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锦出现的时候,马车已经等在门口。
驾车的人还是周父,“东家要去哪里?”
“回家吧。”
宋锦暂时不想去药铺。
周父没有再问,专门驾车将人送回了家。
下车的时候,宋锦回头吩咐道:“回去跟大家说,最近警醒一些。没有我的吩咐,也不要轻举妄动。”
“是,东家,我回去就跟大家说。”
“哦,回去小心点。”
宋锦说完人就迈入了门槛。
黄婆子正在天井里洗衣服,一见到宋锦回来,连忙站了起来,“东家娘子回来了,厨房有百合莲子羹,您要吃吗?”
“不用了,我相公可在家?”
宋锦随口问了一句。
黄婆子恭敬道:“东家在西厢房里读书。”
“嗯,那你先忙吧。”
宋锦步伐已经走到了东厢房。
推开房间门进去,再随手就掩上了门。
黄婆子探头看了几眼,再看了看大门口正在掉头的马车,放轻脚步就来到了西厢房,轻轻敲了两下门。
“公子,夫人回家了,现在人进了东厢房。”
“知道了。”
秦驰冷淡的声音传出。
转而又像是想到现在是晌午,现在的宋锦很可能还没有吃东西。
秦驰将笔放下,又对外吩咐了一句,“厨房有吃的,送一份去东厢房。”
“是,老奴这就去。”
黄婆子快步去了厨房。
将吃食准备妥当,用托盘送去东厢房。
宋锦原本没有胃口吃东西。
看到黄婆子还是将吃食送来了,还说是秦驰吩咐的,便不好让她再端下去。
“那放到桌面上吧。”
宋锦坐在梳妆台前。
妆台上面本来打开着一个长方形的木盒。
在黄婆子进来的时候,宋锦便将木盒关上,连同她的神色也恢复如常。
黄婆子将吃食摆到桌面,“东家娘子趁热吃,等您吃完了,我再来收拾碗筷。”
“好,辛苦黄婆婆了。”
“您客气了。”
黄婆子退出去,再顺便关上门。
等人离开了,宋锦又从衣袖里取出卷宗,再仔仔细细地看了一遍又一遍。
上面涉及到的人名。
宋锦一一记在心里。
待到日后时机成熟,她定会一一报复回去。
不死不休!
其实直到这一刻,宋锦总算是明白了,曾二爷为什么会突然对邢纶和周蔚下杀手。
因为两家都曾经是从宋家出来的。
他们的身份不难调查。
尤其是宋锦这辈子出手得早,将原本属于宋家培养出来的药农,九成以上都收拢了,只要有心人去调查,便不难查出周蔚去送过节礼。
这无疑是承认了。
济方药铺和宋家有关。
在整个徽州府,最担心宋家东山再起的人,无疑是曾家。
第45章 吃食
秦驰再见宋锦的时候,便察觉到了她周身的气质有了变化,具体怎么变,他说不上来。
仅是知道有什么东西不一样了。
“娘子午饭只吃这么一点吗?”秦驰眸光落到桌面上的食物。
百合莲子羹也仅是吃了小半。
宋锦淡淡道:“只是暂时没胃口。”
秦驰将莲子羹端起来,慢慢地递到宋锦跟前,嗓音平静却又不容质疑:“无论发生何事,还是要以保重身体为重。”
宋锦看着递到自己面前的百合莲子羹。
现在的她确实是没有胃口。
不过,看到秦驰的态度,宋锦还是伸出纤白的手,接过了莲子羹,一口接一口地送到口里,再慢慢地咽下去。
直到她吃完最后一口。
秦驰主动拿走她手里的空碗。
再将桌面上已经凉掉的玉米饼和小菜吃了,宋锦坐在一旁定定地看着秦驰,心底莫名升起了一股异样。
“娘子,药铺的事情需要我帮忙吗?”秦驰将碗筷放下问道。
宋锦轻哦了声,随后敛眉道:“应该不需要了,人已经放了出来。不过,我想去寺庙斋戒几日,祈求相公得以高中。”
秦驰要参加县试。
这不过是读书人踏出的第一步,离所谓的高中尚远,但是宋锦拿此为借口离开数日,秦驰还真不好阻止。徽州读书人家里,但凡参加科考的日子,去寺庙上香祈福的大有人在。
宋锦作为秦驰的妻子,有此想法不足为奇。就算被外人知晓,也只道宋锦有心,光明正大外出数日,还不会影响名声。
秦驰没有应下,反倒问:“娘子想去哪座寺庙?”
“前些年普门禅师来黄山,建了法海禅院,受敕扩建为护国慈光寺,我还没有去过……”
宋锦把自己能想的理由都想了。
不怪秦驰有此一问。
旧时黄山交通闭塞,游人罕至。秦汉时期,隐居黄山者唯有会稽太守陈业。
直至唐宋,黄山渐渐为世人所知。随着名士隐居、宗教传入,山上寺庙宫观日渐增多。
本朝自从普门禅师来此,引得四方僧侣慕名而至,寺庙香火更是空前鼎盛。
宋锦以前不怎么信鬼神。
然后她和宋绣重生,宋锦又有些相信了。
正应了某一句废话,信则有不信则无。
当然宋锦提出去上香斋戒,其目的也不是信佛,而是想借此离开数日罢了。
秦驰垂下眼睑,“娘子一人去我不放心。”
“金掌柜和银二掌柜也会去。她们的儿子此次遭大难了,所幸是佛祖保佑,有惊无险,二人正好要去庙里上炷香。”
宋锦生怕秦驰会阻止,便将金玲和银珑拉出来挡一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