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穿女配,别想占我便宜(175)
可是等了快半个月了,眼看着李秀才要开始教课了,妹妹这里还是没有动静,她着急了。
赶紧过来看看,但是没想到她的两个儿子竟然被送进镇子里了。
这不是浪费钱吗,白家这些个孩子呆头呆脑的。
怎么能学得会,还不如自己儿子聪明伶俐,算命的曾说过是做官的命。
“啊,是吗,这么突然啊,束脩很贵吧?”
“一个人每年三两银子的束脩,一两银子的住宿伙食费。
在算上文房四宝的钱,两个孩子算下来,一年最少得十六两银子。”
“十六两银子!这么多钱啊。”秦氏惊呆了,她在李秀才这里一年也就四两银子。
镇子里竟然贵了一倍,这白家也是真有钱啊,既然如此那是不是也能把她儿子直接送进镇子里。
“是啊,我们夫妻俩这十年攒下的钱几乎全都拿出来了,就这还不够呢。
我都快愁死了。唉,对了嫂子,小石头不是也要进学了吗,进了吗?”
秦氏一听珞沉说家里的钱都拿出来了,又打问自己儿子。
怀疑她想借钱,赶紧说:“进了,束脩四两已经交了。
我们也是把这些年的积蓄都拿出来了,就这还不知道能读几年呢。”
珞沉失望的点点头:“这么快啊,我还想...”
一听这话,秦氏赶紧带着儿子回去了。
回到家才想起来,自己家就这一个儿子,男人也比老白有能力,还经常上山打猎卖钱呢。
就这也才攒下五两银子,怎么这白家能一次拿出八两银子呢。
而且看着胡珞沉的神色,似乎一点儿都不愁啊,那这女人手里肯定还有钱。
心里盘算着让自家男人去试探试探。
胡协知道后,沉思了半天,也没说什么,秦氏让他去珞沉家,他也没去。
只是把儿子送进李秀才家里,一年二两银子,带上笔墨纸砚,一年四两银子也就够了。
秦氏看自己男人不去,急的自己去了几次,但是总被珞沉岔过去,没办法从珞沉这里掏出钱来,也就不来了。
胡思齐也有了自己的名字,来了几次姑姑家,没有吃到好吃的。
就再也不来了,而秦氏也看出来了,珞沉家估计真的没钱了,不然以珞沉的性子怎么会不给自己儿子做好吃的呢。
心中暗骂珞沉浪费钱,把两个朽木送去那么好的学堂,却不管自己家这块儿美玉。
又是十天,珞沉带着自己绣的两个摆件和三十张手绢拿去绣坊。
摆件两个卖了十两银子。
因为布料好,手绢一个三百文收,卖了九两银子。
珞沉又挑了好些上好的布料拿回家,她打算绣个屏风卖给大户人家,他们给的多。
老白看着自己媳妇比自己强多了,他种地一年也得不上五两银子,他已经准备好听自己媳妇的安排了。
珞沉想着在镇子里买个小院子,以后儿子也能每天回家,打问过后。
珞沉看上的院子要价八十两,是个二进的院子,前院是待客厅和左右两间房间。
后院是主屋带东西厢房和一间小厨房,一共六间房子,他们手里已经有了三十两银子,再过两个月就能买起了。
这每次都是珞沉自己去卖绣品,一家人谁也不知道到底卖了多少。
反正珞沉会把自己包裹里的银子拿出一些,反正家里的钱都归她管,别人不清楚。
第154章 一心为侄子的姑姑 4
半年过去,两个孩子书读得非常好,连带着两个女儿也跟着认识了不少字。
珞沉一个大屏风绣好卖到了县城李员外家,得了一百五十两银子。
立刻买下了看好的小院子,也是得亏卖价高,没人买,不然哪里等得到珞沉凑钱。
全家人看着大房子,高兴不已,珞沉把两个已经读书的儿子安排在前院。
然后自己带着小儿子住在后院正房,两个女儿住在西厢房,把东厢房留给老白。
因为他还要回去种地,因此也住不了几天。
过年时节,珞沉带着肉和菜来了镇子里过年,因为是新房子,所以得在这里过年。
还给孩子们做了一套新衣服,买了很多点心糖果鞭炮等好吃的好玩的。
两个女儿额外给买了一朵头花,两个小姑娘高兴的在镜子面前照来照去。
老白也穿了一件新衣服,拿着他的酒在炉子上烫。
看着一大家子其乐融融的样子,这么多年来第一次感觉这日子有了盼头。
大年初一,村子里的秦氏吃过饺子,收拾完碗筷,就等着珞沉上门拜年。
以往每次小姑子来桌上还放着一盘瓜子,今年就没有了。
虽然她不说什么,但是也得让小姑子知道她这个做嫂子的不高兴了,好好反省反省自己的错误。
若是她知道错了,那以后自己儿子有出息了。
就勉为其难的拉一把白家那三个小崽子一把,若是态度不好,以后就算求上门,她也不会让儿子搭理他们。
左等右等的还是没人来,秦氏心里更生气了,难不成让这个当嫂子的上门去不成。
秦氏一个人生闷气,这时胡思齐跑回来说:“娘,姑姑家里没人。”
秦氏赶紧问:“什么,没人?怎么会没人呢,大过年的他们跑哪去了,是不是去祭祖了?”
胡思齐摇头:“不像是,我趴在墙上看,发现里面没有放鞭炮和笼火的痕迹,就像没人住一样。”
秦氏听了就要跑出去,这时胡协进来了:“你要去哪儿,一会该有人来拜年了,你现在跑出去人来了怎么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