经常会帮忙,每隔一段时间她就会买些布匹和糕点等吃的用的,偷摸摸地送给二房和三房。
这是实打实的好处。
以前小刘氏和林氏可没有遇到过。
于是两个人更加尽心了,连累李氏也轻松了不少。
后面空闲的时候,宋锦白天就会去一趟药坊做事。
今日宋锦刚到药坊。
“东家。”
邢纶有段时间没见过宋锦了,不由多看了几眼,“东家圆润了?”
这让宋锦嘴角微微抽了抽,“你这是说我胖了?”
“圆润比较好听。”
邢纶无声地微笑,表示不尴尬。
宋锦笑道:“我坐月子的时候,珑姨每日好吃好喝的,换个花样来做,能不胖吗?我这点儿肉都是那时候长的。”
一旁的银珑听了,顿时乐了。
再装着认真地打量起宋锦。
银珑戳穿她的话,“小小姐眉眼舒朗了,应该是带孩子这几个月,没怎么累着。”
“单独带着是挺累人的,这不是家里人经常会搭把手吧,只要婆婆身体好些,大多时候都是她来带,现在她也不做绣活了。”
李氏带娃的日常是越来越顺溜。
每日有孙子和孙女就满足得不行。
这日子宋锦过得很舒心,连离开的秦驰也只是偶尔会想起,如果不是他每个月会送回一封平安信的话。
到了的茶室。
邢纶往后面看了看,这才对宋锦道:“东家,你会炮制附子吗?”
“有人请我们炮制?”
宋锦一下子抓住了关键。
邢纶点了点头,“县城有人求这味药,花大价钱。”
附子是一味很珍贵的药材。
有回阳救逆、补火助阳的功效,说是一味救命的药材也不为过。
但是这味药材未经炮制有剧毒,是不能直接服用,但是懂得炮制的师傅不多,稍微懂得一点的也不敢炮制。
手艺若是不够。
毒性没有去除,可是会吃出人命的。
第126章 附子
将毒药炮制成良药,可没有那么简单。
市面上必定有附子卖。
但人家还要高价买,说明要求更高。
宋锦随意问:“对方出价多少?有何要求?”
“对方说市面上卖的附子,多少还带点儿毒性,也就是吃不死人的量,但这次病人矜贵,一点毒性的风险都不行。所以悬赏要求品质高药效好附子。”
邢纶伸出一根手指,“只要合格了,除去药材银子,会额外再赏白银五千两。”
宋锦沉默了,“出价这么高,十有八九是救命用的,我就算炮制也来不及。”
回阳救逆是什么?
回阳,挽回阳气;救逆,救治厥逆。所以这么急着寻找附子,多用于阳气将脱的危急症。
换个通俗的说法,有濒死之人急需一味救命的药。
邢纶问过父母和两个大师傅,他们都说自己做不到完全祛掉附子的毒性。对于宋锦炮制这个要多少天,他心里也没个准数。
“东家,炮炙这个要很多天吗?”
“最快也要七天,且过程繁复。”
宋锦前世知道一种水火共制的炮制法子,不但可以将毒性降到最低,还能提升药效。只不过这种炮制方式,并非来自宋氏药典。
是宋锦前世救过一名老人,没想到对方是从南城县逃难来到徽州的老药工,老人看到宋锦对炮制药材感兴趣,便指点了她一段时间。不然光凭着一本药典,没有人领进门,宋锦想学会也仅是纸上谈兵。
宋锦又问了句:“可知是何人悬赏?”
“听说随京师某个贵人来徽州府的,有衙门担保的悬赏,不用担心遇到骗子。”
邢纶若没把事情弄清楚也不敢送到宋锦这里。
宋锦听他提起贵人。
脑子里下意识想起了赫连溥。
宋锦见过赫连溥两次。
那周身贵气逼人,一看便知出身不凡。
即便是秦驰对于舅舅的来历没有细说,凭着多出一辈子的见识,宋锦也是能看出苗头,再有便是赫连溥身上的病态。
上一次见到他,还是孩子满月的时候。
宋锦不确定急需药材的人是不是赫连溥。
仅是这几分不确定,宋锦还是决定先把附子炮制出来,但还是吩咐道:“让人再去打听打听。”
打听是一回事,炮制又是另一回事。
邢纶这次带了十余斤乌头子根过来药坊,已经清洗干净,上面没有看到泥土。
宋锦戴上皮手套,一一检查起来。
乌头子根表皮乌黑。
这东西一瞧就是含剧毒。
当看到宋锦拿起,银珑连忙过来急道:“小小姐,还是让我来吧,这东西有毒,沾上就麻烦了。”
“不碍事,我戴着手套呢。”
宋锦小心地挑出品质最好的一部分,剩下那些就让邢纶自己处理了,“珑姨让药童去打盆清水过来,再让人去杂物间取个沙漏,四个时辰换一盆清水。”
“水要加盐吗?”
银珑多问了一句。
盐水浸泡可以有效袪毒。
宋锦用的这种却不是。
用的是清水浸泡四日,每四个时辰要换水一次,即是一日要换水三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