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驰握住笔杆的手一紧,“淑妃?”
“这是多年前宫中的一桩旧事。”洪老头又继续道,“淑妃是杨阁老的嫡长女,称不上绝世美人,就是气质和性子正好入了皇帝的眼,但有一天她突然病逝,实则是她和皇帝一起用膳中毒而亡,据说是间接救了皇帝一命。”
人正值得宠的时候。
突然死了,这不就成了皇帝心头的朱砂痣。
秦驰还是第一次听到此事。
这么说杨家深得帝宠不是没有缘由的,中间所要牺牲的是一条人命。
聊起这桩宫廷旧事。
洪老头又继续说道:“当时皇帝大发雷霆,把皇宫都要血洗了一遍,最后凶手查出来了,只是一个小小的美人。那美人当场被皇帝杀了,连带那美人的家族。”
不用说,定然是血流成河。
洪老头最后嗤笑,“那美人到死都在喊冤枉。”
“这是成了替罪羊?”
“是的,被杨家拿来当替死鬼的。”
“哪个……杨家?”
秦驰对于这个结果很是意外,“洪叔的意思这桩旧事,是杨家人自导自演的?”
“不错。”
洪老头索性将真相说给秦驰听。
当年他安插进宫的一个眼线,混到了淑妃杨氏身边当差,死前将真相送出了宫,不然,这真相十有八九会被掩埋。
洪老头又道:“杨正凯当时官途不顺,一直在翰林院熬资历,用一个女儿的死来换取杨家百年的繁荣,很值得的买卖。”
“淑妃也是知情人?”
“没有她的配合,也成不了事。听说她在入宫前就心有所属,大概早就心存死意了。”洪老头娓娓而谈。
如今看来杨家的策划很是成功。
一直以来从来没有人怀疑过杨家,包括成明帝这个当事人。
谁会料到杨阁老会这般狠?
在女儿得宠之际,送女儿去死,最主要是他的女儿,也没有留下皇子和皇女。
这事情让秦驰刷新了对杨阁老的认识。
一个狠得下心的人,是成大事的。
当晚回去寝室的时候,秦驰在睡前将此事讲给了宋锦听,这让宋锦的心情凝重。
“想不到那位一把年纪了,还这般分不清轻重。”宋锦侧身面对着秦驰,说话极为小声,不怕隔墙有耳,“仅是像几分罢了,就这样放过一个贪赃枉法的官员?”
“在他心里估计没有这个国家了。”
秦驰早就发现了成明帝年轻也曾励精图治,年纪越大之后私欲就越发重了,“他身为一国之君都能漠视律法,何谈让底下朝臣去遵守?正所谓上梁不正下梁歪。”
大夏朝尚未灭亡,还是祖宗打下的基础好。
然而这些年也基本看不到希望。
以史为鉴就能知道,一个朝代的兴衰也不过数百年,从来没有哪个朝代是长盛不衰的。
两个人聊了不短的时间。
宋锦睡前提醒秦驰,“再去翰林院要小心些,这世道去哪里都不缺人。”
“我会注意的。”
秦驰轻轻搂过宋锦,“时辰不早了,娘子睡吧。”
夫妻俩相拥而眠。
次日一早。
外面的天色尚未大亮。
秦驰起来身穿便服。
端上早饭的时候,宋锦看了他一眼,“相公今日不去翰林院当差?”
“当差倒是不急,新的官服尚未送来。等下我会去一趟翰林院,邀请同僚中午过来吃个便饭。”
秦驰把翰林院午饭的“传统”当趣事说给宋锦听。
宋锦听了觉得新鲜。
刚当官的秦驰请客是肯定的,但不宜搞得隆重又不能过于寒酸,挑个中午邀请大家吃个便饭,正好适合。
秦驰出门的时候又撞见董兴德。
董兴德脸上神色微僵。
“董大人,好巧。”
秦驰主动打招呼。
昨天两人见面还是同级,董兴德尚能摆个前辈的谱。今日秦驰就是他的上官。再不乐意,他还是要向秦驰行礼,“下官董兴德见过秦大人。”
“在外面不必多礼,中午来我家吃饭。”秦驰有心邀请。
董兴德酸溜溜的应下了。
第269章 神特么的人间大爱
秦驰碰到董兴德。
便一起去翰林院。
路上碰到其他去上衙的官员,秦驰皆是一一打招呼,主打的态度就是亲切随和。
伸手不打笑脸人。
昨晚听到秦驰升官的惊人消息,再碰到他本来心里直冒的酸水,在见到秦驰平和温润的笑脸,一下子那股不平也弱了些许。
俗语有云伸手不打笑脸人,能流传至今的话不是没有道理的。
秦驰比谁都清楚。
从晋升的那一刻起,他就是朝廷官员眼里的出头鸟了,显眼得不得了。稍为处理不好,便会成为众矢之的。
众官员当中。
毛少杰也在场,阴阳怪气道:“秦状元的运气真好,我等远远不如。”
“我这个运气,诸位还是不要的好。”
秦驰话里透出了无奈。
知情的人闻言,皆是一愣。
在场的人能当官,自然能听得言外之意。
不知情的人就凑过来,“状元郎,细细说一说?”
“首先呢,要先死里逃生几回。侥幸不死的话,估摸就能有我这福气了。”
秦驰这话一出,众人顿时哑然。
这个运气确实不要也罢。
秦驰又目露感激地望向皇宫的方向,“我能有今日,是陛下看我过得太倒霉,同情之心一起,便给我一个补偿,让我感受一下人间的大爱和温暖。陛下是个仁慈的君王,是我等读书人的楷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