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春棠锦(234)+番外

跟刘剑芳相交这些日子,撇开那些医书和手札,她还是很欣赏刘剑芳的为人处事,有手腕又大气。

若非站在对立面。

宋锦会很乐意和刘剑芳相交。

秦驰把汤喝完,再将汤碗轻轻放下,简单的动作由他做起来,却实是赏心悦目,“娘子,她若没有野心,便不会应下生药库一职。”

当个女医没有实权。

管理一个药库,还是以女子之身,说她没有野心谁都不会相信。

“她这个差事,可是肥差。”

秦驰笑着点明了,“这才坐上去半年,差不多也快要坐稳了。”

宋锦没有再说什么。

人有千面,物有万象。

这个道理她懂的。

没有再多说了。

宋锦又将柳家的资料重新看了一遍。

最后定格在柳家做的善事上面。

“这柳家很喜欢修建东西,不是路就是桥,不是庙堂就是养济堂……”宋锦看过柳家做的好事。

一边看,一边嘀咕。

“除了每年定期布施。剩下的就是修建这样或是那样。”

听到她的嘀咕,秦驰若有所思。

第197章 不及娘子万分之一

“这些事情暂时不用管了,等下面的人调查清楚了再去想。”

秦驰拽过她手里的册子,转身放到桌案,再牵起宋锦的手往外面走去,“明日是乞巧节,我带你出去玩。”

宋锦还真没想过此事。

难怪这几天邻居热闹了起来,原来是过节。

“这过了乞巧节,又是中元节了。”

宋锦跟着秦驰的脚步走出去,走的时候有点心不在焉,“不知孩子怎么样了?有没有想我们?”

徽州那边每月都有来信。

还有顺带一些徽州的特产。

宋锦就算知道了,还是惦记着孩子,“你说,等我们下次回去,孩子们会不会已经不记得爹娘了?”

“哈哈,怎么会?”

秦驰心里想肯定是不记得了。

要知道那么小的孩子,忘性很大的。

但他嘴上却说道,“孩子亲近爹娘是天性,等回去多处处就好了。”

下次回去很可能就是两年后。

秦驰已经决定参加下次的乡试,因此会返回原籍报名。

接下来,就是准备明日去玩。

乞巧节会有庙会。

昨晚夫妻俩就商量好了,打算去看庙会。京城有名的寺庙很多,宋锦出去跟邻居唠嗑一阵,然后决定去都城隍庙。

两人换上新衣,早早就出门。

秦驰看着妻子那化丑了,仅能称得上清秀的脸,心里是满意的,又有点不太满意,“是我不够强,才会让娘子出门要遮遮掩掩的。”

“相公这是啥话?”

宋锦脸颊微红,染上了一缕不太明显的红晕。

秦驰牵着她的小手上车。

依旧是老李头驾车。

正当秦驰说可以启程的时候。

“哎哟!秦娘子等等!”

隔壁康大娘的叫声传来,还跑过来拉住了马车。

宋锦掀开车帘,疑惑问道:“康大娘,突然喊我,有事儿吗?”

“没啥大事儿,这是看到你出门,想顺便搭个车嘛。”康大娘乐呵呵地说着。

说这话的时候,就没有想过宋锦会拒绝。

康大娘的手里,还拽着个十三四岁的小姑娘。

小姑娘娇羞的低着头。

脸蛋儿红扑扑的,都不敢抬起头看马车。

宋锦看着二人,“是你们娘俩去?不跟家里其他人一块儿吗?”

“我俩先去,到时再在庙里汇合就成,已经约好了汇合的地方。”康大娘毫不客气地爬上马车。

那小姑娘也上来。

正当康大娘推着小姑娘要进车厢。

老李头拦住了,“大娘,还是要请示一下我家公子。”

“哦哦,是要请示的。”

康大娘于是期盼地看向宋锦,“秦娘子,可以吗?我和闺女是不想走路去,别瞧路不算远,走起来也累人,大娘这年龄是老了哟。”

说完还夸张地捶了捶腿。

宋锦看向秦驰。

秦驰的眸光淡淡的,“在外面坐,莫进车厢。”

他一句话就定下来了。

于是,康大娘和闺女就坐到外面,也就是靠近车帘的位置。

正因为临时多添了两人。

厚重的车帘便卷了起来。

这样子坐在车厢里,也能看到街道前面的情形。

宋锦没忍住多瞅了小姑娘两眼,“康大娘,这是你家小闺女?长得很是标致。”

“哪里哪里,就是个闷葫芦,平时在家里,半天打不出一个屁来。”

康大娘轻轻推了推自家小闺女,“巧妹儿,还不快叫人?”

“秦,秦娘子。”

这叫人的声音跟蚊嗡似的,康巧妹又快速抬头,瞅了秦驰一眼,脸红的小声叫道,“秦秀才好。”

“巧妹儿好。”

宋锦笑着应了声。

秦驰仅是点头算是回应。

老李头侧目瞧了康巧妹一眼。

挥起马鞭子起程。

他会多瞅一眼,是稀罕这个姑娘的小脸怎么那么红的,“我说康大娘,闺女不能老养在家里,偶尔也要带出来长长见识,不然你瞧瞧,你闺女的小脸,都快要赶上天上的火烧云。”

“正是!我今日就是带她出去见见世面嘛。省得天天憋在家里,都快要憋出毛病来了。”康大娘立马应和。

宋锦笑道:“大娘的性子爽朗,我也奇怪怎么就养出个腼腆害羞的闺女,跟大娘的性子完全是南辕北辙。”

“就是就是,我就是想改改她的性子,不然等她嫁人了,准是被婆家拿捏的,那日子可要咋过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