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阁老听了老脸一红,“你,你是在左右言他?你敢说身边的女子,是你在乡下娶的原配?”
秦驰刚又想开口。
“够了!”
明武帝严肃道:“闻爱卿,退下!”
随之,明武帝环视了底下臣子一圈,又语带威严道:“日后谁若再拿谣言来说事,就给朕去军中训练三月。朕是老了,可还没有糊涂到连太子的生母是谁都不认识。”
这下子顿时没人敢吱声。
包括闻阁老,惶惶退下。
有脑子的都知道了闻阁老急功近利,大概是这段时间被打压狠了,致使于他失了分寸。质疑再多也没用,真假只需明武帝一个人的态度。
封赏仪式刚开了一个头。
朝廷把秦驰的事放在前面,也是因为秦驰如今的地位卓然,文武百官越不过他。
“继续!”
明武帝缓缓抬手,示意礼官展开卷轴,上面记载着每一位功臣的赫赫战功。
随着功绩的诵读。
裴家父子等将领出列。
在这场叛军内乱中,秦驰解救先帝于危难在前,又活捉赫连楷和逼死了宴江南在后,后来又给南方平乱大军出谋划策,居功至伟。
位列于功臣榜首,无一人敢质疑。
但秦驰现已位极人臣,再升便是称王。
明武帝有意册封秦驰为摄政王,毕竟秦驰现在虽然没有这个名头,干的却是摄政王的活计。只不过被秦驰婉拒了,说不想过于抢今日将领的风头。真实是怎么想的,便不得而知。
明武帝亲自一一赏赐功臣。
诸位武将跪拜谢恩。
掌声与欢呼声渐起。
太和殿内的气氛,如同熔炉般炽热,每人都被这份荣耀所感染,包括旁观者宋锦。
“宣!襄义侯宋宽觐见!”
礼官这话一出。
朝臣们暗瞥了宋锦一眼。
宋锦目不斜视,安静望向殿门口,小声的对秦驰说道:“你说让我来观礼,就是这样观礼?”
“嗯,怎么样?我没失言吧。”
秦驰不会承认自己确实耍了小心眼。
宋锦唇角轻勾,“确实,没有失言。”
宋宽被人扶着进来,临近大殿中间,才松开内侍的手,跪下向龙椅上的明武帝叩拜行礼。
宋宽正式册封为襄义侯。
可定居于徽州。
侯爵一般被封后,是要留在京师。
但也有少数可以离京。
宋宽的侯爵头衔是荣誉,可以提高社会地位,即是所谓的改换门庭,但并没有实权和封地,仅是每年可以在官府领一份俸禄。
在这种情况下,居于京师或是徽州,问题都不大。
第472章 长公主
宋宽册封过后。
封赏之事到了尾声。
明武帝又勉励了几句,就先退了下去。
宋锦上前扶住了宋宽,笑盈盈的说道:“爹,恭喜。”
“哈哈,同喜。”
宋宽笑而应之。
秦驰也上来道喜,“这是大喜事,岳父要设宴庆贺吗?”
宋宽含笑摇头,“不了,要办也等回徽州再说。”有句心里话他没说出,是他在京师没几个认识的人,办宴席也没意思。
三人在说话。
偷瞄他们的官员不少。
此刻众人终于相信了,眼前的女子真是秦祈安的妻子!
有人蠢蠢欲动想过来道声恭贺。只不过碍于礼节不好上前来打扰,一个不好就不是讨好,而是讨人厌了。
太和殿里有人窃窃私语了起来。
但奇怪的,没有率先离去。
磨磨蹭蹭的不知想做什么。
闻阁老面露耿直似的说道:“安郡王,刚才冒犯了,是我考虑不周。”
说完,他向安郡王拱手道歉。
秦驰侧目看向他,虚虚的回了个拱手礼,若无其事道:“哪里哪里,闻阁老多虑了。”
转而他又环视众人,“诸位可以移步奉天殿,听说请了有名的戏班子唱戏。”
宫宴会有各种表演,杂技、戏班和伶人歌舞是标配,后来还有各家精心培养的出挑子弟六艺比拼等,每年都有人想借此扬名。
跟人寒暄的是秦驰和宋宽。
宋锦作为女眷,只需要温婉大方的作为陪衬即可。
差不多的时候,跟着秦驰出去。
半道遇到李氏派来接宋锦的宫女。
男女的宴席是分开摆设,宋锦跟着宫女去见李氏,秦驰和宋宽去了男宴。
快要到宫宴的地点。
宋锦停下了脚步,从袖间取出一块面纱,戴到了面上,遮掩了大半的容貌。面见圣上无法戴面纱,参加宴会就没有那么严格。
联想到所谓坊间的流言。
为了避免麻烦,宋锦还是决定遮掩下,尤其是刚经历过闻阁老的质疑。
宫人没有带宋锦去人多的地方,而是来到了一处偏殿。
再见到李氏的时候,她旁边坐着一个雍容华贵的老妇人,年纪上比李氏大上了不少,像是长辈一样。
“锦儿过来!”
李氏笑着伸手拉过宋锦,介绍旁边的老妇道,“这是姑母,快叫人。”
“姑母。”宋锦端正的行礼。
此时她知道了这老妇是谁,也就是长公主,与皇帝是姐弟,确实是李氏的长辈。
长公主慈笑道:“这是祈安的妻子?”
“正是。”李氏笑应道。
长公主摘下了一枚手镯,戴到了宋锦的手里,宋锦刚想要婉拒,长公主便道:“长者赐,不可辞。”
李氏在旁道:“收下吧,这是姑母的心意。”
宋锦低头一瞧,很是惊讶。
这是双龙戏珠玉镯,雕工精美雅致,仅是这双镯子,放到外面就是价值千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