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刘氏越想越是来气,态度更是尖酸刻薄了,“厨房都烧了半边,白面也被你霍霍完了!现在你才来告诉老娘,你不会?!老娘揍死你个败家娘们……,整一个丧门星!我秦家娶你倒了八辈子霉!”
老刘氏上手就揍人。
“娘!先前不是说爱吃面食吗?我特意给您做,就是太难了!”
“老娘什么时候说过这话?”
“那天我姐给您盛粥,我可是听得真真切切,虽然我今日做面条失败,孝心也没错了!”
“你个——”
“一回生二回熟,我下次一定注意少放水……哎呀,痛!”
“打死你,老娘今天非打死你不可!”
宋绣老往秦明松身边躲。
一个追一个逃,围着秦明松转圈圈,闹得鸡飞狗跳。
宋锦远远观望。
秦家其他人也是一样,在房门前探头探脑。
厨房门口一片狼藉。
这是做早饭呢,还是烧厨房?
难怪秦驰说今日早饭指望不上了。
瞧见宋锦在远处看热闹,宋绣恨恨地瞪向宋锦。
都怪宋锦!
凭什么宋锦只熬一大锅米粥,大家就欢天喜地,她有心给老刘氏做面食,还要挨揍!
不管宋绣怎么瞪自己,宋锦今日都觉得她格外顺眼。尤其是能把老刘氏气得火冒三丈。
痛快极了!
这会儿宋锦不知道,宋绣闹出的乐子不仅这一桩。
秦驰曾去厨房给宋锦帮忙,于是宋绣天没亮便哄着秦明松进厨房。
本希望他可以帮自己一把。
谁知道秦明松什么都不会,帮忙烧火都能把柴堆点着了!
宋绣没有把秦明松供出来,还是想卖他一个好。
秦明松果然站出来维护她了!
偏偏这种维护,无疑是在老刘氏心口扎刀子,打宋绣更是不遗余力。
第13章 出行
秦驰出门自是跟父母报备。
他没说要陪宋锦去县城,而是借口自己想去一趟书院,顺道带宋锦外出买些日用。
秦老大早就套好马车。
人等在门口外面。
当宋锦要上马车,被秦驰伸手拦住。
“什么事?”宋锦担心他变卦。
秦驰取出一顶幂篱:“这是我娘的,你暂且用着。”
宋锦凤眸微闪:“你猜到什么?”
“并无,只知美人可以红袖添香,也可以是红颜祸水。”
秦驰就是这么冷静。
宋锦容貌出挑,风姿过人。
在村子里呆着还好,放到县城就难说了,见色起意作恶多端的坏人,哪个地方都不缺。没点能耐的人,不一定护得住她。
宋锦上马车时,见到一个十五六岁的姑娘,在秦家大门前晃来晃去。
这人宋锦认得。
村长家的大闺女陈冬儿,早就看上了秦明松。前世宋锦嫁给秦明松,这人时不时就给宋锦添堵。后来觉得做不成妻,还想给秦明松当妾,无所不用其极。
是秦明松一朵烂桃花。
这辈子就让宋绣折腾去吧,想必会很热闹。
宋绣是知道陈冬儿的。
秦明松没看上陈冬儿,但也不敢太过得罪村长。
村长家是秦家沟少数几户外姓人中的一户,也是衙门故意让外姓人来当村长,以免宗族势大,枉顾大夏律法。
宋锦坐在车厢里,没一会儿秦驰掀开车帘进来。
马车刚出村口。
“大哥!”
“大哥,等等!”
秦老二的话从马车后面传来,“小四说想回书院,让大哥送送他。”
“没空,我要送大郎。”
秦老大想都没想就拒绝。
弟弟怎么能和儿子比?若是秦老头问起,他也不虚。
秦老二道:“不怕娘骂你?”
“骂就骂呗,娘哪天不骂人的,也没见谁身上少块肉了。”秦老大是憨厚却不傻。
车厢里宋锦一听,下意识看向秦驰。
秦驰笑了笑,没说话。
马车继续往前走,路上还遇到一些村民,牵着骡子驮着东西,或是坐牛车的。
大家都认识,见到秦老大就会打声招呼。
“明忠,听说大郎娶亲了?”架牛车的老大爷高声喊。
“是呢。”秦老大笑应。
“这我知道,说大郎媳妇长得那个叫好看……”
外面议论声不断传来。
八卦是人类的天性,不论是什么朝代,贫穷或是富贵。
聊着聊着就到了今早老秦家的热闹,恶意没有多少,大伙就是图一个乐子。
后来声音渐小。
应该是马车离远了。
宋锦心下微叹。
这宋绣重生一回,起初宋锦还以为她会学乖。在她面前嚣张,在外人面前装温柔可人。
如果能一直装,日子或许会不错。
事实上假的就是假的,一戳就容易暴露原形。
秦驰解释道:“今早乡里有集市,村子里人都去赶集,才会行人比较多。”
“原来这样呀。”
宋锦心里猜到,又适当表示惊讶。
贫困山区,种地无以生存。
这里的百姓大多有一两门手艺傍身。好比秦家沟的山民,就常常拿自家做的东西去乡集上卖,赚些小钱补贴家用。
日子不说多好,却能过得去。
在此不得不提一下徽商。
徽商,俗称“徽帮”,是徽州府籍商人的总称,历史上非常有名,是国内三大商派之一。
《徽州府志》载:“徽州保界山谷,山地依原麓,田瘠确,所产至薄,大都一岁所入,不能支什一。小民多执技艺,或贩负就食他郡者,常十九。”
徽人多商买,其势然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