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认识袁府,大概是送错地儿了。”
秦驰睁眼说瞎的能耐一般般。
这是在场的几位,一致的想法。
要知道刚才人家都说了,刚才人家都直接点明了,是来给秦驰送礼的。
秦明松眸光微敛,“袁府?哪一个袁府?”
“不知道。”
秦驰挥手示意洪老头去打发他们。
洪老头去照做,问都不多问一句。
秦明松奇怪问:“大郎怎么不清楚,若是这个袁家,是袁尚书家,你这样做无疑是得罪了对方,于你将来的仕途不利。”
“我若没有进官场,便开始结党营私,那才是无疑在自绝前程。”秦驰这话点到即止。
秦明松心头猛地的一震。
在京城这段时间,他是到处钻营。
怎么就没有想到这点呢?
恰在此时,又听到外面的人高声道:“我是袁尚书府的管家,特意来贵府拜访的,还请秦举人出来一见。”
秦驰微微的皱眉。
袁家这是想做什么?
洪老头将事情交待下去,大门便直接关上,任由外面的人怎么叫,都不再开口。
袁家这些狗东西,一再找他家小主子的麻烦,换作以前他早出手了,还由着他们在外面狗叫?这会试才刚结束便提着重礼上门。
若是秦驰收了,传出去秦驰的名声还能好?
吕延吉和秦明松也没再说什么。
只不过袁尚书家此举,很是令二人费解。根本不像是一个尚书会做出来的事。
再等了小半刻钟。
门口的袁家人走了。
不仅如此,本来在附近盯梢的人也离开,急忙回去给主子禀报此事。
袁家的尚且不说。
反倒是杨家人很是意外。
杨阁老点评:“是个聪明人,没有上当。”
“袁家不是真心赔礼道歉的?”
杨应荣没有听明白。
杨阁老道:“上门道歉是没错,但也要看什么时候。袁家干的事情败露了,倒是说得过去。问题是现在袁家所做的事,在外面并没有传开。如果这个时候秦祈安收了袁家的礼,别人会怎么想?”
其他人没有说话。
杨应骥开口道:“别人会以为秦祈安投靠了袁尚书。他眼下还没中榜,便公然站队,外人会认为他急功近利、目光短浅。”
“不错,所以说,袁家不是赔罪,是在给秦祈安挖一个大坑。”杨阁老分析着个中的利弊。
当然秦驰拒绝了袁家的礼,落在外人眼里也是得罪了袁家,短时间里可能会招来一些麻烦,但日后袁家对他做的事情败露,获得的隐形好处就不会少。
起码是人品站得住。
要知道若是他忌惮于袁家,在袁家要杀他的时候,还跟仇人虚以委蛇。在秦驰这个年纪,难免会让人觉得他缺少了读书人不畏强权的气节。
有时精明圆滑过头了,也不是一件好事。
杨应荣乐道:“哈,袁家人得有多蠢,这算不算是一蠢就蠢一窝了。秦祈安在读书人那里的名声可响亮了,几乎成了年轻一辈的领袖。”
“哦,这怎么说?”杨阁老惊讶。
杨应荣道:“哎哟,在外面走一走就知道了,很多学子崇拜他,有部分人跟入魔了似的,崇拜得不行。”
两年就从国子监毕业的人。
厉害到什么程度,可想而知。
杨阁老若有所思,此事放在心上,“一个尚未成长起来的天才,这么早跟袁府对上了,无疑是以卵击石……”
“哈,他跟咱家是一伙的。”
“荣儿说得不错,多亏了袁家。”
“……”
第250章 旧香囊
袁家人走后。
三人又聊起了科考和朝廷一些事情。
秦驰起来这么久,始终不见宋锦,心里正惦记着,聊天的时候便有几分心不在焉。在借口要去方便,去问了一下老李头。
老李头告诉他,“夫人去药铺了。”
“药铺?”秦驰迷惑不解。
老李头又道:“夫人在最近的坊市里开了一间济方药铺。铺子不大,没有请坐堂大夫,平时就景大夫和他的徒弟,想去坐堂就去,不想去就不去。还有啊,开铺子至今,听说一直在亏本。”
“是她干得出来的事。”秦驰笑着说道。
一间小药铺能赚多少钱?
事实上这药铺,确实只是拿来当幌子的。
宋锦开它的用意不在赚钱。
主要是用来传递一些消息,或是见一些不方便露面的人。
住的宅子若时常出入陌生面孔的人,容易引起邻里的怀疑。以后在秦驰进入官场,更是会被人盯上,经常有外人过去,难免招人的眼了。
当然,宋锦出入药铺是换了男装的。
女装在外面行事不方便。
今日来到药铺,倒是收到了个消息。
袁尚书去杨家登门拜访,碰了一鼻子的灰。
杨阁老以有事为由不见客。
“夫人,刚收到消息,说袁家人抬着重礼上门,被公子拒绝了。”秦七过来小声禀报道。
宋锦写字的动作一顿。
将毛笔放下,宋锦自言自语:“袁家这么做是想干什么?”
“属下不知。”
秦七是真没想明白,“公子拒绝了,必定是有他的道理。”
“那是,相信他能处理好。”
宋锦整理了下柜台的账本,收入到抽屉里上锁,今早她会出来是家里有客人,而家就那么大,当时秦驰又没醒来,她在家里不太方便。
索性是出来药铺做事。
等到下午,宋锦回去。
秦明松和吕延吉已经不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