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春棠锦(414)+番外

他坐到炭炉前。

秦驰给他倒了杯茶,递到他的手里,“先生喝茶。”

“你倒是自在。”李华容端起茶,先是暖了暖手,“我和你舅舅本来还担心你初入官场会不适应,谁知道你混得如鱼得水,简直天生就是吃这碗饭的人才。”

“先生谬赞了。”秦驰谦虚的笑了笑。

李华容半碗茶水下肚,舒服的喟叹一声,“这个天,若是能温一杯茶水喝,那该多舒坦。”

“想喝现在也行。”

“还是算了,我喝你不喝,没意思。”

“我浅酌一杯没问题的。”

“不了不了,怕你舅舅知道了责怪我。”李华容是知道秦驰这身子不宜饮酒的。

秦驰轻笑出声,“先生何时回京的?”

“前两日,是那位召我回来的。”李华容这话的意思是明成帝突然召他回京,“朝中如今缺人,我是捡了个大便宜。”

杨袁刘三家倒台,又牵连了大批的官员。

让朝中腾出很多空缺,大部分的空缺已经被填上,包括吕延吉和路柏舟,在秦驰的帮助下,寻了一个机会调离了翰林院,小升了一把。然而,重要的地位,不是什么人都能胜任的。

杨阁老自尽,工部没有了尚书。

李华容本来就是内阁大臣。

明成帝无人可用的时候,又恰好有内侍提起了李华容的名字,于是又让人去召回在外面游历的李华容,回京要么重新入内阁,负责杨阁老先前的工作,要么就是出任工部尚书。

两个位置都是很重要。

一般情况下,不可能兼任。

聊起朝中局势的时候,李华容提到了起复一事。

秦驰问道:“先生想去哪里?”

“我先前在内阁,想来陛下会让我回内阁。”李华容早前的责任早有人顶替,这次回内阁,十有八九是顶杨正凯的位置,“说来我更想去工部任尚书,只是可能性不大。”

“端看陛下的意思。”

秦驰忽然有种他在炫耀的错觉。

当文官的就没有几个不想入内阁的,这可是别人入朝为官的终究目标。

秦驰又问道:“先生可认识大理寺的罗寺丞吗?我查过他,发现他和您是同期。”

“怎么突然问起他?他得罪你了?”李华容这话问出来,显然是认识罗寺丞此人。

秦驰将外面的传言说出来。

李华容听得面色凝重,“他是谁的人,我不敢肯定。他与我的交集不多,只是在科举之前,有一次参加诗会,我看到他对于宴江南的文章颇为推崇,言词之间很是崇敬。”

“那他是宴江南的人?”秦驰知道以此做不得准。

果然李华容摇头,“当年仰慕宴江南才学的士子不少,这个作不得依据。”

明成帝登基自然会扫清先太子一派的余党。这话李华容没有说出来,秦驰也能明白。

秦驰又给李华容添了茶水,起身走到了门口,打开门见外面守着秦八,接着又掩上了房门,然后又走到窗口前停了半晌。

李华容看到他的举动,心领神会道:“我之前屏退了左右,这会儿没有人靠近书房,哦,除了你带来的人。”

“行吧。”

秦驰确实没有人偷听。

又重新回到了炭炉前坐下。

他把说话的声音放轻,将前太子和宴江南等人的事情告之李华容。

去年来京师之前,他去黄山见过赫连溥。

赫连溥告诉他,李华容可以信任。

李华容对于先太子未死一事,很是震惊,“你确定吗?当年先太子死的时候,我也是在现场——”

下面的话戛然而止。

秦驰见此眸光微闪。

李华容这态度显然是有事?

好半晌,李华容又不可置信道:“当初陛下亲自去盯着尸首看了半晌,又叫了三波人来查看尸首,都是一致说死者为先太子。还特意叫来数名太医检查,很肯定没有易容的痕迹。”

因此,他从未怀疑过先太子没死。

秦驰只想说,若连外人都骗不过,又怎么能骗得过明成帝?

“听说,很多人会从小养替身。”

李华容忽然想到这点。

秦驰笑了笑,没有否认他的话。

可是二人心知肚明,替身不是那么容易培养,更别谈是十足十的想象,很多只是寻面容有点相似,再加上易容的手法,这些仔细检查的话,太医是能查出来的。

一时不太确定的谜团。

两人一致的不再深究。

在夜幕将要拉开之前,秦驰提出了告辞。

刚回到家中的时候,洪老头又递给了他一张帖子,“东宫递来的帖子。”

一听是东宫,秦驰错愕。

旋即脑海中灵光一闪,想到暗中传开的那一则流言,忽然有几分明白幕后之人的恶意。

借刀杀人。

第353章 皇长孙

明成帝年纪不轻。

纵观古今算是长寿的帝王了,现如今储君的问题就摆在了很多人的眼前。按照这个局面,未来的皇帝几乎没有争议会是皇长孙赫连勉。

太子的身体撑不起。

禄王伤残,寿王无意。

早前或者有明成帝抑制儿子发展的结果,个中的原因已经没有人去追究。相比起太上皇时期众多成年的皇子争权严重,明成帝现在反倒表面上看起来很平和。

只是突然间出来一个私生子?

这个私生子还在朝堂上混得风生水起?

同时这个私生子还极为有才!

这个由不得他人不警惕,派去徽州那这调查的人员,恐怕是一批接一批。

秦驰就这样被人推到了风头浪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