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驰笑着应一句。
他想说自己不紧张,又怕宋锦会更羞恼。
宋锦斜瞅了他一眼,“时间差不多了,该去看榜了。”
“今日人会很多,我请人去帮我们看了,在家等着消息就好。”
“这种事情,不该亲自去看吗?”宋锦觉得应该亲自去看。
秦驰却不想她去挤,“那里人太多了,榜前更是人挤人的,我身子骨差,咳咳,还是别去了。娘子就留在家里陪我,可好?”
宋锦想象一下人挤人的情况。
顿时打消了去看榜的念头。
若是一个不小心被推倒了,很可能会被踩伤,运气不好的甚至可能会丢掉小命。
秦驰确实做了安排。
不仅安排人去看榜,还尽量让人挡住消息传去秦家沟。
“中了!中了!”
老李头从外面兴冲冲跑进来,跑得满头大汗,头发和衣衫都乱了还是喜气洋洋的。
“恭喜公子,贺喜公子,喜提今科县案首!”
宋锦高兴的站起,“真的中了?”
“中了!真的中了!”
老李头乐不可支。
宋锦高兴过后,又知道自己刚才忘形了,连忙笑着给了老李头打赏。
看到一旁黄婆子也在。
宋锦又赏了黄婆子一吊钱。
秦驰看到宋锦高兴得眉眼弯弯,连端庄的仪态都顾不上了,身上更是鲜活了几分,很符合如今的年纪,对此他觉得临时决定科举是正确的。
故而高兴过后。
宋锦坐到秦驰身边,笑盈盈问道:“相公,剩下的四场,您还考吗?”
头场头名有个特殊的待遇。
即是不用考余下四场,可以直接参加府试。
秦驰抓住宋锦的手,轻轻地把玩她的手指,“我身子骨差,能不考就不去了。”
闻言,宋锦沉默了。
这理由很好,十分充足。
秦驰一见到她的神色,多少猜到她在想什么,索性把头枕到她的肩膀,一副我身子骨真的很弱的模样。
宋锦能怎么样?
只能配合着呗!
府试要等两个月后举行。
怎么保证秦驰中了县头名的事情不传到秦家沟,还真不容易。
为此秦驰还特意让人拦截了消息,能隐瞒多久就不好说了。
主要是秦家沟的人,总会有村民来县城。若是听到消息,定然会传到满村皆知。
“娘子,我们回秦家沟住些日子怎么样?”
“好,什么时候回去?”
“择日不如撞日。”
二人再不回去,秦老大就要来县城了。
当即租了一辆马车,小夫妻齐齐回秦家沟。
第51章 秦家沟日常
秦驰选择今日回去秦家沟,除了想避开必要的应酬外,便是想着回家可能要面对的狂风暴雨。
十岁那年,山长便让秦驰下场。
秦驰本来很高兴,兴冲冲回家同李氏说了,岂料迎来的不是李氏的支持,却是破天荒的反对。
反对得一次比一次激烈。
秦驰理解李氏的想法。
不想让秦驰离开这里安稳的生活,不想他步入风云诡谲的朝廷,只希望他可以平平安安的活着。
在车厢内。
宋锦感受着马车的颠簸,还有身边的秦驰。
秦驰的情绪很稳定,表情始终是淡淡的,但是宋锦就是能感受到异常,还有一丝笼罩于心头的阴郁气息。
宋锦猜测可能与县试有关。
就在这样安静的气氛里,小夫妻里回到了秦家沟。
这次回来是下午。
秦老大等人不是在地里就是在药田。
家里就是几个妇人和幼童。
秦大丫和小刘氏都上山捡柴去了,林氏和宋绣在家里干家务,再顺便照顾三个最小的孩子,二郎和三郎去了私塾,尚未放学。
李氏在秦老大特意给她隔出来的绣房里。
唯独老刘氏什么都不干。
到村子里跟一些老姐妹唠嗑去了。
宋锦下马车,拎着东西踏入院子的时候,又看到宋绣在切猪菜。
宋绣抬起眼皮子瞅了她一眼。
冷哼一声,继续切猪菜。
只是切得很用力,像是发泄似的。
宋锦当作没瞧见。
“嫂嫂,糖糖……”
在院子里玩耍的二丫,正一步一晃冲着宋锦而来。
另外那对双胞胎,早就兴奋地冲到门外,扑到秦驰那里抱住他大腿不放。
秦驰先付了银子给车夫。
这才弯腰将两个孩子抱起来,用手臂掂量一下。
“四郎和五郎最近可有好好吃饭?”秦驰总感觉这两个小家伙重了些。
两个小家伙被悬空抱起,正高兴得咯咯笑。
这会儿林氏听到动静出来。
“大郎媳妇回来了。”
宋锦正塞给二丫一块绿豆糕,“是啊,刚回来。三婶,最近家里可好?”
“好好,都好。”
林氏走到院门外。
看到地面摆放着箱笼,便帮忙搬进去。
林氏见到东西不少,“大郎这次打算在家长住?”
“今年县试开始,书院正放假,我和娘子回来多住几日。”秦驰随便找了个借口。
林氏一听就明白了。
每年这个时候,书院都会放假。
秦驰看到三婶这么平静,便知道县试的事,家里人还不知道。
宋锦拎着东西回了屋子一趟。
幂篱已经脱下,又出来帮忙,便撞见林氏一人提起两个箱笼进来,而秦驰跟在后面,只抱着一对双胞胎。
“娘子,还有绿豆糕吗?给三婶拿一包。”
秦驰很会做人,鲜少会让帮他的人吃亏。
宋锦笑应了一声,回去掏出一包糕点,再分别给了四郎和五郎一人一块绿豆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