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春棠锦(434)+番外

“这话当真?”

“珍珠都没有它真。”

其他人纷纷瞧向那说话的官员。

这个事情本来知道的人不多,架不住这个官员有名亲戚在宫里当差。当大家看向他的时候,他就知道自己多嘴了,立马闭嘴不谈。

夏维伸手勾了勾那官员,“你过来给本官说一说,怎么回事?”

“夏尚书。”那官员讨好的上前。

被夏维问及的时候,官员只好道:“上次东城那边不是闹得挺大嘛,其中就有秦少卿的功劳。”

说穿了是明成帝得知秦少卿差点被锦衣卫刺杀,扔了枚令牌作为补偿。其实四品以上的官员,本来就进宫面圣的资格。

有了令牌是方便了些许。

其象征的意义,多过实际的用意。

朝中的官员都在猜测,秦驰捅出来的事情还没有了结,等事情查完了,论功行赏的时候,秦驰的官位指不定还要往上提。

第371章 工部尚书

秦驰请假在家,谢绝访客。

而请假的理由就是他妻儿受惊,他特意留在家中安抚。实际上秦驰利用放假的时间,命人寻找先太子和宴先生藏身之所。对方再次朝他的妻儿下手,真是严重的触到了秦驰的底线。

甚至,他还借着李华容的手,将杨阁老写的所谓遗书,送到了明成帝的御案前,让人在明成帝面前给先太子下眼药,再给他卖个惨。

“这信你是打哪里来的?”

明成帝询问向李华容。

李华容如实道:“是谁递上来,臣不清楚,是有人直接递到门房的。问门房是谁给,他也说不清楚,只说是个小乞儿。”

明成帝没有再问,也不知他是信了还是没信。

李华容又道:“臣判断不出真假,只看出跟杨正凯的笔迹有些像,真假不可知。”

“是他写的。”

数十年君臣,明成帝对笔迹熟悉,他将信放下,换了个问题,“昨日秦祈安的妻儿遭遇匪徒,他今日便请假说要留在家里安抚妻儿?”

李华容抬头飞快瞥了明成帝一眼。

见他不似是发怒,心中的警惕却丝毫没少。

李华容用怜悯的口吻说道:“秦少卿大概是怕了吧,陛下想一想他本人就是三番五次被人刺杀,现今连带同妻儿也恶意遭遇报复。”

明成帝面色一沉,“李爱聊能猜到是谁在报复他?”

“臣不知,臣想秦少卿可能是坏了什么人的好事,或是碍着了什么人的眼,才会让人迫不及待想要把他除去。”李华容语气平缓,在说的中途又抬头看了明成帝一眼。

这一眼时机很讲究。

仿佛在说秦驰处处被针对,就是被明成帝连累的。

这无形中是在告诉明成帝。

秦驰和先太子有仇,这才会被恶意报复,间接也算是让明成帝放心。

同时又在提醒明成帝,秦驰是他亲手提拔上来的臣子,难免触动了某些人的利益。在他的眼皮底下,要提拔一个臣子,还要被人容不下,连生命都没个保障,这无疑是在打明成帝的脸。

明成帝烦躁的打发走李华容。

又拿起杨阁老的遗书看了看。

“吉祥,你说这信会不会和秦祈安有关?”明成帝突然发话。

吉祥心里咯噔,头垂得更低,“奴才不知。”

只听明成帝又道:“他妻子昨晚来京师,今日这信就到了朕的案上,时间上太巧合了,旁人不知道,朕还能不知道,他的妻子是何身份。不过,他倒是舍得,那么大的功劳也不揽到自个的身上,可是这样的人,朕能放心用吗?”

一个人放弃了本该属于自己的利益,要么是个傻子,要么就是所图更大。而秦祈安能够六元及第,明显是个聪明的人,还是顶尖聪明的那类人。

“这事儿奴才不懂,只知能替陛下分忧的,便是好人,给陛下添堵的,奴才就讨厌他们。”吉祥讨好的来了这么一句。

惹得明成帝哈哈大笑。

事关宋锦的身世来历,自然被锦衣卫调查清楚,连带前不久捐了数万石粮食给西北军的事,明成帝也一清二楚。

不仅是济方,顺安商行也在调查的行列。

顺安商行背后一瞧就与军中有关。

因为顺安组建的商队,多数都是军中退下来的兵士,包括顺安建起的作坊,也多是雇用军中残疾的士兵和家眷。

顺安商行背后的东家据说是徽商,主经营文房四宝,组建了十几支商队,在全国各地跑商。按照锦衣卫调查的,顺安商行背靠西北军,背后站的是睿亲王府。

明成帝一度怀疑秦驰是顺安幕后的东家。

后来想到顺安商行成立,秦驰当时仅有十岁左右,明成帝这才没了怀疑。况且秦驰入朝为官以来,干了什么事,他有眼瞧见。

“吉祥,来给朕研墨,朕不能让功臣寒心。”

明成帝说这话时候,眼底幽深至极。

当日下午,一道圣旨就到达了翠花胡同秦家。

秦家急忙摆好香案,再沐浴焚香。一家子来到了前面的庭院接旨。

来传旨的人是吉祥公公。

吉祥亲眼见到圣旨是明成帝亲笔所写,盖上帝印之后,第一时间让他来宣旨。

他面容肃穆的徐徐打开圣旨,高声宣读:“天子诏曰!”

“朕惟治平之道,在简拔贤良,以襄国政。大理寺少卿秦祈安,才德兼备,操守清严,历职有绩,朕心嘉悦。”

“今特擢升尔为工部尚书,以彰其能。尔当益殚忠诚,以襄国事,勿负朕之倚托。于工部任内,当励精图治,兴修水利,发展农耕,以固邦本。尚其勉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