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氏含笑,“你是太年轻了,才没想到这个。我不是不能拿钱出来,可我不乐意了。”
自从上回宋锦惊得早产,李氏就没有那么好脾气了。
泥人也有三分性呢。
宋锦对此喜闻乐见。
其实两老压根不差钱,只是习惯了从三房人身上索取。
没多久,来到了药坊。
牛车停在宋锦住的屋前。
银珑带着女儿和小玉过来帮忙,将李氏要住的屋子收拾了出来。
很快,安顿妥当。
秦老大先回去秦家沟。
宋锦去查看生附子浸泡情况的时候,又见到了邢纶。
“消息让人查到了,从京师来的贵人,而且还病重的仅有一位,正是睿亲王的世子,悬赏附子的是世子随侍。”
邢纶将查到的消息跟宋锦禀报。
济方情报的网络搭建起来。
再加隐秘的消息可能查不到,而赫连溥来黄山这么大的动静早就泄露了出来,况且他长年缠绵病榻的消息,整个大夏朝都不陌生。作为大夏朝战神的儿子自然从出世就备受关注。
宋锦起初没将秦驰舅舅联想到这位病弱的世子。
一是因为赫连溥两次出现在他们面前,都是行动自如的,看着有些病态却远不如传闻中,连起床都做不到。
二是人去年就该病逝了!
偏生该死的人又没死?
宋锦立马联想到了秦驰。
去年秦驰所谓忌日当天,必定是发生了什么大事,是外界所不知道的,“邢纶,去年十月初九徽州府可有发生什么?”
“我让人去查查?”邢纶试探地问。
“不用!”
宋锦想到那背后涉及到的东西,不是他们一家小小药铺可以查探的,“这不是我们该查的。”
宋锦敏锐察觉到秦驰背负的秘密,或者比她身上背负的东西还要来沉重。
她的目光再度落向浸泡于水中的生附子。
心里不由多重视了几分。
秦驰又在游学,不知何时归来。
李氏理应尚未知道赫连溥病重的消息。
为了避免暴露出李氏和秦驰,宋锦眼前也只能装着不知情。
邢纶看到宋锦陷入沉思便没有打扰。
次日。
宋锦喂过龙凤胎后,留给李氏和小玉照看,一个人去了炮制室。
生附子正放在簸箕里晾着。
银珑守在一旁,“小小姐,我按您吩咐的,四天十二回的清洗浸泡。”
“那就进行下一步火煨。”
宋锦心里想着所需要的东西,“先准备生姜片,一块牛皮纸,一把干稻草,还有谷糠……”
这些东西药坊就有,所以药童很快就准备好。
下一步是煨制生附子。
必需在露天下进行。
宋锦在药坊后面晾晒场,挑了一块平坦的角落,搭了一个四四方方的围灶,自下而上,把生附子和生姜片一起放入灶内。
用牛皮纸盖住生附子。
在纸上撒一层糠灰。
再放一把干稻草和少许谷糠。
以稻草引燃谷糠。
文火的热度保持适中,让热量持续往下传递。
“谷糖快燃完了就再均匀地撒上一把,就这样子持续煨上一天一夜。这一步最关键是保持火势,不疾不徐。”
宋锦这话是对银珑说的。
银珑看着宋锦怎么去做,没多久便上手,开始和宋锦一起轮流守着。
这次银珑守上半夜,宋锦守下半夜。
夜晚温度会降低,尤其是深夜的时候。
银珑离开了一阵子。
宋锦坐在围灶前,旁边还燃了一堆火取暖和照明。
当听到身后有细微的脚步声,宋锦以为是银珑回来。
无意之间回首望了一眼。
刹那间,宋锦愣住了。
朦胧的月光中,徐徐走出一道挺拔的男子的身形,乍一看有几分熟悉感袭来,再仔细一瞧便知确实是熟人。
正是离家半年的秦驰。
身姿卓越,夜色撩人。
他人踏着月光而至,冷冽又神秘。
“娘子,我回来了。”
秦驰的声音干净得宛如山涧流水,“多月不见,可有想为夫?”
宋锦本来有些失神,被他这话给拉回了现实。
想么?
偶尔吧。
秦驰来到宋锦身边坐下,目光再落到面前的围灶上,谷糠燃起之时好似正闪着点点星火,他从身子拿出一个油纸包。
取出里面一条鸡腿,递到了宋锦面前。
“娘子辛苦了,吃个鸡腿补补。”秦驰看到一言不发的宋锦。
直接将鸡腿塞到她手里。
实话说,感觉不太舒坦。
不是说小别胜新婚么?宋锦看到自己的脸有惊讶,却没有娇羞和惊喜。
第128章 秦驰的变化
宋锦闻了闻鸡腿,再放到嘴里撕下了一块肉,“你什么时候回来的?”
“刚赶回来。”
秦驰一边吃着烧鸡一边回答,“大半日没进食了,这烧鸡是我的救命粮。”
宋锦听到他这话,再暗中打量就发现他的衣衫有皱折,确实是风尘仆仆后的模样,“你身上弱,这受得住吗?”
秦驰倚着宋锦而坐。
听到她这话,半边的重量都压向她,“有些困,很想睡觉。”
宋锦隐约感觉秦驰不太一样。
在他去游学之前,可是很规矩的人,回来就多了点儿轻浮似的,虽然他举止很是自然,神色也坦荡。
这些变化让宋锦略有不适,为了遮掩这点不适脱口而道:“相公可知舅舅可能病重?”
秦驰身子微僵,片刻又恢复自然,“我正是收到消息才赶回来的,在此前我去看过舅舅了,太医说若能寻到南城刘翁炮制的附子入药,或许会有一丝生机。只可惜两年前刘老翁家出事,他也不知所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