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地有盛意,山水总相逢(5)+番外
临睡前,她拿起手机,在刚才落笔的《我的曲径通幽处》后面添了一句:
欺骗就欺骗吧。
毕竟,这句话,还是支撑我走了这么远。
最后一个字写完。
她也终于可以对这黑夜,道声晚安。
-
一晃,一轮昼夜过去。
曲柔在闹钟声中准时苏醒,按照计划完成了自己的工作,然后,焕然一新地去接周婷。
那些不得解的情绪,都藏在黑夜。
白天来临,她还是那个算不上最优秀,但内核足够稳定、精神也足够强大的职场小强。
经过一上午神经高度紧绷的工作,从客户公司出来已经是中午,跟客户道别后,周婷和她并肩着往外走。
说实话,曲柔今天的表现确实高于周婷的预期,于是,分别时,周婷抬手拍了拍她的肩,跟她说了声:“辛苦了。”
这一刻,曲柔忽然就觉得特别值得。
和周婷在路口分别后,曲柔便乘坐地铁来到了那个名为光影盒子的地方。
这确实是个摄像工作室,主体外观是用纱线模拟风的运动,光影交错间,兼具科技感和艺术感,不过,有些可惜的是,这里还没有全部对外开放。
但能于漫天的诗意秋景里摄入开放的一角,也已经足够出片。
据说,这栋建筑的全貌将会和当红服装设计师胡君生的春季新款一同揭幕。
这话确实不假,胡君生确实是看上了这里的布景,准备将拍摄新服装的选址定在这里,才和对方签订了保密协议。
他今天过来,就是为了做最后的确认工作。
工作做完,他才想起有个人从刚才起就不见了踪影,于是便问工作人员:“你们的陈大摄影呢?”
有人答:“在一楼大厅。”
他听了,转身下楼,最后在一楼那扇巨大的落地窗前,找到了自己要找的人。
陈岩庭今天一身黑色的休闲西装,英俊之外,还多了些斯文慵懒。
看到人,胡君生便叫了他一声,结果,陈岩庭像没听见似的,根本没应。
见他一动不动地盯着窗外看,胡君生好奇地凑了过去,问他:“看什么呢?”
到了这会儿,陈岩庭才终于察觉到有人来,分心看了他一眼,就又将自己的目光拉回到窗外的那抹身影上,淡淡回了他一句:“转向灯。”
“转向灯?”胡君生不解,窗外一片青青草地,连个车都没有,哪来的转向灯。
面对他的疑问,陈岩庭没有解释,只是目光灼灼、语气淡淡地“嗯”了一声。
或许,命运的齿轮,总是在不经意的时刻,开始悄然转动。
他也没想到,自己会在如出一辙的秋风里再次邂逅——
昨晚的“左转向灯”。
第4章 “他的兴尽晚回舟”
可惜,总是隔着一扇窗。
昨天隔着车窗,今天隔着落地窗。
这扇窗如何打破,才能不显冒昧?陈岩庭站在那里,沉默着任思绪纷飞。
反倒是胡君生看着窗外那个穿着淡粉色风衣的身影,越看越觉得眼熟,先行开口打破了这份沉默。
“诶,那个拍照的不是曲......”只不过,他凝眸思索了番,还是没能思索出答案来,“叫曲什么来着?”
这反应却让陈岩庭来了兴致,侧眸问:“认识?”
“JH律所的律师,”胡君生回答道,“我哥们的同事,之前机缘巧合见过一面,所以有点印象,正好,等会儿......”
其实,他是想说,等会儿他的一个朋友,也是JH的律师要过来试礼服,正好可以问问她认不认识,结果,话还没说完,忽然眼前的景开始变化。
两人的视线所及处,上一秒还在兢兢业业为大家拍照的“曲摄像师”,动作迅速地收起了相机,然后,将手遮在头顶,跟同伴一起开始奔跑。
两人见状,不约而同地定睛一看,才发现外面下雨了。
这雨不大,却密。
看到那个在雨中慌慌张张奔跑的身影,陈岩庭下意识蹙了下眉。
连个屋檐都没有的青青草地,避雨是个难题。
面对这种情况,陈岩庭觉得稍微有点风度的男人,都得出去问问人家有没有什么需要帮助的,可身边的某人,愣是一点绅士风度都没有。
看他无动于衷,陈岩庭清了清嗓子,好心提醒了句:“既然认识,还不请人家进来避避雨?”
胡君生:“不用吧,我俩没熟到那个份上,再说,那里有......”
不是他没绅士风度,而是他知道不远处开发商新开了一块地,专门供人露营和烧烤,所以肯定有专门的地方供大家休息和避雨。
最重要的,这光影盒子又不是他的地盘,他擅作主张请人进来,那叫喧宾夺主。
陈岩庭却懒得跟他废话,阴阳怪气地给他撂下一句:“那是,胡公子人美心善,宁可让女生淋雨也绝不让自己为难。”
胡君生:“......”
这话听着怎么那么像骂我的呢。
-
曲柔一行人也没想到突然会下雨。
今天虽然不是个大晴天,但还是出了太阳,气温也不算低,总之就是没太多落雨的征兆。
不过,在北京,尤其是春秋换季时,天气状况骤变是常态,她们在这里生活了这么多年,早已对这种现象见怪不怪,于是,也没太失落,索性暂停拍照,准备提前开始烧烤。
这次过来的除了何枫林,还有她的两个学妹,她们都师从同一个导师,是名副其实的同门。
三个人都正在上学,年龄也都比曲柔小,因此曲柔自然而然地便担当起照顾人的角色,一边准备东西一边安静地听着她们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