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春棠锦(358)+番外

“胡说啥呢?什么黑心不黑心的,我家公子说了买卖不成仁义在。他们要高价也是没办法,今年的棉花贵着呢。”秦八很懂分寸道。

那长随眨了眨眼,“说啥?我可是听说了,这些人是觉得秦大人年轻好欺负,才会踢到铁板。按我说他们是活该倒霉。”

很多人是看戏不嫌弃戏大。

几个商贾干的事不难查。

早先那么去做,一是能讨好袁府,二是可以赚钱。

正常来说会很顺利。

可谁都没有想到半路会杀出一个程咬金。

那长随又凑到秦八耳边,小声嘀咕道:“我听说了一个事,说站到袁家那边跟你家公子作对的,都没一个能讨到好。”

“那不是应该的吗?我家公子一身正气,说书先生都讲了,邪不胜正。”

秦八你是懂得胡说八道的。

那个长随翻了个大白眼,什么都没有套出来,转身就回去自己的位置了。

翠花胡同。

正在花房种菜的宋锦,听到了木婷过来的禀报。

“东家,姑爷那边的事情已经稳了,消息还要继续扩散吗?”

木婷打自上次见过宋锦。后来有需要联络的,卫远便让她过来。同是女子也不用担心会闹出不好的名声。

宋锦摘了一篮子的青菜,“过犹不及,把人撤了。”

坊市的传言是宋锦为了配合秦驰行事,故意让人散布的,就是要给顺安商行寻上秦驰找一个适合的理由。

事情已经办妥了,宋锦也适时收手。

第304章 逢凶化吉,遇难呈祥

这变故同话本一样,情节曲折。

没人同情那几个商贾,只道是贪心不足。敏锐的人会让手下去调查商贾背后是谁指使,查到袁府管家的头上又是一个大乐子。

有人嘲笑袁家,连一个年轻人都对付不了。有人又说感叹秦驰的运气好,仿佛是老天追着喂饭,逢凶化吉,遇难呈祥。

这件事都将户部捐赠的热潮压下了些许。

虞衡司衙门。

秦驰和手下官员议事。

员外郎忧心道:“大人,我们的银子够吗?”

秦驰这笔账早就算过了,条理清晰道:“几位应该知道,户部批下的银子,预计是一件棉服的成本为二两。你们想一想,棉花最多一件花一两二钱,布料成本顶多要四百文,再计算上人工、针头线脑和损耗,四钱绰绰有余了。”

“大人,账目不是这样算的。”

其中一个主事好不容易憋出一句话。

他们以前也算过,算起来不足二两的成本,但完成的时候将近三两。不然,袁尚书会这么好心,给他们批四十万的额度?

秦驰淡然笑了笑,“经过的手人多了,损耗自然多了。”

霎时,这话没有人接。

言外之意,该懂得都懂。

秦驰又凉凉道:“此次本官会亲自盯着,谁敢在这时候伸手,本官就剁了谁。”

员外郎和两位主事顿时脊背一寒。

三人纷纷表忠心。

“大人怎么吩咐,我们就怎么干。”员外郎拍着胸口保证,“一定不会拖后腿。”

“我们也是。”

“全凭大人吩咐。”

两名主事暗暗抹了把冷汗。

随即员外郎翻出一本册子,适时的转移话题,“大人,按我们司的进度,一个月最多仅能赶制出三万件。”

“有多少雇工?”

“女工将近一千。”

“一人一天只做一件左右?”秦驰想到了什么又问道,“月俸是多少?”

一名主事道:“不发月俸,是按日结,一日三十文。”

边关将士的棉服裁缝不复杂,样式统一简单,因此不需要大裁缝。

工部的雇工基本是普通百姓,知根知底的当地人,在虞衡司挂个名,有活干的时候官吏就会通知工头,再由工头挨家挨户通知。而一个工头通常管理一百名雇工。

秦驰让人将花名册拿来。

上面密密麻麻记录着人名、籍贯和住址。

“现在急需解决的,是女工不足。几位有何建议?”秦驰例行询问一句。

员外郎道:“应添加女工。我们可以提拔几个工头上来,让他们去拉人。”

提拔上来的工头,都是当地人。比起秦驰这个外地人熟悉得多。

秦驰把此事交给员外郎他们去办。

三人去忙碌。

直到下衙,秦驰离开之时带走了库放的一串钥匙,同时安排了人看守库房。

为此秦驰把老霍留下。

背地里又留下了十个暗卫。

接下来要怎么样做,秦驰心里有个大概,细节的问题他想和宋锦商量一下。行商的事情上,他家娘子仿佛天生就会。

月上柳梢。

屋内,灯火摇拽。

秦驰伏案书写,将需要注意的写下来。回家同宋锦商议,让秦驰完善了心中所想。

宋锦建议按件计算:“接日来结算,别人干起来不会很积极,有一些人可能为了多干些天,会故意拖慢时间。按件就不一样,多干多得。好比一天三十文,换成完成一件可得三十文,想多赚些钱的人还不得要拼命干?”

合格了才收,不合格就退回整改,损坏或丢失就按价赔偿。

再执行时添了一些限制。

好比领活回家做的女工,一次只能领三五件。

新人要试用一日。

宋锦又道:“相公发个公告,让城内擅长女红,家世请白之人,可以到虞衡司接短活。这种能够赚钱补贴家用的机会,很多女子皆想要的。好比康大娘和她的媳妇,女红就做得就不错,我见过她家人穿的衣服,针线就不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