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地有盛意,山水总相逢(60)+番外
曲柔听了,眸光一侧:“陪我一起?”
陈岩庭很认真地点了点头:“嗯。”
曲柔却有些犹豫,一一道出自己顾虑:“南方的冬天比北方要难捱多了,我家那边没有暖气,并且我们那边,冬天一般有些湿冷。”
陈岩庭无所谓地笑了声:“我没那么娇气。”
之前他最沉迷拍摄的时候,非洲大草原的酷暑捱过,冰岛的疾风也吹过。
什么苦也没少吃。
“那你要住在我家吗?”曲柔又问。
“不想我住?”
“没有,怕你住不习惯。”
“住的习惯。”
曲柔觉得这一步迟早都要来,总归是避不开,便答应了:“好,那我到时候买机票的时候就连你的也一起买了。”
陈岩庭:“嗯。”
半个月后,两个人一同坐上了飞往成都的航班,周密开车来接的机。
别看平常总是把周密当成“曲柔灵魂栖息地”的有力竞争者,这真见了面,陈岩庭态度直接一个大转弯,准备的丰厚礼物,除了讨好,还是讨好。
一个半小时后,终于到达曲柔的家,说实话,曲柔刚进门,差点都没认出来这是自己家。
这房子是她大学毕业后曲守民翻新重建的,那时候曲柔已经很少来家住,所以曲守民只做了简装,甚至家具也为了节省没有全换新。
可这次曲柔过来,竟然发现不只是家具,甚至连门窗都换了,家里每一处都擦拭得干干净净,窗明几净,一尘不染。
她知道,这都是曲守民无言的爱。
过年前这几天,陈岩庭可谓是完全融入当地习俗,成为父女俩的得力助手,并且干得不亦乐乎。
每次曲守民下厨的时候,曲柔便会放一首歌来听,这首歌便是陈鸿宇的《食味》,歌词与当下的年味相当应景:
“老翁盼归少年人”
“他两颊已清而瘦”
“碗碟里夏耘秋收”
“源远流长全凭”
“此间四季一双手”
“异乡的游子呦”
直到除夕前夜,陈岩庭才坐飞机回京,并且说年后会带父母前来拜访,这摆明了是要过来提亲。
于是,等陈岩庭走后,曲守民把曲柔叫到了面前,并且递给了她一张银行卡:“这是这些年来,你给我转的所有钱,包括当初说要在成都买房子的钱都在里面,我一分没动过,都给你存着呢,还有我给你存的嫁妆,都在这里面了,也是一笔不小的钱了,你拿去买辆好车,或者看看北京的房子,再或者存起来,作为你俩小家的启动资金,都行。”
曲柔听到这番话,目光一惊:“爸......”
她工作三年后攒了一笔钱,想让曲守民在成都付个房子首付,因为她工作常年不在家,但人年龄大了多多少少都得注意些身体,在成都买个房子,能够最方便地享受到当地最好的医疗条件。
但曲守民当时回绝了,说他身体硬朗着呢,还有就是他在城市里住不惯,还是在家里住着舒服自在。
曲柔便尊重了他的想法,让他把老家翻新,但她寄过来的钱,曲守民一分都没动。
“闺女,爸不能那么自私,我虽然没什么大本事,但我不能仗着你懂事,就心安理得享受你的回报。”
曲柔眼眶凝着泪,声音也有些哽咽,说:“这不是应该的吗。”
“我养你才是应该的,”曲守民说着,轻轻叹了口气,“这几天接触下来,我能看出,岩庭这孩子心气稳,踏实可靠,值得信赖,最主要的是,能看出来,他是真的喜欢你。”
曲柔听了,嘴巴轻轻一抿。
“但我也能看出,陈家应该条件挺好,并且,估计是我们踮起脚尖也很难够上的那种好。”曲守民语重心长道,“拿着这些钱,你才有底气。”
曲柔低下眸,声音很轻:“他不看重这些。”
曲守民:“他看不看重是他的事,我给你撑腰,是我的事。”
他一字一句,把曲柔说得百感交集。
年后,陈岩庭和父母,还有姐姐陈怡柔一家一起,前来拜访。
吃饭的地点是曲守民让周密定的,定在了成都的一家高档餐厅,既表自己好客之道,也给闺女撑足了门面。
双方都是通情达理的人,因此一餐饭吃得其乐融融。
直到饭快吃完的时候,曲守民找了个借口把曲柔支了出去。
曲柔对此丝毫不知,等她折返的时候,曲守民正在说话,但语气不似刚才那般放松,而是极为郑重其事:
“我知道他们的婚姻,在很多标准里,都算得上是我家高攀,但我想说的是,我自己养大的闺女我自己知道,她从来不会要那些不属于自己的东西,她踏实勤恳,从没想过不劳而获,也从没想过走捷径。”
“你们要是愿意娶她进门,就代表你们接受了她,那就不能让她受委屈。”
“如果真有哪天,你们看不上她了,跟我说一声,我带她回家。”
陈父陈母听了,正要表态,曲守民却紧接着道:“总之,让她受委屈,我是绝对不会答应的。”
“毕竟,我就这一个女儿。”
“天地间,我就这么一个女儿了。”
他支开了曲柔,就是不想她听到这番话,却不曾想,还是被突然折返的她一字不落地听到了耳朵里。
曲柔站在门外,听着这番话,忽然一低头,鼻子泛酸。
只因她知道——
前者的低姿态是他身为父亲,深知社会规则和世俗道理,所以弯下的腰。
后者的高自尊是他身为父亲,他不能让她弯着腰生活,所以高昂的脊背。