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春棠锦(447)+番外

这个做法无可厚非。

很多人都能理解。

文官当中清流的做法,大多是如此。

这倒是给秦驰赢得不错的名声,起码人得志了之后,并没有猖狂。

世上不缺那种没有出名前,谦虚有礼的人,出名之后就骄傲自大,猖狂到忘乎所以。

唯独令人费解,或者说令人诟病的,是秦驰没有给章侍郎送帖子。

不知有意还是无意的,他就是漏掉了章侍郎的请帖。要知道秦驰连工部虞衡司的几位主事都送去了帖子,便说明他不是捧高踩低的人。正因为他这种不看重地位的发贴方式,让大多数的人没有觉得秦驰不好。反倒是开始猜测,是不是章侍郎的问题?

因为与章侍郎同级的王侍郎,早早便收到了请帖,还是秦驰亲自送到府上的。这么一对比,又把章侍郎给显了出来。

这事儿王侍郎有口难言。

章侍郎气得砸了几套名贵的茶具。

秦驰人前也没说过章侍郎的不好。一句坏话不说,别人却好似看到了他的委屈。

明明是很平静的神色,连秦驰都不知道,别人是怎么看出来他委屈的?就没有人想过,不在人前说他人的坏话,仅是因为他的教养好吗?

宴会的前一日。

正好是大朝会。

秦驰意外见到了来上朝的王侍郎和章侍郎。

这两人装病归装病,遇到朝会还是不好缺席。不然,明成帝八成会问起,届时麻烦的就是他俩。在工部这里能借病不能。

在朝会上说生病不上,面对的是帝王,装病就相当于欺君。

没有追究或咬着不放还好。

有人追究两人就得脱层皮。

秦驰面带微笑的走过去,礼貌的问道:“王侍郎,章侍郎,二位身体好些了?”

“好多了,好多了,劳秦大人惦记。”王侍郎尴尬的回应了一句。

章侍郎在人前,倒也装得好,“没想到秦大人日理万机,还会关心我俩的身体。”

“章侍郎慎言。日理万机的人是陛下,而不是本官这个区区的臣子。”秦驰严肃的纠正章侍郎的说话。

章侍郎恍悟的自打一下嘴巴,“哎哟,是我嘴快说错了,希望秦大人不要怪罪。”

“本官哪个资格怪罪章侍郎,自打本官去工部上任以来,还是第一次见到您,让人倍感亲切。”秦驰这张嘴也是带刀子的。

明成帝尚未过来。

一旁的官员是瞧了一场好戏。

在殿上的文武百官,谁不知道因为秦驰空降到工部,两位侍郎一直生病在家休养,给足了秦驰下马威,让秦驰现在都没接触到工部核心的事务。

不少人在等着看秦驰的笑话呢。

第383章 闻阁老

有人阴阳怪气问:“秦大人已经身为尚书了,气量不能小,莫要把路给走窄了。章侍郎怎么说也是前辈,年轻人该尊敬的,还是要尊敬的好。”

秦驰望向说话的人。

是一个站在内阁位列的老臣。与他站在一起的人,是李华容。

大夏朝初期设立丞相职位,后因丞相权势过重,太祖皇帝废除了丞相制度,由大学士组成内阁辅助皇帝,内阁成员人数很少,通常是一个人到七个人之间。

随着时间推移,内阁的权力逐渐增大,内阁首辅的权力甚至可以压制六部,成为实际的行政中枢。

虽无宰相之名,实有宰相之权。

先帝在位的时候,首辅之争导致内阁相互倾轧严重,明成帝登基后,遏制了内阁的发展,内阁成员只剩下三位。

李华容占了一位。

刚才对秦驰颇有微词的闻阁老占了一位。

另外一位很低调,大多时候称病在家,明成帝有事才会寻他进宫。这更像是占个名头,不管事情的那种。

闻阁老又道:“我听说,你给翰林院、大理寺和工部的同僚,都送了帖子,反而漏掉了章大人,这不是排挤是什么?”

秦驰诧异的回应,“闻阁老这话我可不认。我同样没有给您,没有给在场的很多大人下帖,更没有给陛下下帖,按您这话的逻辑,我便是在排挤您,排挤诸位大人,在排挤陛下?好没道理。”

“你,你强词夺理。”

闻阁老恼怒的瞪向秦驰。

秦驰一脸的无奈,“行行,您是长辈,您说什么就是什么,我不能跟您争辩,那样的话,您大概又要指责我不尊敬长辈了。”

问题是你这态度,尊敬了吗?

可大家瞧就是莫名解气。

朝中官员不少人早就受不了闻阁老的脾气,非必要不会和他打交道。

闻阁老此人迂腐刻板,什么事情都要按祖宗传下的规矩来,尤其注重名声。

据说当年他的大女儿,参加宴会之时,差点摔倒被男子扶了一把。当时,他女儿下个月便要出嫁。闻阁老得知后,表示要退亲,说他的女儿已经不洁。

未婚夫表示不介意。

偏生闻阁老执意要退亲。

逼得他女儿要么长伴青灯,要么自尽以保清白。气得他的老伴,带着女儿去了庵堂长住,如今都还没有回来。

偏偏闻阁老这通做派,得到了不少人的称赞,让他的名声更好了。

秦驰倒是看不懂这类人。

明明是牺牲了闻家一个女儿,成就了闻阁老和闻家的好名声。因为打自这事情出来之后,闻家的女儿上门求娶的人络绎不绝。

真正是闻家女不愁嫁。

章侍郎见到闻阁老替自己说话,一见闻阁老落下风,立马便跳了出来,“秦大人,这就是你的不对了,闻阁老德高望重,还请您尊敬点儿,你不尊敬我没什么,毕竟,我只是区区的侍郎,比不上秦大人你,但闻阁老为了我们大夏朝鞠躬尽瘁一辈子,你怎么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