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沈参将都忽悠来了。
有沈参将在场,柳家就算心里想也不敢来拦截他们商船离开。
而宋锦不知道等他们船离开。
沈参将没有原路返回,被人请上了那一艘疑似有“贵人”的大船。
宋锦的船队离开,二十五艘大船的动静,让本来停在码头的其他货船都发现了,尤其是柳家昨晚那么一闹,有一些船只也想离开。
见宋锦的船队没有人拦截。
一些船队不想招惹麻烦,便跟着陆续离开。
这下子宋锦的商队离开,更是不显眼了。
此次宋锦要回徽州一趟,走的是内陆的水道,还是要经过建宁府。
秦一心有顾忌:“夫人不担心柳家拦截?”
“不用有问题。”
宋锦深知若没有沈参将或是那京师贵人顶在前头,可能会有点顾忌。
现在是完全不用担心。
甚至走这条道更为安全。
对于柳家来说,他们这是相当于自投罗网,问题是对方要查出他们船队有问题。
“到了江口,我们再花银子,请驻守的水师护送一段路。”宋锦突然又决定道。
周蔚错愕,“东家不是说不担心吗?”
“嫌疑是撇清了,但我担心船上的货,会被有心人盯上了。”宋锦心知有些便宜,可不是那么好占的。
谁知道柳家当中,会不会有人不愤?
得知宋锦担心这事,邢纶等人也明白。
船队在外面,请人护送很正常,好比大运河那边的漕帮,每次走一趟都要花一笔银子进去,不花想安稳都不容易。
进入了建江。
请卫所的人护航,一路上很是安稳。
宋锦不会一直随着船队北上。
在建溪那边就会上岸,改走陆道回徽州府。
第224章 归途
宋锦身边随行的人员。
只有秦七和秦八,其他人都随着邢纶留在了船队。本来宋小东要跟在宋锦身边,是宋锦让他留在船队。
正所谓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
这两年间。
宋锦怎么样就不提,邢纶等人都是飞速成长。
在路过建宁府的时候,宋锦并没有停留,也正如她所料的,柳家主没有时间理会她,柳二爷在意的也是被抢走的货。
船队进入了金溪,便不在柳家的势力范围。
宋锦上岸之时,也是已经出了建宁府。
一路上骑马疾驰。
数日后,人到了徽州歙县。
此时已经是黄昏,宋锦找了个客栈落脚。
马匹让店里的伙计牵去客栈后面的马厩,宋锦在秦七和秦八的相护之下,迈入了客栈。
“咦,一顿饭?”
一道男子调侃的嗓音,在二楼的栏杆上响起。
宋锦抬头往楼上望去。
竟然是杨应荣!
一个本该在京师的纨绔,居然出现在徽州歙县。还有这人的眼力这么好,多年未见的人,仅是见过一两面的,竟然还记得她?
宋锦若是没记错。
第一次见面,他对她很嫌弃来着。
论一个正常人会记得吗?
宋锦看向杨应荣的眼神满是探究。
“不记得本少爷了?”
杨应荣懒洋洋的倚在朱红的廊柱旁,一身锦袍显出不凡身份。他看向楼下的宋锦之时,唇角轻挑,流露出不屑一顾的微笑。
宋锦嘴角勾唇笑了笑。
这类人果然讨厌。
因为有一些人生来傲慢,习惯于用一种居高临下的姿态,俯瞰众生。
“公子?”秦七提醒。
宋锦收回了视线,“要三间上房。”
“是。”
秦七转而看向秦八。
秦八不用她说了,走到了掌柜的柜台前,麻利的开了三间连在一起的客房。
杨应荣剑眉一挑。
以为是个穷鬼,看着居然不是。
宋锦踏上了二楼,倒是没有避开杨应荣,言词豪爽地说道:“一顿饭能让三少惦记两三年,也算是在下的荣幸。今日三少的酒菜,我包了。”
“哈哈哈……”
杨应荣笑出了声。
其实他缺这顿饭钱吗?
不缺!
缺是就是被人请客的快乐!
“兄弟来喝一杯?”杨应荣冲着宋锦招手。
宋锦藏着心眼道:“我这风尘仆仆的,赶了一天一夜的路,最想干的时候是睡觉,等我睡醒一觉,若还能见到三少爷,到时再喝个痛快。”
经过杨应荣身边,还拍了一拍他的肩膀。
杨应荣很是诧异。
冲着他这个身份,敢拍他肩膀的人不多,尤其是那种被他看作是穷鬼一类的人。
实际上他会记得宋锦,还是因为对方是他所见到的穷鬼当中最为特别的,第一次见到他居然没有敬畏。
当时她明明退了。
但他就是知道对方不怕他。
一个衣着穷酸又没有卑微感的人。
这类人要么就是不知者无畏,要么就是隐藏身世,家世不会差。对方退避他,显然不是不知者,那么就是后者了。
人类都有好奇心。
杨应荣也不例如。
宋锦大概也没有想到对方眼光这么毒辣。
跟杨应荣分开,回到客房。
宋锦便将人抛在脑后,简单吃点东西,再叫来温水洗漱过后,倒在床上就睡得天昏地暗。
连续赶路最累人。
秦七也回房,反倒是秦八这个精力过剩的,还有余力出去大堂那里坐着听人说书,也是在打听这里的八卦消息。
有个青衣小厮打扮的人凑到秦八跟前。
“小哥,又见面了。”小厮冲着他眨眨眼。
秦八乐呵呵道:“是你呀,杨三少爷身边的小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