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下两兄弟淡定了。
秦驰笑道:“我认识的一个人,他家这宅子放着也是放着,说暂时借给我住一段时间,也不用给租子。”
“还是大郎有本事。”秦老三称赞。
秦老二一个劲儿的点头认同。
大家搬着东西进去。
宋锦抱着孩子下车。
李氏也是过着孩子进去。
一家子进去,首要的事情自然是先逛一遍宅子。
跨过门槛,便是宽敞的前厅。
房梁上精美的木雕画栩栩如生。
前厅之后,是几进几出的院落。
每进之间,都有影壁相隔,壁上镶嵌着瓷砖画,图案有山水和花鸟。两侧的厢房,还有曲折的长廊,连接着各个院落。
后院假山石林,池塘莲叶。
墙角的几株古树,枝繁叶茂,景色雅致。
宋锦逛过之后,一下子就喜欢上了。
宅子不算很大的,却很是文气雅致。
走了一段的时候,宋锦发现就剩下秦驰跟在她身后,“住在这里没问题吗?”
“有何问题?”
秦驰微笑地说道,“娘子只需要安心住着即可。”
宋锦瞅了他一眼,“我是问你,这么张扬的,不怕招人眼了吗?”
“一个旧宅子,还是借住的,凭我秀才的身份不算是显眼的,也说得过去的。”秦驰气定神闲的说着。
“那就行,这么好的宅子,我还巴不得长长久久住着呢。”
宋锦这是心里的话。
可能住得好,谁乐意住陋室?
除非是迫不得已。
即使秦驰自己都不担忧,她更是不会去替他担心了。
至于她会这么问,是因为她看出了。
这个高门大宅,一家就是富贵人家的宅子。看似不是很大,但只是一家子住着,没必要找这么好的。
第180章 安置
花了小半个月的时间。
大房一家在新环境,彻底安顿了下来。
只是秦驰说好的教书先生,却成了一间书铺的掌柜。
让宋锦看他的眼神都不对了,半开玩笑道:“相公幸好不是掌权者,这朝令夕改的速度也太快了。”
“是我想岔了,当书铺掌柜比教书先生自在。”秦驰心情愉悦的说着。
在外人眼里,当教书先生远比当掌柜的体面。
让一个小三元去当掌柜,简直是大材小用。
传到教他的先生耳边,恐怕要吐血。
果然,书铺开张当日。
孟庆瑞、乐严和吕延吉三人过来了。
“兄弟,山长听说你来当掌柜,气得当场吐血了,让你赶紧去他那里请罪。”孟庆瑞一来就幸灾乐祸地说道。
秦驰瞥了他一眼,“真吐血了?”
孟庆瑞正要点头。
旁边的吕延吉就笑着拆台了,“别听他胡说,我大伯没有吐血,但生气还是有的,骂你又不务正业了呢。”
“那没事儿,这又不是第一回 。”
秦驰这些年不知气了吕山长多少次了,“老头子身子好着呢。”
乐严打量着书铺。
可能是新开张的原因,仅有零星几个客人,“你这生意不咋样?”
“以后会好的。”
秦驰开这铺子也没想过赚大钱。
三个人开始逛起了书铺。
跟传统的书铺不一样,好比外堂看着跟别人书铺差不多,但还有一个比外堂大上一倍有余的内堂。
内堂陈设了一排排的书籍。
书籍按着分类摆放整齐,甚至还按书架摆放着书目清单,这样方便客人找书。同时,除了书架和大量的书外,还摆了一张张的桌椅,坐下来就可以直接看书品茶。
这内堂布置很简朴。
没有奢华的装饰和摆设。
明显不是有钱学子会来的地方。
孟庆瑞首先惊讶,“兄弟,你这是想干啥?”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秦驰语气平缓而有力地说道,“我中了秀才,也有些收入了,开个供寒门学子免费看书和抄书的铺子,不奇怪吧?”
“不奇怪!”
孟庆瑞对他竖起了大拇指,“真不愧是你呀兄弟,这境界是我等自愧不如。”
“莫要妄言,也别拉扯上他人。”秦驰皮笑肉不笑地看了他一眼。
孟庆瑞顿时改口,“是是,是我不如,跟其他人无关。”
“哈哈哈!”
乐严没有恶意地笑出声。
吕延吉就稳重多了,仅是笑了笑,又打量了一下书铺里单独开辟的内堂,“这个是不错,足够给一些家境贫寒,又买不起书的学子提供难得的帮忙。”
不知为什么,再看向秦驰,好似发现他周身宛若有光。
让人一时使不开眼。
吕延吉和乐严都对他的品行敬佩极了。
唯独是孟庆瑞赞叹过后,突然问道:“祈安来这里开铺子,是不打算去国子监了?”
三人几乎同时看向秦驰。
一个个眼里有羡慕也有无法理解。
羡慕是秦驰拿到了贡生的名额,这是多少学子梦寐以求的,但又无法理解秦驰怎么迟迟不去入学。
吕延吉问:“祈安,你不会真的想放弃去国子监吧?”
“尚未考虑好。”
秦驰此话不假。
吕延吉三人很无语。
虽说没有限制入学时间,但是这么珍贵的名额,换一个人拿到了,早早就去入学了,岂会如秦驰这样一拖就是半年?
要知道一般是举人参加选贡考试,成绩优异者才能拿到贡生和监生的名额。去年秦驰拿了小三元,成绩特别优异,学政才会把他定为贡生,待遇等同于举人。
别人盼都盼不来的,偏偏有人拿到了却不珍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