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春棠锦(377)+番外

若是他多留意一下,或许就不会让杨令瑜沾上此事。

杨阁老心里窝火:“不知那些人是怎么办事,是谁出的主意,非要给宋家扣个罪名再去抄家,还不如干脆利落的洗劫得了,好歹东窗事发不会把令瑜搭进去。”

活脱脱的把柄到了他人手里。

杨阁老以前以为侄子是个聪明人,现在才知道聪明人也会干蠢事。

什么事情都敢答应!

杨郎中咬牙切齿骂道,“刘炳正就是个欺师灭祖狗东西!他必是怀了私心才会向宴先生提起。”

父子俩人不知道。

他们猜测的离真相很近。

刘家三代混了个医术世家的名头,实则底蕴浅薄,是刘炳正一块很大的心病。在太医院典藏的卷宗中,他无意中发现了关于前朝医学世家宋氏的记载,祖籍是徽州府。当即派人去徽州调查,行医的宋家人几乎没有,却有一家很有名的药商姓宋。

经过追查确实是他要找的宋家,便让人去接触过宋宽,说想购买宋家祖传的药典。宋宽以为对方觊觎《宋氏药典》,当场就拒绝了。

其实就算知道不是,宋宽也会拒绝。宋家又不缺钱,还没沦落到出卖祖产。

刘炳正当年踩着师傅上位,暗害死师傅一家,再次窥觊上了他人的家底也不奇怪了。他不能拿远在徽州的宋家怎么样,便到宴先生面前提起了古方。

幕后的人去调查徽州宋氏。

查出来的东西,自然是遭人觊觎。

禀报到前太子和宴先生这里,前太子当即拍案要将宋家一族人带走。

有些时候上位者仅是轻飘飘的一句话,便能造成无数人或是无数家庭的悲剧。

徽州宋氏一族仅是冰山一角,还是上位者的眼中微不足道的一例罢了。

数名上了年纪的杨氏家族长辈,由老管家领着过来,等几个族里长辈站出来,立马有人关上了书房的大门。

此后,书房聊了什么。

外界不得而知。

当晚杨郎中便打通人脉,去邢部大牢见杨令瑜。

次日,邢部来审讯之时,杨应瑜格外配合,说当日收到了省府下达的公文,他仅是按照公文执法,甚至此案也不是他审核,是上头直接下达的命令。

至于公文?

衙门档案室失火,烧了部分的卷宗。

当时公文也烧了。

审讯的结果,秦驰这边也知道了。

他将手下人秘密送来的册子,递给了宋锦看,“娘子看了不要生气,要时刻记着,你不是一个人。”

说话的时候,他眸光掠过宋锦隆起的腹部。其实他不太想让宋锦操心此事,奈何他又清楚她向来惦记宋家的事。

这次不告诉她。

她反倒会胡思乱想,还不如直接告诉她进展。

宋锦看了送来的供词。

没有画押签名守,应该是有人抄录的内容。

她又看了眼秦驰。

对于秦驰背后的势力,宋锦又有了新的认识,居然在邢部都安插了人,对方的地位可能还不低,不然,没资格查阅杨令瑜的供词。

第321章 桃花树下

“他说的,有几分真?”

宋锦将册子合上问道。

秦驰接过她手中的册子,扔到了一旁的火盆,“这个要调查了才知道,但他说了,见过公文的人不仅是他,跟他共事的同知和通判都见过。”

“这是要将那两人拉下水?”

宋锦知道扯出这个,要想查清楚又要费一段时间,起码派去徽州调查的人,光是路上来回都要四十天左右。

这个事情他们只能耐心等。

秦驰道:“我收到消息,说昨晚杨郎中去牢里见过杨令瑜。”

“这是通过气了?”宋锦有点恼怒。

秦驰安抚道:“这才开始,娘子莫急。杨阁老这些年的好名声,也不是徒有虚名,他确实有些能耐,也干过一些实事,只是他行事谨慎,从不会落人把柄,想要找到他的错不易,但是他前段时间……”

宋锦渐渐的平复了心头腾起的怒火。

杨阁老曾经进宫找人替刘家大爷一事奔走。在刘大爷的事情上,他看似不出头,没有落下把柄,但却有了更大的把柄。

好比杨阁老私下去见了冯提督,这本身就是大错。

官员与太监勾结通常被视为结党营私或是朋党之罪。

秦驰又继续道:“让人捅出刘家大爷的案子,再顺便牵扯出杨阁老和冯提督之事,没有哪个皇帝会乐意见到大臣和宦官勾结。”

“这事能把杨家按死吗?”宋锦心存怀疑。

秦驰又凑到她耳边小声道:“我另有安排,只是效果怎么样就不清楚了。”

“什么安排?”宋锦跟着小声问。

这里明明就只有两人。

秦驰非要靠近她耳边说话,她只能装出自己也小心翼翼的模样来配合他。

忽然,秦驰失笑,“等着瞧吧,我先卖个关子。”

当天夜里。

夜晚的皇宫,长春宫。

月色下,古朴的宫墙和亭台楼阁,在灯火的映衬下若隐若现。

明成帝和妃子正准备就寝。

突然,一声尖锐的猫叫声打破了宁静。

本来一声猫叫没什么。

可接下来又是一声猫叫,叫声十分凄厉。

明成帝翻身坐起。

同寝的妃子惊得也跟着伏跪在床榻上,此女正是袁尚书送来的孙女,有一张娇柔似水的脸颊,脸蛋似乎没有成人的巴掌大,惊慌的模样楚楚动人,十分惹人怜爱。只不过,明成帝仅是看一眼,便起身往外走。

“来人!”

明成帝出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