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春棠锦(287)+番外

“大人,门口绑着两个混混,很可能是小贼的同伙。”一个差役匆匆过来禀报。

驿丞一撩衣摆急忙出去查看。

问过之后,发现确实是一伙的,于是把三人搬上了马车,连夜送去了衙门。

不多时。

宋锦和秦驰也听到了来龙去脉。

秦驰夹了一块木炭到炭炉,望着里面燃烧的木炭道:“来打前头的,只是小喽啰,所知的事情有限。”

“只是下个蒙汗药吗?会不会是那三个小贼在说谎。我觉得最好再让人在附近搜查一遍,看一看有没有异常。”

宋锦总觉得不那么简单,比起相信小混混的供词,她更相信宋怀旺的。

秦驰没想到妻子这般敏锐,“我已经让暗卫去附近查看了,我若猜得没错,理应会有一拨人在暗处蛰伏。三个混混若是得手了,今晚怕是要有一群匪徒抢劫驿站,造成一名赶考的举子死亡。”

说到最后一句,秦驰嘴角挂着浅淡的笑。

宋锦一时不知该说什么好。

只是,他一个寒门学子,得结了多大的仇恨,对方非要让他死?

不死也要断他的前程。

宋锦把手伸到木炭上空。

热乎乎的感觉,让人心底都没有那么发凉。

“相公在京城读书得罪了何人?”宋锦试探问道。

秦驰笑了笑,“在京城那块地里,不是你得罪了谁,才会要你的命。想一想袁世鹏,仅是因为我书读得好,他就敢冲我下手了。”

“难道又是会试碍着谁?”

宋锦这么想不是没道理的。

一些世家大族若有子弟下场,明面上没有什么,很多人却要为他们让路。

这个世界很多人都在寻求公平。无奈公平大多时候也只是给世人看的。

“笃笃。”

门被敲响。

秦八在外面说道:“公子,属下有要事禀报。”

秦驰起身去开门,再转身往里走。

随即秦八跟着进屋。

回身再把门虚掩,挡去外面的寒风。

等秦驰坐下来,秦八立马禀报:“刚才暗卫在驿站一里外的破庙里,抓到了一伙人。其中有一人像是富贵人家出身的奴才……”

经过一番审问。

关键就在那个家奴。

是袁世鹏的母亲派人来的。

据说是袁世鹏流放之前,曾写信回去,对他母亲提出的要求。而能将袁世鹏养成那个性子,可见其母也不是个善茬。

把人命当草芥。

第243章 祸水东引

宋锦问道:“袁尚书会不会参与吗?”

“应该是后宅妇人的决定。”

秦驰想到这事做得破绽百出,堂而皇之,一看就是仗着家势作恶的人。

不可能是袁尚书手笔。

此事若是袁尚书出手,定会做得更加隐蔽。

宋锦转而想到同样在驿舍落脚的杨应荣主仆,“让人把消息传给杨三少爷,让他知道他差点儿丢了小命。”

“你想让杨家和袁家对上?”

秦驰一下子明白了宋锦的用意。

宋锦说道:“光是这样不够,还要再添把火。”

“把破庙那些人的证词,整得模糊点儿,只说有人要买驿站里某个贵人的命。”人是他们捉的,又是他的人审问的。

证词先改一改,不算是难事。

让杨家先掺和了进来,假的也给他整成真的。

于是秦驰开始布局。

不一会儿。

老李头就将此事当作八卦似的,跟驿站的一个差役说了,末了再来一句:“你说那伙贼子会不会弄错了?驿舍哪来的贵人,若是有的话,我第一时间就过去跟对方报信,还能讨个赏钱。”

差役眼睛骨碌碌转。

驿站天黑前来了一对主仆。

当中那位身穿狐皮大氅的公子,手执京城杨家的名帖,定然是出身不凡。

于是没多久。

杨应荣得知有人对自己不利。

“冲着我来的?”杨应荣惊讶。

差役谄媚的回答:“贼子招供说是冲着贵人来的,整个驿站只有您称得上贵人了。”

秦驰等人被差役忽视了。

一个外省赶考的学子,跟“贵人”沾不上边。

接着差役站在那里不说话,杨应荣对于这个很明白,眼神示意小厮打赏。

小厮不舍地掏银子打赏了差役

拿到赏银差役又高兴道:“贵人,小的还打听到了,被捉的人当中,有一个袁尚书家的管事,说是他家少爷怀恨在心,特意求他母亲干的。”

“什么?”杨应荣错愕。

旁边的小厮倒是一脸恍然,“哦,那就不奇怪了。”

“狗奴才,你这话什么意思?”

杨应荣抬腿就给了小厮一脚,“发生了这么大的事,你竟然不及时禀报,还要别人来告诉我才知道,待回到京城再给你算账。”

小厮敢说他就偷了个懒吗?

抓贼的动静那么大,他在房间里也是听见的,只不过外面太冷,他犯懒了不想出来。

这话当然不能直说。

当场小厮跪了下来,“奴才、奴才该死,一路上奴才太累了,一时没忍住打了个盹儿。”

见杨应荣没有要继续追究的意思。

小厮又担忧道:“袁家要杀少爷,咱们赶紧给府里报个信,让府里派人来接您。”

“真奇怪,袁家干啥要杀本少爷?”

“您、您忘了么?之前袁世鹏去流放,您还特意去嘲笑过他。”小厮一说起这个就是苦瓜脸。

三少爷作死的能耐,越来越大了。

在徽州府听到袁世鹏科举作弊被关大牢,即将被判了流放,杨应荣还特意快马加鞭赶去省城,就为了在城门口嘲笑袁世鹏一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