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穿饲养世界种子(295)
天色黑透,等谷雨出来的时候,脸色不仅好看了,还更明艳了,走路也轻快了,食欲也更好了。
而早已疲惫的蔡香,此时睡得黑沉香甜。
如果靠近去看,会发现他嘴角还残留着点滴孩子的口粮,他趴在床上时,背上还有几道红痕。
这辈子的谷雨作了一辈子,也被爱了一辈子她很快乐。
小时候被妈妈宠爱,长大被爸爸妈妈和蔡香宠爱。
后来有了香香,小石头,和孩子们宠爱。
钱财无忧,家庭和睦,老公能干又爱她,谷雨心满意足~
小石头番外
因为作业只准备了一份,张玉淑在孩子出生后,让他再手抄两份不能偏心,以示他当舅舅的诚意。
小石头哭着抄了两份,然后有两份就有无数份……
庞大的金色功德,夹杂着浓郁的粉色的爱意,还有绿色的亲情光芒,几乎凝结成实质,被金豆豆送到了芽芽那边
沉睡的芽芽根系穿透了无极土,在洪荒宇宙中越深越远,隐约可见,芽芽的根系上渐渐吸附了很多细小的无极土 ,一点点将它的根系包裹起来。
芽芽指头上那朵花开了,花苞中钻出一只头顶有朵花,绿眼睛绿头发,长着翅膀的形似精灵的小人。
小人飞出来盘旋一阵,然后顺着芽芽的根茎巡视起领地来,锋利的牙齿啃啃咬咬,挖出掉了无极土中蠕动的黑虫,一口吞掉。
金豆豆皱着眉看着这个小人,吃掉黑虫又……嗯……拉了出来……然后又糊到了芽芽根茎上,“咦……”
她不在看,连忙撤掉符镜,宋谷雨带着释然幸福的笑意散去,“谢谢您……”
金豆豆挥手,消失在原地。
………………
《还俗女尼日子红火1》
永平三年。
长达七十六年,三代人的战乱终于结束了,朝廷统一周边小国,陆陆续续下达了各种利民养生的政策,一片欣欣向荣!
原主法号净言,是衡阳山上的尼姑庵小尼姑一枚。
无父无母,自幼就在尼姑庵中长大的净言,每天都过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生活。
织布,念经,采摘草药,耕种些许蔬果,这就是她的全部生活经历,日子虽然清苦,但是很安心。
可是战乱结束后,新皇登基,急于休养民生,勒令壮年的和尚尼姑还俗归田生子。
若是违抗皇明,轻则重税罚之,重则庵堂庙宇被损坏,强制配人成亲。
这样的高压政策下,除了少许几个是一心向佛,誓死不从的留下来,或者死了,或许被抓去开荒了。
其他人则是纷纷选择还俗,脱了袈裟扛起了锄头。
香火旺盛的庙宇,全国上下总计四千六百六十多座,身强体壮的和尚们,就成了块大肥肉。
和尚散去后,庙宇多有空置,零碎的老和尚,和小沙弥们被赶到了一起,只留几座年岁悠久的宝刹,其余庙宇全被拆除用以建造民房住所。
跑掉的和尚和尼姑们,其实也不能怪他们跑,不虔诚。
在战乱年间,饿殍遍野,谁都想活下来,在当时,遁入空门是最好的结果。
如今有田可耕,有家可归,有媳妇热炕头,很多人是愿意的。
可净言是自小在庵堂长大的,如今15岁,她根本没有出过庵堂太远的地方。
自从朝廷的政策下来后,庵堂里的尼姑陆陆续续都走了。
第296章 还俗女尼日子红火1
就剩下久久不愿离去的她,和几个老尼姑还有几个才几岁刚留头的小尼姑。
她很是害怕,不敢出门,怕被抓走去陌生的地方,未知是一件很可怕的事情。
可是隔壁衡阳寺的僧人,已经已经有十天没有来送米了。
老尼姑又走不动,小尼姑也不顶事,她这个‘壮劳力’只好摸黑小心翼翼过去。
但是她还是被看守的官兵捉到了,在她恐惧至极时,衡阳寺的一个刚还俗的和尚救了她,说她是他的俗家娘子,正要接他归家才得以平安。
净言一生的悲苦,也是在悲天悯人的和尚这一句话中拉开了序幕……
净言涉世不深,跟着和尚下了山,留了头发盖起了茅屋。
和尚没有和她圆房,而是很仁慈的的看着她,说她留下来和他做伴,等待时机合适,就让她离去。
什么是合适的机会?她离去去哪里?无依无靠的可净言能去哪里呢?
恐慌,无尽的恐慌。
净言为了和尚这句话恐慌不已,比平日更听话了,和尚让他种地,她就种地,让她劈柴,她就劈柴。
等她全部上手后,她没发现,家里家外已经全是她在干了,而和尚呢?
他平日喜欢打坐念经,好似除了头发和衣裳,他从未换过居所,一直是那个不染尘埃的佛子。
净言有时候累了,稍作休息歇时,和尚就会背着手感叹,“你长大了,我放你离去吧,你去找个好人家嫁了吧,”
放她离去自嫁?嫁给谁?怕是一出门她不是饿死,就是被抓去配对老汉了!
净言哭着不肯,认错后,她咬牙继续劳作。
她没名没分的跟了和尚两年,白天干农活,夜里织布匹,家里从四处漏风的茅屋,变成了现在的泥砖小房。
然后,慈悲的和尚娶妻了,不是净言,是一个非常漂亮年轻的女尼。
净言哭着问为什么,慈悲的和尚只是拨开她的手,“我佛心怀慈悲,渡世人不惧方法方式。”
“净言,你心乱了,我很失望,你走吧。”
净言心口憋闷不已,她又不是什么精通佛法的女尼!辩驳不过和尚,只能忍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