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穿炮灰要福寿安康,功德无量(620)
王家三人从上午等到下午,都没有等到宋庭郎。
王婆子猜测,“宋庭郎会不会投奔他大哥了?虽然他那个嫂子很厉害,但他现在走投无路,受点委屈他应该也能忍受。”
王昔念点头,“也有这个可能,我们明天去镇上看看。”
第二天,一家三口去了镇上,然后发现李家破产,宋庭宇被戴绿帽子和离了,现在不知道人去哪儿了?
三人迷茫,这下不知道要去哪里找宋庭郎了。
三人跑了几次宋家,人影都没见到一个,把三人气的要死。
另一边,宋青青五人来到城里。
宋青青还去酒楼特意打包了一桌好酒好菜才去了宋牧田那里。
宋牧田夫妻俩听到敲门声,内心特别激动。
“会不会是青青他们回来了?”
两人快步往院门走去。
宋牧田声音有些颤抖,“谁?”
“爹,是我们。”
宋牧田一把拉开门,立马看到了自己的儿女和孙子孙女。
夫妻两个激动的眼泪都出来了,“回来就好,回来就好。”
“爹娘,大喜的日子别哭,我打包了好菜好饭,今天吃个团圆饭。”
夫妻俩赶紧抹眼泪,“高兴,我们是高兴,终于一家团圆了!”
夫妻俩这个拉拉,那个拉拉,好似怎么都看不够?
一家人高高兴兴的吃了一顿团圆饭,又高高兴兴的在城里玩了3天,好好的陪着两位老人。
宋青青趁着宋牧田夫妻俩一人牵一个小孩去买菜的时候,找上宋庭宇兄弟俩人。
“大哥,二哥,以后你们有什么打算?”
兄弟俩有一瞬间的迷茫,然后认真思考。
宋庭郎不好意思的笑笑,“我也不知道干啥?我也没啥大本事,就会打点猎。找不到事情做,我就回去打猎,温饱没有问题。”
宋庭宇眼睛亮晶晶的,:“我想开个店,这几年我一直在走镖,运的货物最多,我发现把地区差异很远的特色物品拉到别的地方去卖,基本就没有亏钱的。
我想试试,把我们南方的东西拉到北方去卖,然后再把北方的东西拉回来卖,你们觉得怎么样?”
第551章 我是入赘哥哥们的靠山(24)
宋庭郎兄妹俩点头,“主意很好。”
“老二,一个人打猎太危险,运气不差的话每年也就10来两,要不你跟哥干,咱俩一起,有个照应。到时候我们把东西拉回来给爹娘买。
能打猎的地方都比较偏,对孩子的教育不好,在城里或者在镇上比较好。”
“好,我跟大哥一起干。”
宋庭宇转头看向宋青青,“小妹,你天赋好,又刚恢复,你有什么计划,没计划咱们兄妹三人一起干,一定能做大做强。”
“除了好好练武,暂时没什么计划,前期你们人手不够,我可以跟你们跑。等你们上手了,我就不跑了。
大哥,你在镖局干了这么多年,到后面生意做大了就可以开一家镖局,这样能多收一份帮人运货的钱。”
宋庭宇又心动又担忧,“开镖局是好,但开镖局得请好多人,咱俩的武功我怕压不住人。”
“所以不是现在开,是以后开。”到时候名声都打出去了,本事不大的,不敢打主意,本事大的,又看不上。
“行。”
“咱们势微,在城里人鱼混杂,而且高手多,不好混,我建议从镇上开始。”
宋庭宇点头同意,“我也觉的。”
宋庭郎,“我没意见。”
宋庭宇尴尬笑笑,“以前那个小镇不回了行不?我不想天天被人议论。虽然我是受害者,但被人戴绿帽子的名声不好听。”
“王家人烦得很,离得近我怕他们找上门,我也不想跟他们多纠缠,换个小镇挺好,清静。”
“我没问题,一家人在哪,哪就是家,等爹娘回来,我们商量一下去哪。”
然后5人经过讨论,决定去桃花镇发展,桃花镇离原来的小镇60里远。
不远不近的,文化风俗习惯跟原来的小镇差不多,去到那里不会有生活上的不习惯。
大多数的人没事不会外出这么远?能外出这么远的,一般也是见多识广,也不会揪着这件事不放,也就不会受到流言蜚语的干扰。
“爹,那村里的房子和土地你们打算怎么处理?”
“我待会写封书信回去,家里的三亩田让你大壮叔无偿耕种,就当做是他帮我们照看房子的好处。
这些年,你们大壮叔私底下帮了我们很多,现在咱们家不缺钱,就不收租金了。”
宋庭宇三人都没有意见。
退租后,一大家子分两辆马车去了桃花镇。
快到桃花镇的时候,宋青青的神识外放,然后看到了浑身是血,倒在草丛里的赵君鸿,出的气比进的气还多。
宋青青嘀咕,“他怎么在这?见面真是一次比一次混的惨。算了,他人不错,救一下,也许能为我所用。”
“大哥,停一下,我肚子有点疼,去方便一下。”
“好。”
宋青青等马车停稳后,立马下车,往草丛的方向走去。
宋青青给赵君鸿喂了一颗保命药,确定他死不了后,直接把他公主抱抱起,快步的往马车走去。
“大哥,是赵君鸿,咱们有药,在车上,你拿下来,你给他简单处理一下伤口。”
宋庭宇立马从车厢里拿出药,“天呐,他怎么混成这样子了?不是要去考秀才吗?快快快,放下来,我来给他包扎。”
宋庭宇处理完伤口后,给赵君鸿换上干净的衣服。然后跟宋庭郎合力把赵君鸿搬到了马车里,最后一帮人接着赶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